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今年以來456隻基金分紅總金額達317.30億元

  • 發佈時間:2014-12-18 07: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周琳  責任編輯:張明江

  □ 今年上半年債市行情表現較好,下半年股市出現風格轉換,相關債基、股基的業績較好,為基金分紅奠定了基礎。

  □ 從股市看,本輪市場上漲中,增量資金較快速度入市,或是由於理財産品和信託的快速發展已出現拐點,再加上房地産行業下行壓力加大,資金在各類資産裏的配比有可能已悄然改變。

  牛市行情推動公募基金加快分紅。隨著國投瑞銀雙債增利A、長盛創新先鋒于12月17日加入分紅大軍,今年以來分紅的基金數量已近460隻。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12月17日,今年以來456隻基金分紅總金額達317.30億元,超過2013年全年248億元的分紅金額。

  好買基金研究員白岩認為,從基金分紅總量看,指標遠超去年,反映出在市場行情推動下,公募基金整體業績表現較好,更願意通過分紅來回報投資者。

  要想分紅,兜裏有錢是先決條件。錢景財富CEO趙榮春認為,今年上半年債市行情表現較好,下半年股市出現風格轉換,相關債基、股基的業績較好,為基金分紅奠定了基礎。

  在已經分紅的基金中,單位分紅在0.1元以上的基金僅有72隻,單位分紅在0.01元以下的基金有30隻。其中,泰達宏利行業精選、興全全球視野、融通創業板、銀河競爭優勢成長、信誠盛世藍籌位列分紅榜前5位,今年以來累計單位分紅分別為0.725元、0.47元、0.46元、0.4488元、0.37元。泰達宏利行業精選基金在今年6月分紅一次,分紅總額為3.78億元,成為今年以來單筆分紅最闊綽的基金。

  不過,分紅並不是普遍現象。Wind統計顯示,在2600多只基金中,除去今年以來已分紅的400多只基金,其餘2100多只基金並沒有分紅,有10余只基金僅是象徵性地分紅0.001元。

  趙榮春認為,衡量基金業績最主要的標準是基金凈值的增長,不是基金分紅,分紅只不過是基金凈值增長的兌現而已。投資者應該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分紅方式。對於開放式基金,投資者如果想實現收益,通過贖回一部分基金單位同樣可達到現金分紅效果。至於封閉式基金,基金分紅一般是實現基金收益可靠的方式。

  從基金類型來看,下半年以來,權益類基金接棒債券型基金,成為分紅主力。Wind資訊顯示,今年以來包括主動股票型基金、被動指數基金、增強指數基金在內的股基累計分紅127億元,混合型基金累計分紅123億元,債券型基金累計分紅58.68億元,QDII基金分紅0.7341億元,貨幣市場基金分紅0.1693億元。

  富國基金策略研究員馬全勝認為,債券市場在今年上半年開啟了慢牛行情。但是近期債市行情有所變化。一方面,股市走強對於債市資金的虹吸效應逐漸加強;另一方面,中登公司發佈《關於加強企業債券回購風險管理相關措施的通知》,對於企業債市場可質押券的範圍提出了更為嚴格規定,致使部分機構短期內面臨較大的流動性壓力。受此影響,市場參與者情緒急轉直下。

  反觀權益類産品,隨著今年下半年牛市行情的開啟,賺錢效應凸顯。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成立145隻主動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接近15%。這些新基金絕大多數都取得了正收益,特別是有35隻新基金成立以來收益率超過25%。

  天弘週期策略基金經理肖志剛認為,從股市看,本輪市場上漲中,增量資金以較快速度入市,背景或是過去幾年理財産品和信託的快速發展已出現拐點,再加上房地産大週期的拐點已經逼近,資金在各類資産裏的配比有可能已悄然改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