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産品定位與特徵錯位 一年8隻短期理財基金轉型

  • 發佈時間:2014-11-03 02:29:5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唐芳  責任編輯:胡愛善

  可比104短期理財基金中,三季度,共有9隻凈贖回逾六成份額,目前有29隻規模低於5000萬元清盤線

  對於短期理財基金來説,今年註定是個不平靜的年頭。

  上週二,國泰6個月短期理財基金髮布召開持有人大會商討轉型事宜的公告,又一隻短期理財基金啟動“變身”程式。《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官方微網志微信:證券日報微基金)記者發現,不算正在進行中的國泰6個月短期理財基金,目前已有7隻短期理財基金以修改運作週期、暫停運作、清盤、轉型為其他類型基金等形式完成“變身”。最新公佈的基金三季報也顯示,短期理財基金在三季度遭遇持有人用腳投票,有9隻基金遭遇逾六成的份額凈贖回。

  曾經風光無限的短期理財基金為何突然如此集中的“沒落”?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其衰落源於産品定位與産品特徵錯位,與貨幣基金相比,短期理財基金流動性較弱,卻又不能提供比貨幣基金更高的收益。隨著貨幣基金和分級債基收益的升高,短期理財基金正在失去優勢。

  轉型休眠清盤

  短期理財基金生存難

  上週二(10月28日),國泰基金發佈了《關於以通訊方式召開國泰6個月短期理財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的公告》。公告顯示,此次會議商討的是國泰6個月短期理財基金的轉型事宜,該基金擬更名為國泰創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由短期理財基金變為債券型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第一隻謀劃轉型的短期理財基金。早在去年11月份,就有短期理財債券型基金開始轉型,當時,華安月月鑫轉型成為月安鑫,運作週期由原來的“雙月滾動”變為了“單月滾動”。

  今年以來,轉型的短期理財基金更是涌現,而且除了變更運作週期,更是出現了直接轉型為其他類型基金、進入“休眠”暫停運作、直接清盤等方式。具體看來:

  今年1月份鵬華基金宣佈鵬華理財21天債券基金召開持有人大會,更名為鵬華月月發短期理財債券基金。

  5月份, 萬家14天理財基金直接轉型為萬家日日薪貨幣市場基金。

  8月份,匯添富28天理財成為了國內首只主動清盤的公募基金,也開創業內短期理財基金清盤的先例。

  9月23日,嘉實基金發佈公告稱,嘉實3個月理財債基第一期運作期到期後暫停下一運作期、不接受申購。

  10月22日,博時基也金髮佈公告稱,將暫停博時月月盈短期理財債基下一期運作,不接受集中申購。

  10月27日,大成基金宣佈大成理財21天債券發起式基金轉型為大成月月盈短期理財債基。

  綜上,目前已有7隻短期理財基金完成轉型,若國泰6個月短期理財轉型提議或通過,則它將成為業內第8隻轉型的短期理財基金。

  9隻三季度凈贖回逾六成

  4隻規模不足1000萬元

  短期理財基金頻頻轉型的背後,是短期理財基金業績欠佳,持續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

  WIND資訊數據顯示,短期理財基金年內的平均收益率為3.46%,而貨幣基金年內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為4.39%。

  與此同時,有三季報數據可查的104隻短期理財基金中,有66隻在三季度遭遇份額凈贖回,佔比為63.46%。其中份額縮水逾1000萬份的就有53隻。份額縮水最多的大成月月盈B,遭遇20.06億份的凈贖回,份額從二季度末的21.52億份降至三季度末的1.47億份,凈贖回率達到93.19%。

  從凈贖回率上看,三季度有9隻基金遭遇了逾六成的凈贖回。其中,融通七天理財B和交銀理財60天B更是被贖回一空,凈贖回比例接近100%。此外,南方理財60天B、光大添盛理財A、匯添富理財14天B和天弘季加利理財A的凈贖回比例均超過70%。

  持有人的凈贖回也讓越來越多短期理財基金成為“迷你”基金。統計顯示,可比104隻短期理財基金中,截至三季度末資管規模在1億元以下的有42隻,其中更有29隻規模低於5000萬元清盤線,更有甚者,交銀理財60天B等4隻基金的規模尚不足1000萬元。

  “短期理財基金規模不大但運作成本頗高,逐漸淪為雞肋産品,這促使基金公司對這類産品積極轉型。”北京一位基金分析師告訴記者。

  不可否認的是,短期理財基金曾風光一時。2012年5月,最先成立的兩隻短期理財基金華安月月鑫和匯添富理財30天,在短短7天的時間裏,募集資金規模分別高達182億、244億,而在這之前,基金髮行歷史上募集規模超過150億的基金産品不到10隻 。隨後不足8個月的時間裏,截至2012年底共有31隻短理財基金髮行並成立,合計募集規模高達2297億。

  産品定位與特徵錯位

  收益優勢有限吸引力不再

  其實,短期理財基金是2012年5月才開始出現的,至今面市也才僅滿2年,為何如此“年輕”就開始“衰落”,而且是以如此扎堆的方式?

  上海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劉亦千認為,短期理財基金産品運作方式和估值模式等産品特徵與貨幣市場基金接近,但産品定位與銀行超短期理財産品雷同。與銀行超短期理財産品比較,在付出收益不確定性和收益波動性這兩個代價之後,短期理財基金並未取得富有競爭力的收益率,嚴重挫傷了初始由銀行間超短期理財産品轉入的超短期理財基金投資者的投資積極型。短期理財基金的衰落源於産品定位與産品特徵錯位,整體上産品形象模糊,目標客戶未能清晰刻畫,既未能把握住現金管理市場,也未能贏得儲蓄替代者的青睞,顧此失彼。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白岩認為, 2012年短期理財産品推出時,由於當時股價長時間大幅下跌,投資者普遍對基金産品失去了信心,紛紛轉投短期理財産品。但隨著股市企穩,短期理財産品相對比貨幣基金的劣勢更顯突出,去年“寶寶”類産品上市後,能實現T+0交易,貨幣基金的流動性優勢更加明顯。去年整個資金面偏緊,利率水準也相對較高,這使得貨幣型基金和理財型基金的收益都水漲船高,在收益普遍高漲的情況下,貨幣型基金的收益已經足夠讓投資者滿足,雖然理財型基金有部分收益優勢,但投資者更傾向於選擇流動性較好的貨幣型基金。今年,資金面偏松,利率水準大幅下降,理財型基金比貨幣型基金的收益優勢更加有限,喪失了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同時,白岩也預計的短期理財基金的收益率仍將維持目前狀態,並有進一步下跌的趨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