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委力挺人民幣匯率 發改委:不會出現失業潮
- 發佈時間:2016-02-18 02:10:34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開年上演的人民幣下跌引起了市場多方關注。2月17日,商務部、發改委分別就人民幣貶值問題發聲,力挺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接連兩日震蕩,人民幣對美元2月17日早盤跌逾百點,為連續第二日調降,創1月7日來最大降幅。
商務部:無資金大量外逃現象
人民幣貶值壓力從去年底開始引發國內外關注,此前有報道稱不少企業、居民忙著去銀行換匯。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2月銀行代客售匯顯著增加,銀行代客售匯14320億元,比11月的9981億元增加了43%,增幅近一半。
2月17日,在發改委新聞發佈會上,針對記者提出的換匯增加會否加劇人民幣貶值等問題,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稱,中國是一個面向全世界開放的大國,每天有人換一些外匯,每天有外匯的正常流入流出,是很正常的。
趙辰昕稱,在這種動態當中,我國國際收支保持良好的狀況,跨境資本流動也處於正常區間,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保持了基本穩定,甚至還有所升值。我國有能力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2月17日,商務部也在召開的例行發佈會上力挺人民幣匯率穩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外匯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國際收支仍然穩健,中國經濟和國內市場基本面良好,不存在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基礎。因此,也沒有所謂的資金大量外逃的現象。
周小川頻繁發聲“穩匯率”
開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大起大落。2月16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盤內雙雙下跌近200點。2月17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貶值107點報6.5237,跌幅為一個月來最大。
自去年的“8·11”匯改以來,面對做空勢力與資本外流的雙重影響,國內官方機構與官員都屢次發聲“力挺”人民幣匯率穩定。
作為央行行長,周小川對人民幣匯率和匯改進程更是頻頻發聲。早在2015年9月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周小川就曾強調,中國經濟基本面並未發生實質性改變,對外貿易仍然保持較大順差,人民幣並不存在長期貶值基礎。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經趨於穩定。
2015年10月1日,周小川在《中國金融》發表署名文章表示,新的匯率體制要求人民幣匯率更充分地反映經濟基本面,匯率主要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係決定。11月25日,周小川在《人民日報》再次發表署名文章提到,讓市場在人民幣利率形成和變動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本月13日,猴年伊始,周小川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再次表示,從基本面看人民幣不具備持續貶值的基礎,但最近投機力量瞄準中國,匯改推進會把握合適的時機和窗口,“不會讓投機力量主導市場情緒”。 新京報記者 劉素宏 陳楊
■ 市場
中國去年12月減持美國國債184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美東時間週二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作為最大的美國國債外國持有者,中國在2015年12月份持有1.246萬億美元美國國債,比11月份減少184億美元。對於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原因,民生證券固守業務主管李奇霖認為,是為了對衝外匯儲備下降帶來的缺口,需要減持流動性好的資産。
根據央行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12月份中國外匯儲備下降了1079億美元,再次創出月度最大降幅。當時市場分析認為,外儲下降主要是由於人民幣貶值預期帶來的資本外流規模加大。
早在2015年7月末,中國曾減持304億美元持有的美國國債,創下2013年12月以來最大單月減幅。此後,中國僅在8月與11月增持了美國國債,其他月份皆為拋售。
自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佈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並一次性貶值近2%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就成為了常態。截至2016年1月,我國外匯儲備已連續下降9個月,其中,2015年8-12月份外匯儲備累計減少3209億美元,佔全年下降規模的62.6%。
在中國選擇減持美國國債的同時,第二大外國持有者日本持有的美國國債也減少了224億美元。但法國、加拿大和印度等國則選擇增持美國國債。
■ 相關新聞
發改委:不會出現新一輪“失業潮”
2月17日,針對2016年可能出現失業潮,“去産能”可能引發的煤炭、鋼鐵行業下崗潮的擔憂,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回應新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從目前我國經濟運作的狀態看,不會出現新一輪“失業潮”。
去産能並未出現待崗滯留
事實上,早在去年,關於下崗潮、破産潮會再次出現的擔憂就已經出現。而化解産能過剩將是2016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之首,有觀點認為這將會引發類似上世紀90年代的下崗潮。
“化解過剩産能、淘汰落後産能帶來的過剩勞動力順利實現跨地區、跨行業流動就業,沒有出現待崗滯留等問題。” 趙辰昕説,勞動力市場整體較為活躍,過剩勞動力可順利實現流動就業。2011年以來求人倍率始終保持在1以上,就業需求總體大於供給,勞動力市場流動就業能力較好。隨著經濟結構加速調整,新産業、新業態和服務業等蓬勃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
另外, 趙辰昕提到,經濟穩定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就業增長具有穩定的經濟基礎。創業帶動就業能力不斷增強,發改委出臺實施了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援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等方面的政策文件。今年“雙創”將繼續深入推進,創業帶動就業的能力還將進一步增強。
商務部:去産能是全球性問題
就在發改委提及去産能與下崗潮的同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在答記者問中也談及,鋼鐵産能過剩是個全球性問題,鋼鐵業總體産能增長的態勢基本得到遏制,市場競爭和環境壓力等自發調節機制已促使一部分産能退出。
去産能帶來的人員分流不可避免。今年1月份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明確,用三年左右時間退出國有煤礦300處、淘汰産能3億噸;關閉小煤礦4000處、淘汰落後産能4億噸;分流人員100萬人。東北最大煤企龍煤集團也在去年9月宣佈分流十萬人,後又改稱兩到三年內轉崗分流6萬人。
對於職工安置,趙辰昕表示,中央多措並舉做好化解過剩産能職工安置工作,國務院出臺了關於鋼鐵和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著力做好職工安置工作,努力減少下崗工人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