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17日結算匯率買賣價差僅0.16%

  • 發佈時間:2014-11-21 06:35:2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陳海玲  責任編輯:郭偉瑩

  港股通由中國結算公司統一換匯 散戶獲得優惠匯率

  直接用賬戶中人民幣買港股,兩天后交割時會否因匯率波動損失收益或是加重虧損?昨天中國結算公司宣佈獨自負責所有港股通買賣的匯率結算,此後總成本將分攤至當日成交的每個投資者,所使用的匯率是當天匯率且統一,而非此前盛傳的T+2(交易兩天后)的匯率。由於採取了機構交易的方式,此種結算方式有望降低散戶個人的換匯成本。

  要點一:匯率當天即確定

  由中國結算公司統一換匯,投資者可獲得了適用於機構的優惠匯率。一般情況下,該匯率與投資者自行換匯相比具有較大優勢。中國結算公司承諾不收取任何費用,不賺取匯差。

  目前港股通按“凈額換匯、全額分攤”的原則,即交易日(以下簡稱“T日”)日終,由中國結算公司以當日境內投資者通過港股通買賣港股全部應收應付資金的軋差金額向港股通結算銀行換匯,並將換匯成本按當日所有買入賣出交易應收應付資金的總額分攤至每筆交易,形成投資者的買入結算匯兌比率和賣出結算匯兌比率。T+2日,中國結算公司根據前述確定的換匯匯率,與港股通結算銀行完成就T日換匯交易的資金交割。

  要點二:統一結算多優惠

  中國結算表示,其結算匯兌比率在一般情況下將優於投資者自行換匯的匯率。以11月17日為例,投資者買入港股的實際結算匯率為0.79017,賣出港股的實際結算匯率為0.79143。當日在岸市場銀行櫃檯牌價為買入價0.7880、賣出價0.7910,離岸市場櫃檯價格更高達買入價0.7860、賣出價0.7935。可以看出,當日賣出結算匯兌比例比在按櫃檯牌價優惠0.1%,比離岸櫃檯價優惠0.4%;買入結算匯兌比例比在岸櫃檯牌價優惠0.4%,比離岸櫃檯價優惠0.7%。

  據悉,影響投資者換匯成本的因素為當日參考匯率中間價、結算銀行匯率報價、當日境內投資者港股通交易應收應付資金的總額、應收應付資金的軋差凈額。此外,凈額佔當日應收付資金總額的比例越高,銀行報價與參考匯率中間價的價差越大,買入結算匯兌比率與賣出結算匯兌比率的價差就越大。

  要點三:離岸市場匯率波動

  由於港股通交易為港幣計價、人民幣結算,而境內券商對投資者實施前端控制,投資者交易前須事先全額繳納相關資金,故港股通業務中需事先設定參考匯率,主要用於券商交易前端預凍結資金,而非用於實際結算。為避免當日匯率波動給市場帶來的結算風險,其取值範圍覆蓋了歷史上的最大單日波動範圍,目前其取值為T-1日末離岸市場港幣對人民幣即時中間價的±3%。

  實際的結算匯兌比率是根據日終凈額實際換匯匯率並按買賣全額分攤原則確定的,結算匯兌比率一般都會優於前述參考匯率。即,日終清算後,投資者的港股買入交易,按賣出結算匯兌比率所計算出的、實際需要支付的人民幣,一般將少於證券公司日間按賣出參考價所計算出的金額。反之,日終清算後,投資者的港股賣出交易,按買入結算匯兌比率所計算出的、實際可以得到的人民幣,一般將多於證券公司日間按買入參考價所計算出的金額。

  但中國結算公司提示投資者注意,極端情況下離岸人民幣市場發生大幅度波動時,有可能出現結算匯兌比率劣于參考匯率的結果。因此,投資者需及時關注離岸人民幣市場並查看資金賬戶餘額,防止資金賬戶出現透支。

  要點四:每筆買賣均換匯

  根據港股通換匯原則,若同一投資者當日有買入、賣出兩個方向的成交,則須同時採用買入結算匯兌比率與賣出結算匯兌比率,在相應方向進行核算。故可能導致部分投資者雖然當日買賣軋差為零,仍須分攤換匯成本。

  將換匯成本在每筆交易間分攤而不是以投資者為單位凈額軋差進行分攤,是由於港股通“港幣計價、人民幣結算”的原則。也就是説,投資者用人民幣買入境幣計價的資産(股票),賣出港幣計價的資産(股票)後得到人民幣,均含有換匯的邏輯,投資者當日買賣軋差即使為零,也應按買入/賣出全額分攤換匯成本。當然,也因此可能享受本幣升值帶來的收益。

  以滬港通開通首日為例

  當日買入、賣出結算匯兌比率分別為0.79143、0.79017,如當日投資者買入成交1萬元港幣(應付人民幣7901.7元)、同日賣出成交1萬元港幣(應收人民幣7914.3元),不考慮稅費佣金因素,該投資者因本幣升值獲利12.6元人民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