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三季度主動股基平均漲逾13% 首募規模環比增兩倍

  • 發佈時間:2014-10-08 08:52:3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公募基金尤其是主動股票型基金迎來了久違的“春天”。據金牛理財網數據,前三季度公募基金共新成立251隻基金,首募規模合計2387.70億元。其中,三季度共新成立89隻基金,首募規模合計895.41億元,單季規模佔前三季度的40%。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主動股票型基金的單只首募規模是二季度的近3倍。

  主動股基受追捧

  三季度主動股票型基金新成立11隻,比二季度少3隻。三季度主動股基首募規模合計133.40億元,平均每只12.13億元,是二季度的近3倍。

  首募規模的提升與三季度主動股基的業績密不可分。金牛理財網數據顯示,三季度主動股基平均業績為13.12%,而二季度為3.00%。部分基金如大摩多因子策略股票長信量化先鋒股票的三季度收益率在30%以上。由於三季度業績的提振,今年以來,主動股基平均收益率達12.67%。其中,中郵戰略新興産業以68.75%的收益率暫居首位。

  三季度混合型基金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平均收益率為9.80%,而二季度為2.45%。三季度共新成立21隻混合型基金,雖然比二季度少4隻,但募集規模達260.78億元,力壓其他類型基金,單只募集規模為12.42億元,比二季度增長71%。前三季度,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0.87%。其中,寶盈核心優勢混合A以40.58%的收益率排名第一。

  指基首募遇冷

  指數型股基三季度的凈值表現雖然分外搶眼,超過主動型股基,但未受到投資者的青睞。金牛理財網數據顯示,三季度222隻指基平均收益率14.76%,而二季度為2.06%。但指基的人氣不升反降,三季度共成立了8隻指基,比二季度少4隻,平均單只首募規模也縮水50%。

  基金研究人士認為,投資者對老産品的偏愛和對市場的觀望是造成新髮指基遇冷的主要原因。濟安金信濟安金信副總經理、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認為,目前行業類、主題型指基較多,究竟選擇大盤指數基金還是行業類指基,投資者還在觀望。此外,相比老産品在申購第二天就能獲得收益,新産品存在募集期和建倉期,可能錯過市場機會。數據顯示,三季度發行的指基大部分建倉期為6個月。

  三季度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保持了不錯的趨勢。三季度新成立26隻貨基,比二季度增加5隻,新募總規模229.45億元,平均單只首募規模8.82億元,比二季度增長17.26%。三季度共成立17隻債基,與二季度持平,平均單只首募規模9.63億元,比二季度增長66.14%。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