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基金 > 基金持倉 > 正文

字號:  

公募倉位首現下降 私募樂觀持股過節

  • 發佈時間:2014-09-30 08:38: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本月中旬以來,大盤指數經過兩個多月的反彈後,開始陷入震蕩行情,長假結束後,市場馬上就要面臨9月份經濟數據、重要經濟會議、三季報等因素的影響,那國慶長假到底是該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成為投資者關心的議題。而公募私募也出現了分歧。這邊廂,由於資金面的擾動,公募基金開始謹慎,節前倉位明顯下降;那邊廂,絕大部分的私募繼續樂觀,接受調查的全國近60傢俬募中,88%的私募表示將持股過節。

  公募:倉位下降 市場趨於平淡

  節前市場縮量震蕩盤升。由於資金面因素擾動,基金倉位出現明顯下降。根據眾祿基金研究中心的倉位測算,上周開放式偏股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剔除QDII和指數型基金)平均倉位自上一期的85.26%下降1.56個百分點至83.70%。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8.05%,較前期下降1.86個百分點;而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75.88%,較前期下降1.01個百分點。

  537隻偏股型基金中,有135隻基金倉位基本保持不變,有127基金選擇加倉,有275隻基金選擇減倉。加倉幅度較大的基金有南方成份精選、泰信先行策略、交銀主題優選、融通動力先鋒、信誠四季紅等基金;減倉幅度居前的基金則分別為招商行業領先、長城優化升級、長城中小盤成長、華安中小盤成長、長城雙動力等基金。基金公司方面,安信基金長盛基金信誠基金益民基金諾安基金等基金公司加倉幅度居前,德邦基金、國金通用基金、招商基金財通基金長城基金等,則較為謹慎,減倉幅度較大。

  “目前公募基金倉位總體處於中性水準,這一因素對市場影響沒有明顯的趨向,反應長假前的市場趨於平淡。”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對此表示。國泰基金對近期市場的看法也印證了這一點。在國泰基金看來,上周出爐的PMI預覽超預期反彈,但貢獻多來自新出口訂單,內需疲弱仍未有顯著改善。三季度GDP確定回落,預計至7.3%。而四季度去庫存壓力依然較大,政策有限的前提下,經濟難以有效回升。本週僅有兩個交易日,季末資金緊張時點下預計表現平淡。針對於四季度,謹防四中全會召開以及滬港通政策落地帶來市場情緒回歸,配置上側重消費、醫藥等增長穩定、估值合理的板塊。

  不過眾祿基金研究中心認為,自9月初站上2300點之後,股指一直在該位置附近展開區間震蕩整理,隨著新股申購告一段落,股指正逐步走出利空多發區,市場環境再度偏暖預期下,股指有望重拾升勢,第三波上漲已在路上,投資者可以繼續維持積極投資策略,保持較高的偏股型基金的配置比例,擅長選股的基金更具優勢。

  私募:88%私募持股過節

  7月底開始,股指猶如被禁錮在海裏多時的小白龍衝出牢籠,畫面歡欣鼓舞,量價齊升,藍籌與成長齊舞,股指瞬間爆發並創出年內新高。至今,股指已完成兩波有力上漲。在A股的強勢表現下,私募基金再度取得佳績,九成私募獲得正收益,單月高收益私募林立,前十名收益均超過15%。節前私募依舊相當樂觀,在接受私募排排網調查的全國近60傢俬募中,88%私募表示會持股過節,12%私募則表示將持幣過節。

  創勢翔投資研究總監鐘志鋒認為在滬港通真正落實推出之前,大盤的系統性風險不會太大,還是以震蕩走勢為主。等推出滬港通之後,再根據具體影響再適當地調整投資策略。短線振幅可能加劇,板塊及個股的分化可能會更加明顯,但是隨著各項改革預期的增強,會刺激市場熱點持續活躍。

  銀石投資總經理丘海雲也認為國慶前後市場人氣活躍,受益滬港通政策刺激市場仍將繼續看好,繼續延續市場短期看10月無憂,四季度警惕指數上漲過快所導致的回調確認的操作思路。

  峻谷投資總經理李樹偉認為10月份的股市依然看漲,至少是主機板市場,會堅持持股為主的操作策略。目前的倉位為100%,因為中主機板市場背離基本面太多了,調整的時間太長了,新一輪牛市已經開啟,這一點在最近得到驗證,從上漲幅度和成交量上都得到驗證。創業板雖然炒得很高了,但新技術、新概念層出不窮,熱度還在。

  鼎諾投資執行總裁黃?則認為市場往下的風險不大,但是往上的空間也有限,這一波就是反彈的行情。他覺得今年年內2400點很難過得去,因為從降息降準的情況看,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經濟數據本身好不到哪去。滬港通現在被催生,假如到時候真的出來了大家沒有那麼大反應,搞不好市場還會猛下一把,這也是有可能,所以往上短期空間有限。銀帆投資投資部總經理李志新也相對謹慎,認為市場經過了近3個月的活躍和上漲,短期將迎來周線級別的調整,中期依然看震蕩上行格局。

  滬港通短期利好A股

  而對於市場期待已久的滬港通,54.55%私募認為滬港通啟動對A股短期而言是利好,會推動A股繼續上行,27.27%私募認為滬港通對A股短期影響中性,18.18%私募則表示謹慎,認為滬港通會是利好見光死,市場短期有下跌的可能。

  前海一線總經理胡志忠認為這波以滬港通為基礎的藍籌行情,會反覆延續至10月後,且行情可能會超預期,海外機構的操作習慣和藍籌股的低估值是推動上漲的根本因素。

  丘海雲認為滬港通背後的邏輯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條重要通道,對資金市場中長期影響正面。

  黃?認為滬港通3000億的額度是很可觀的,進出會比較豐富,海外的基金只要A股還有吸引力的話,還是會進來的。對A股來講,長期還是有利。

  景泰利豐投資董事長兼投資總監張英飚認為滬港通是讓國內跟香港的資金能夠相互流動,但是滬港通只是一個工具,並不是靠這個就能夠解決問題的。初期海外資金對A股的興趣可能會大一些,即使出現見光回調,回調的幅度是非常有限的,回不到原來的狀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它根本不會回調,橫盤一下就大漲,這種情況概率不小。另一種是真的出現了獲利回吐,回調的幅度也是有限的,不會改變未來慢牛的局勢。

  鐘志鋒對滬港通持中性的看法,表示還要看滬港通開通之後對市場的具體影響。因為它不僅在資金面上給A股帶來影響,甚至會在估值結構、投資風格給A股帶來一定影響,港股投資風格跟A股是完全兩回事,所以等它開通之後對A股會産生哪些實質性影響才能調整投資策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