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明星基金經理新年覓牛譜 杠桿牛市需定力

  • 發佈時間:2015-01-27 08:45:3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股市近期波動頻繁,板塊輪動迅速,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樣的市場操作難度不小。那麼,面對當下的市場,如何把握和佈局,未來市場又將如何演繹?記者採訪了多位明星基金經理和私募大佬,讓我們看看他們在想些什麼?他們眼中的機會和風險又在哪……

  “你怎樣信仰就怎樣生活。”存在主義哲學家克爾凱郭爾的這句話被投資大佬們運用到投資上,“你怎樣信仰就怎樣投資。”

  2014年的A股完成一場驚天逆轉,大盤藍籌以瘋狂的方式強力接棒,顛覆了市場長期存在的存量資金主導的二八分化格局。然而,就在眾人嗟嘆“滿倉踏空”的時候,總有一批頂級高手能夠以神話般的業績笑傲市場。他們風格迥異,或鍾情成長或信奉價值,但無疑擁有自己的投資信仰,功力深厚。

  有人説,杠桿上的牛市需要更多的定力。如今,這些市場投資大咖在想些什麼?如何看待市場演繹的邏輯?2015年如何佈局?他們眼中的機會和風險又在哪……

  宏流投資王茹遠:

  2015年是網際網路元年

   過去兩年的創業板牛市造就了不少傳奇式的人物,“基金一姐”王茹遠算一個。學電腦出身,在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的工作經歷,讓“一姐”在理解網際網路企業的爆發性增長方面在市場上無出其右,表現在投資上就是“選股精、出手狠”。

  轉身私募創辦宏流投資後,她更彰顯了擅長博弈、靈活充分的投資手法。短短數月之內,首只産品分紅六次,資産規模激增至80億以上。

  “2015年可能會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元年。”1月初,王茹遠在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演講稱,隨著網際網路公司年報、季報持續釋放業績、後續註冊制等政策紅利的推進,網際網路企業的好日子可能才剛剛開始。

  在王茹遠看來,都是炒成長股,但是每一年炒的東西不一樣,這背後有深刻的邏輯。

  她認為,隨著東方財富等公司業績快速釋放,未來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尤其是金融類公司年報、季報持續釋放業績都會刺激板塊進一步走強。

  此外,後續的政策支援,包括虧損網際網路公司允許上市,網際網路企業將會率先受益。

  “註冊制,最開心的是網際網路公司。這種背景下,相應的政策支援特別多,這樣一來,今年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就會爆發,比如東方財富,哪怕沒有拿到券商牌照,也能弄個一二十億元的利潤。”

  東方財富,這只“一姐”長期追蹤的股票,從她開始推介的30多億市值,漲到了目前的400億市值。要知道,這只股票在她力推之初,幾乎沒有任何賣方分析師覆蓋。而且,實現上述十數倍的增長只是短短兩年的事情。

  “除了網際網路,還有什麼板塊會有如此好的彈性?而且,這裡面確實能挖掘出優秀的標的。”王茹遠表示,如果是自己的錢,不考慮基金凈值波動因素的話,會全部買入這類標的。想像空間大、業績爆發力強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龍頭無人能敵。

  除了網際網路外,王茹遠認為市場指數整體也將波動上行,全年會採取均衡配置的策略。保險、國企改革也會是其看好的領域。

  大成基金焦巍:

  聚焦新興産業成長股龍頭

   與王茹遠的風格如出一轍,大成基金股票投資總監焦巍也是成長投資的代表。他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2015年堅定看好新興産業成長股龍頭”,“自己的投資組合中基本上是三無──無銀行、無地産、無産業。”

  與王茹遠擅長的博弈視角及自下而上挖掘標的不同,這位策略分析師出身的基金經理,更善於自上而下推演自己的投資邏輯。他認為,2015年的投資需要著眼于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經濟改革與新興成長。

  就在90%的賣方都在鼓吹後續貨幣放鬆將利好今年股市的時候,焦巍認為,2015年的機會可能恰恰在於改革。他給出的理由是,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需要成為強勢貨幣,在美元指數日益攀高的背景下,人民幣短期內全面降準、降息,顯然與國家戰略背道而馳。

  在此判斷下,焦巍2015年的投資策略是“避實就虛”,重點配置新興産業中網際網路板塊、軍工資訊化、工業4.0等。

  與王茹遠判斷相似,焦巍也認同尤其看好2015年網際網路金融的投資機會。他給出的邏輯是,目前國家的貨幣政策存在溢出效應,即全面降準、降息對降低實體經濟成本作用不大。

  “這個時候國家推網際網路金融,是用一種革命代替另外一種,銀行不給實業貸款,就用網際網路來革傳統銀行的命。”焦巍表示,網際網路金融不看盈利多少,它是順應了中國經濟轉型的東西,一定要進行戰略性的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焦巍認為,隨著新三板擴容以及過去兩年創業板的大漲,成長股整體估值可能將進行去泡沫過程,未來成長股內部也將呈現二八分化,未來只會配置行業龍頭企業。

  寶盈基金張小仁:

  “抓兩頭”構建組合的靈魂

  寶贏基金經理張小仁可謂公募新黑馬,其接手王茹遠的寶盈核心優勢之後,短短三個月上漲40%,成為公募界令人矚目的一顆新星。

  張小仁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對2015年市場較為樂觀,藍籌和新興産業表現將較為均衡,未來佈局主要“抓兩頭”。

  “要麼抓市值最大的藍籌股,不僅便宜,分紅率高,對增量資金具有極強的吸引力;抓小頭,是抓那種具有極強爆發力的行業的公司。”

  張小仁認為,這些爆發力較強的行業主要集中在網際網路和先進製造業,所謂爆發力是指,目前的估值可能100倍,只要有大量用戶量基礎,估值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轉化為20倍、30倍。其中,網際網路是最有爆發力的,包括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醫療和網際網路教育等。

  不過,他也指出,今年的投資跟去年“找風”的策略有所不同,需要突出個股屬性。

  “去年沒有行業研究員不會影響業績,因為在那個時點你會發現個股屬性沒有那麼突出,板塊屬性更強。但今年板塊之間會出現分化,需要自下而上優選個股。”

  張小仁強調,投資組合一定要保持自己的靈魂,不能隨意改變。

  “這個説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在振幅比較大的市場是很容易改變自己的方向的。很多人覺得今天銀行漲了,追一把銀行;明天券商漲了,追一把券商。我認為,這只能保障你的短暫業績好。也就是説,在一個大森林裏面,你很容易迷失方向。”他還認為,保持自己節奏的同時要敬畏市場,市場的漲跌自有它的道理,要學會順勢而為。

  原南方基金投資總監邱國鷺:

  掘金市盈率7-8倍的公司

  邱國鷺的投資思想濃縮在三句話裏,基本上每次接受採訪時他都會提及。

  “經濟衰退期降息、降準時投資金融地産,經濟企穩投資運營杠桿高的高端製造業,通脹起來利率上行時投資抗通脹的品牌消費企業。這三個板塊代表了A股中行業格局清晰、公司核心競爭力強、估值合理的三大板塊。”

  這麼簡單的邏輯還真被他玩轉了。

  就在去年藍籌股暴動、眾人皆嘆“滿倉踏空”時,這位原南方基金投資總監笑了。他看好的很多企業在那波猛烈的估值修復之後,兩年綜合回報將近70%。

  “大盤和小盤股估值差距20倍太極端了。”“大家都喜歡新東西,但是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幾年前爆炒的風電、光伏、LED、電子書、鋰電池等新興産業千般扶植卻總是爛泥糊不上墻?為什麼銀行地産百般打壓卻總是賺得盆滿缽溢?這是內在的經濟規律、行業格局、供需關係和商業模式決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甚至連成長派基金經理眾口一辭看好的網際網路金融,也會遭到他無情的炮轟。

  “網際網路金融不是什麼新東西。2003年,比爾蓋茨説,十年後所有的傳統銀行都被網路銀行替代,我也深信不疑。然而,十年過去了,美國銀行仍然是富國、JP摩根的天下,而我鍾愛的網路銀行,在2007年破産了,甚至都沒有熬到金融危機的到來。”

  這位擁有國際投資視野的大咖有自己的投資哲學和方法論。

  他有一句名言,“勝而後求戰而不是戰而後求勝。”──人們總是高估新興事物第一個五年的變化,低估其第二個五年的變化。“到第二個五年,是好技術還是壞技術已經分出來了,比較差的競爭者已經被淘汰,這就符合我説的勝後求戰,不要戰後求勝,你等他們打,打到剩下幾家你再挑,行業競爭格局就清晰了。”

  邱國鷺表示,針對2015年的行情,他沒有那麼樂觀,但也認為會有機會。

  “上面幾個板塊中,都會找到好的東西。”邱國鷺表示更有信心在目前估值7-8倍的企業中挖掘到金礦,對中小板、創業板沒什麼激情,高估值的偽成長股需要一個去泡沫的過程,但是市場熱情還在。

  邱國鷺坦言,自己善於賺兩種錢:一種是企業盈利增長的錢,另一種是價值低估的錢。前者需要自下而上紮實地挖掘,後者則需要一定的逆向思考。

  景林資産:

  藍籌仍處於合理估值

  360度調研、選股靠DCF模型説話……私募領域大咖景林投資算是地地道道的價值派。由於投資注重自下而上比較估值,關注企業真實盈利增長,早早佈局低估值藍籌股讓公司在去年收穫頗豐。

  針對2015年的投資,該公司認為,藍籌股目前估值仍處於合理範圍,但對空間也不必預期過高,將更多地關注市場結構性機會。

  該公司基金經理孫建波認為,保險、公共事業、消費類中很多個股,本身估值就不高,發展模式很清晰,是未來的投資機會。此外,一些優質的白馬成長股,估值相對高一些,但代表中國經濟升級,競爭力提升的東西,可以關注。

  國企改革也是公司關注的重點。孫建波表示,這方面的機會可以通過兩條路徑進行把握:第一,公司本身營收沒有問題,現金流也很好,但是管理粗成本比較高的公司。這類公司如果引進外部的一些股東,能夠有效提升公司治理;第二,有些公司本來蠻有優勢的一些領域,比如一些地方白酒,産品足夠好,銷售隊伍素質也夠,但是以前的機制問題,使得大家沒有動力把正常的事情做出來,如果機制改變就會産生更大的效益。

  針對屢創新高的創業板,孫建波提醒投資者要謹防泡沫。“創業板比較強,但是我不覺得是系統性的,越往後的話,好多東西看上去很美的時候,大家都去亂炒,但是路徑逐步清晰的時候,面紗逐步撤去的時候,應該能看到一些好公司。過了50億、100億要足夠地認真,不能去炒。”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認為,新三板、港股目前估值優勢明顯,目前正在加緊佈局。

  前海開源董事長王宏遠:

  尋找未來滬深300標的股

  在A股市場上,擁有國際視野的投資者不多,前海開源董事長王宏遠算一個。在採訪過程中,他可以信手拈來地將A股與其他市場進行對比。他認為,隨著審批制轉向註冊制,以及A股納入MSCI,未來A股會逐漸與發達國家接軌。

  王宏遠判斷,未來投資肯定是藍籌股為中心,因為國際慣例是藍籌股應該低溢價,小股票應該低折價。中國現在不一樣,是因為中國是審批制。未來,註冊制、深滬港通的推進及深化,都會促使A股與國際接軌。

  “香港地區的創業板都是7、8倍市盈率,所以註冊可以國際化,使得A股最終成為大股票向國際慣例靠攏、享受溢價,小股票享受折價。”

  針對2015年,王宏遠認為,小股票去泡沫、藍籌估值提升的過程可能還會持續。目前的滬深300是動態變化的過程,隨著經濟轉型,未來一半都會發生變化,這蘊含著很大的投資機會。

  “現在的藍籌股,滬深300,有一半會留任,剩下的那些公司中,會剔出100多個,另一些公司會增補上來。年富力強的,我們要把它們找到。”

  王宏遠也強調,類似去年那種藍籌股強力拉升的過程很難重現。在註冊制開閘後,市場會進入均衡狀態,市場會在某個位置反覆拉鋸。

  “未來是強熱空氣與強冷空氣對流,一方面有理財資金、房地産資金進入,另一方面,註冊制國際化的壓力,已經到一個均衡,所以在1000點左右拉鋸,上下1000點我們覺得會拉鋸2、3年。”

  景順長城投資總監余廣:

  賺成長企業盈利增長的錢

  景順長城投資總監余廣對於“成長”的定義和一般人不太一樣:必須有真實利潤增長,每年盈利增速不低於30%的企業。這讓其很難被歸類。但基於賺企業盈利增長的出發點,還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價值派。

  在他看來,很多所謂的成長是概念性的成長,譬如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是高成長,但是公司盈利不見得是高成長,公司現在可能是不賺錢的,未來也可能不賺錢。

  余廣的投資哲學是永遠自下而上從實業的角度選擇好的企業長期持有,不強調擇時。由於挑選企業時,控制15倍以下的市盈率,這讓其投資業績平均年化收益長期穩定在20%以上。

  在余廣的投資字典中,很難容納市場情緒、熱點、概念之類的詞彙。從他的基金季報中看得出,格力電器、海康衛視、索菲亞這種長期為股東創造價值的企業才是他的“心頭好”。

  “這些企業的共同點在於,投資回報率均在20%以上,現金流充裕盈、毛利率穩定、盈利品質高,行業格局穩定,企業增長至少能持續五年以上……”

  在余廣看來,就投資方法而言,貼上價值還是成長的標簽並不重要,賺取公司盈利增長的錢是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長期生存的王道。就2015年的投資來説,他覺得由於持有企業盈利穩定,不會有太大變化。

  “你很難判斷風從哪吹過來,與其在過度投機的市場裏追漲殺跌,不如持有好的企業以不變應萬變。”

  “如果要説變化,我現在對企業比以前更挑剔了。”余廣認為,目前能進入其資産組合的核心標的必須要經過嚴格財務指標的篩選,這種方法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