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外匯 > 外匯資訊 > 正文

字號:  

前三季我國跨境資金凈流入 未現恐慌性囤積外匯

  • 發佈時間:2014-10-24 07:11:51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前三季跨境資金凈流入 外匯市場逐漸趨向自主性平衡

  23日公佈的2014年前三季度外匯收支數據顯示,我國跨境資金總體保持凈流入態勢。“現階段我國經常項目收支趨向基本平衡,人民幣匯率也趨近於均衡合理水準。”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跨境資金流動雙向波動,將成為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國際收支運作新常態。”

  跨境資金流動在震蕩中趨向平衡

  就昨日公佈的2014年前三季度外匯收支數據來看,前三季度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在震蕩中趨向基本平衡。

  銀行結售匯一季度順差1592億美元,二季度降至順差290億美元,三季度轉為逆差160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一季度順差455億美元,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別為順差407億美元和逆差200億美元。

  此外,銀行遠期結售匯由大幅順差轉為基本平衡。前5個月,遠期結售匯簽約連續順差,但月均順差規模由1至2月的240億美元降至3至5月的17億美元。隨後的6至9月份,遠期結售匯順差和逆差交替出現,但絕對規模均不大,月均逆差6億美元。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微網志]認為,今年乃至未來一個時期,我國貿易順差總體趨於收窄,人民幣幣值雙向波動成為常態。加之我國鼓勵境內企業加大對外直接投資以及美聯儲退出QE等因素的共同影響,跨境資本流動將呈流入和流出交替出現、波動加大的局面。

  沒有出現恐慌性囤積外匯

  三季度海關統計的進出口順差1281億美元,環比增長48%,同比增長111%,而同時外匯市場出現供不應求,這通常對應著資本項下的凈流出。

  對此,管濤表示:“這不應被視為風險或者問題。”初步預計三季度我國國際收支仍是“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逆差”的平衡格局,這有助於實現國際收支自主性平衡,也為央行[微網志]貨幣政策操作空間擴大創造條件。

  近期由於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內外部環境錯綜複雜,資金由偏流入轉向偏流出,“鐘擺效應”比較明顯。而9月份企業外匯收入中的結匯比例達74%、較8月份上升6個百分點,説明瞭當前市場主體的持匯意願還是穩定的,並沒有出現恐慌性囤積外匯。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在近幾個月外匯流入疲弱、實體經濟部門現金流惡化等背景下,央行已加大流動性支援力度,採取了9月和10月通過SLF向銀行體系注入流動性、下調正回購中標利率等措施。“除非外匯持續大規模流出,否則央行短期內不太可能全面降準,以避免釋放過強的放鬆信號。”

  外儲增長放緩將成新常態

  今年三季度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89萬億美元,較今年二季度末下降了約1000億美元。

  管濤表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元匯率在國際市場上走強引起的匯率折算變化,這同時還反映了我國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

  目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已經達到三、四萬億美元,未來國際市場上主要貨幣匯率波動可能還會造成外匯儲備餘額變動。管濤預計,這種影響比較有限,主要貨幣匯率是有漲有跌的,對於這種波動的影響不必過度解讀。

  “今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又有新舉措,擴大了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浮動區間,央行也在逐步淡出常態式的外匯市場干預。在這種情況下,市場自求平衡、外匯儲備增長放緩就會變成一種新常態,符合改革的方向。 ”管濤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