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匯率下調128個基點 雙向波動特性凸顯

  • 發佈時間:2016-05-11 07:16:36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傅蘇穎  責任編輯:張明江

  人民幣匯率下調128個基點 雙向波動特性凸顯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在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和貨幣當局的預期管理下,人民幣將有望保持基本穩定

  《證券日報》記者從外匯交易中心獲悉,5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233,較上一個交易日下跌128個基點。在岸人民幣匯率也隨中間價的走勢出現了大幅的下調,截至記者發稿,在岸人民幣匯率報6.5180,較上一個交易日下調112個基點,離岸人民幣匯率則企穩,報6.5405,較上一個交易日微幅上調12個基點,兩岸匯差擴至225個基點。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我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向市場化推進,人民幣更多的由市場供求關係來決定,人民幣參考一籃子貨幣走勢的作用不斷增強,影響人民幣匯率市場供求關係的因素在不斷的增加和複雜,也使得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因素的不確定性增強,也就意味著匯率波動的相對頻繁、幅度更大會成為一種常態,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特徵也會越來越明顯。

  趙錫軍表示,在影響匯率走勢的所有因素中,市場預期對匯率的影響越來越發揮作用。市場預期主要受國際市場環境尤其是美國貨幣政策、國內政策變化以及國際收支的變化,都會對人民幣匯率的市場預期産生影響,進而影響到人民幣匯率的走勢。

  此外,趙錫軍表示,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增加,資金的流出流入更加頻繁,市場投機性對匯率的影響也在逐步擴大。尤其是離岸市場的波動性要比在岸市場相對較強些,近期離岸市場的波動性明顯強于在岸市場,導致兩岸匯差有所拉大。

  “避險情緒也成為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之一。”趙錫軍認為,不同幣種資産的風險大小很難判斷,市場容易受某一觀點的影響,而導致“蜂擁效應”,即瘋狂拋售或購買某一種貨幣,進而導致市場的震蕩,人民幣匯率也是如此。

  “匯率更加參考一籃子貨幣的走勢,受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這也是改革的目標,有助於發揮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趙錫軍認為,未來在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和貨幣當局的預期管理下,人民幣將有望保持基本穩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