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結束十連跌 升值區間難返

  • 發佈時間:2015-12-22 07:15:17  來源:新京報  作者:趙毅波  責任編輯:王斌

  

  報6.4753上調61點,此前十日下跌近千個基點;分析稱目前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仍然較大

  新京報訊 (記者趙毅波)在美聯儲加息這一“靴子”落地之後,人民幣匯率暫時迎來了喘息之機。繼上週五在岸人民幣匯率結束十連跌、實現上漲之後,昨日人民幣中間價亦實現上調,終止十連跌。

  在岸人民幣匯率同止十連跌

  12月21日早間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數據顯示,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753,相比于前一交易日上調61點,從而結束了此前連續十個交易日的連續下跌。

  8月中旬,央行改革中間價報價機制,注重發揮市場因素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作用,在岸人民幣匯率成為次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重要參考。在12月18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收盤漲0.03%,報6.4814元,終結十連跌。

  此前十日中間價下跌963點

  此前,受美聯儲加息影響,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

  數據顯示,12月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985比前一交易日(12月4日)下調130點,自此開始連續十個交易日實施下調,其間累計下調963點,降幅高達1.5%。

  消息層面,美國國會18日批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改革。該改革方案生效後,中國在IMF中的份額佔比將從3.996%升至6.394%,排名從第六位躍居第三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劉向東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美國國會批准IMF份額改革,意味著國際社會對中國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的進一步認可,市場重拾對中國政府維穩人民幣匯率的信心,以往市場看空人民幣的單邊預期發生了分化。

  國元證券分析師鄭旻認為,在目前每月中國對美國高達600多億美元貿易順差的背景下,央行有足夠的能力支撐人民幣匯價。只有當貿易順差消失的時候,才有必要對匯價引起足夠的警惕。

  - 分析

  貶值壓力下降 升值區間難返

  招商宏觀研究團隊在近日的一份電話會議中指出,美聯儲目前要趕在12月加息,目的就是對未來貨幣政策的調整預留一些政策空間,加息之後還可能降息。這意味著第二次加息之前,美元缺乏繼續上升的動力,而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新興經濟面臨的貶值壓力會比11月要減小不少。

  據該機構預測,美元指數未來還將維持在90-110的寬區間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在6.21-6.59的區間內浮動。

  不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劉向東認為,目前距離美聯儲第二次加息的時間尚遠,第二次加息會否延遲這一預期不太可能立即産生併發揮作用。四季度GDP數據難有較大起色,人民幣目前面臨的貶值壓力仍然比較大。

  “未來美國經濟強勢復蘇帶動美元升值的內在邏輯仍然要延續下去,這導致主要的非美元貨幣都將走弱,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升值,那意味著人民幣成為全球最強勢的貨幣之一,這與國內經濟目前提升通脹水準、促進出口和經濟增長的實際需要並不符合。”劉向東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