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人民幣國際化短期波動屬正常
- 發佈時間:2015-04-08 06: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國際經驗表明,貨幣國際化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的。我國下決心啟動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但這一進程肯定不是一條直線。內外雙重因素作用下,近期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出現波動和反覆,不足為怪。從中長期趨勢看,人民幣國際化勢不可擋
數據顯示,今年2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額從去年12月的2.2%下滑至1.8%,排名也從第五跌回第七。匯豐發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今年準備在跨境業務中更多使用人民幣的企業有所減少。於是,市場上出現了對人民幣國際化前景表示擔憂的聲音。
貨幣國際化,是一國貨幣被全世界其他國家認同為支付手段和儲藏手段的過程。一個真正的國際化貨幣,必須是在全球交易中可接受的貿易貨幣、國際投資中可使用的投資貨幣、各國政府和個人願意持有的儲備貨幣。從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等貨幣的國際化經驗中可以看到,貨幣國際化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的。對於貨幣發行國來説,一定要有足夠的國際信譽和經濟基礎、開放的市場環境、開明的政治制度、發達的金融市場、獨立有聲譽的中央銀行等。
事實上,我國的基礎條件與人民幣全面國際化所需要的條件還有不小差距。儘管如此,我國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還是下決心啟動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採取了包括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從試點走向全面推廣、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人民幣海外清算中心建設、雙邊和多邊貨幣互換在內的一系列舉措,極大地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不斷上下波動的趨勢向上的曲線,短期甚至中期出現波動是正常的。隨著美聯儲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美國加息預期日益強烈,美元指數強勢上揚,資本回流美國趨勢明顯。從國內來看,我國經濟處於下行週期,結構性調整在加速,經濟新常態下房地産市場投資下滑,政府融資平颱風險尚存,新經濟增長點仍待發現和培育,資本外流出現加速趨勢。內外雙重因素作用下,人民幣兌美元2014年出現2.5%的貶值幅度,2015年2月人民幣全球使用量滑落至第七位。
但是,人民幣國際化不斷加速是趨勢。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第一大出口國、2014年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最大的國家、連續3年保持第三大對外投資大國的地位,我國世界地位的提升與政治民主化和經濟市場化的進程同步,獲得全球高度認同。曾經擋住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一系列門檻,諸如資本市場開放、資本賬戶自由兌換、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等,都在加速推進當中。從中長期趨勢看,人民幣國際化勢不可擋。
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適度下調,經濟增長結構不斷調整,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步形成,局部金融動蕩和摩擦也會出現。在這一過程中,人民幣匯率水準結束了直線升值的歷史,波動是必然的,這也是人民幣匯率的新常態;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會出現波動和反覆,這也不足為怪。對於我國來説,要做的就是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民幣國際化戰略,加快資本市場開放進程,儘快實現資本項下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同時,加快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和國際清算中心建設,扎紮實實地做好人民幣國際化的各項基礎推動工作。
(作者戴金平係南開大學金融工程學院副院長 原文刊載于經濟日報4月8日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