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經理離職潮的背後:牛市加速“公轉私”

  • 發佈時間:2014-12-03 08:49:4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喬宇  責任編輯:田燕

  時間進入12月份,基金業又迎來一波人事變動的高潮。僅在剛剛到來的12月中,就有6隻基金髮布基金經理變更公告,涉4家基金公司以及4位基金經理。而從11月數據來看,共87隻基金操盤手生變,諾安基金甚至出現了一日之內6隻基金操盤手生變的情況。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A股市場走出了牛市行情,股票型基金産品業績也越來越好。然而據了解,公募基金經理的薪酬實際上與管理規模相關,並不能直接受益於業績的好轉。與之相比,私募投資經理的薪酬則與業績直接掛鉤,這也導致了基金經理“奔私”的增加。以曾經的“公募一姐”王茹遠為例,據了解,近日她已在上海寶山註冊成立了投資公司,將事業重心轉向私募。

  新人操盤手頻頻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從12月發佈的6則變更公告來看,僅1位基金經理離職,而被增聘的基金經理人數則有3名。而從11月的數據來看,在28位基金經理離職的同時,又有53位基金經理被增聘。而觀察,此次被增聘的基金經理中,有將近一半為之前並未管理過公募基金産品的新人。

  據12月2日發佈的公告顯示,當日涉及被增聘的基金經理有3位,分別為海富通基金的淩超、新華基金的崔建波以及萬家基金的高翰昆。其中淩超和崔建波具備多年管理經驗,而高翰昆此前並未管理過公募基金産品。而據報道,11月中被增聘的53位基金經理中,有22人為此前無基金管理經驗的菜鳥,同時部分有經驗的基金經理任職時間也很短,多數從業時間不足一年。

  對此,某基金分析師表示,年內基金經理流失較多,人才缺口下,基金公司迫不得已加速提拔新人為基金經理。此外,剛剛走馬上任的基金經理工資其實不高,從公司方面來説所背負的資金壓力更小,一旦出現新人基金經理業績不佳不能勝任的情況,基金公司也可以另擇他人繼續培養。以交銀施羅德精選股票為例,該基金今年以來業績不佳,其原基金經理張鴻羽也在今年10月被解聘。據了解,自2005年成立以來,交銀施羅德精選股票已經經歷過7次基金經理的變更。

  事實上,從近期情況來看,確有部分從業時間不長,而業績表現優秀的基金經理出現。然而有評論人士指出,牛市背景下,新人基金經理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很有可能取得超越前輩的表現。然而一旦市場風格發生變化,一些經驗不足基金經理可能就會暴露出其對於倉位以及對風險控制能力方面的缺陷。

  此外,據了解目前已有多家基金公司正積極運作校園招聘,涉及投研、銷售等多個職位目前正虛位以待。

  基金公司人才難題待解

  在經驗匱乏的新人基金經理頻頻亮相的背後,是基金業人才匱乏的事實。

  據報道,早在今年11月上旬,今年離職的基金經理人數就已經多達175人,超越了2012年以及2013年全年的基金經理離職人數。與此同時,早就遭人詬病的基金經理一拖多的問題也隨之愈演愈烈。

  值得慶倖的是,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並非無動於衷,而是積極尋求突圍方法用以填補人才缺口。除了採取高薪挖角、校園招聘以及內部培養外,部分基金公司正在通過以管理層直接持股、合夥持股方式來進行股權激勵,或通過事業部制給予基金經理一定的投資主動性,並從薪酬和職業生涯上升通道的角度來留住基金經理。

  目前來看,已有部分基金公司在此方面取得成效。據了解,採取股權激勵及基金經理績效激勵的前海開源,已將多名從其他基金公司跳槽而至的基金經理收入門下,目前該公司投研團隊人數已達30人,其中基金經理人數近20人。

  然而並非所有試圖解決人才難題的基金公司都如前海開源一般幸運。據報道,今年7月,基金經理李廣雲離開實施股權激勵制度的永贏基金。同年8月,中歐基金原固定收益部總監聶曙光離開了推行事業部制的中歐基金。有業內人士指出,無論是股權激勵還是事業部制,都未必是適合所有基金公司人才流失問題的解題模版。雖然事業部制激勵制度給予了基金經理充分自主權,但是並非所有基金經理都能適應事業部制的考核制度。

  不過在此背景下,仍有業內人士表示樂觀,該人士認為,目前來看雖基金經理離職問題未能得到有效緩解,但是基金公司不斷堅持、嘗試和變革,讓基金行業“人才荒”的破解指日可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