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銀聯銀行借ApplePay突圍遇阻:蘋果手機相對有限

  • 發佈時間:2016-02-26 07:2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銀聯、銀行能否借Apple Pay突出重圍?

  Apple Pay已獲中國19家大銀行支援;蘋果分成、體系不靈活、用戶受限,銀聯、銀行“突圍”三重阻力

  Apple Pay刷屏的當天,在某銀行信用卡部工作的小李就去附近的漢堡王體驗了一把。“確實很方便,收銀員培訓到位,商家、用戶看起來都很積極”。經手過不少支付産品推廣的小李,對Apple Pay讚不絕口,她所在的銀行已在計劃接入中。

  Apple Pay 2月18日正式入華,背靠“銀聯”,已獲得中國19家大銀行的支援,開局良好。但眼下説銀聯和Apple Pay合作成功還為時尚早。

  中國 工商銀行 電子銀行部總經理侯本旗在其署名文章中説,銀聯與銀行借助Apple pay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競爭市場份額,關鍵不只是技術本身,還應關注商戶費率、用戶頻率及推廣手段。“如果這幾個方面策略不明,Apple pay短期內不會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市場份額帶來多大影響。”

  銀聯目前的尷尬顯而易見。

  據易觀智庫統計,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支付寶以71.51%的市場佔有率佔據移動支付市場首位,騰訊的財付通位列第二,市場份額為15.99%,比上季度增加2.91個百分點;拉卡拉該季度市場份額為6.01%,位列第三;銀聯商務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僅為0.49%,位居全國第八。

  面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攻城略地,銀聯早就等不及,要打一場翻身仗。這一次,銀聯選擇與品牌勢能強大的蘋果合作。

  Apple Pay實際是銀聯雲閃付支援的一種具體服務。有銀行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銀聯此番聯姻Apple Pay,其實是為推廣自家的移動支付平臺“閃付(Quick Pass)”。

  去年12月,銀聯聯合20余家商業銀行推出 “雲閃付”,這是一種以智慧終端為基礎,基於NFC技術的非接觸支付方案。

  緊隨Apple Pay之後,銀聯還宣佈和三星合作,推出Samsung Pay(三星智付),將於本月24日登陸國內公測,面向Note5/edge+國行用戶。除此之外,銀聯還在與華為、小米等品牌手機廠商談合作,各種“Pay” 將依託銀聯平臺擠入移動支付大潮。

  銀聯想以這種基於NFC技術的新的支付方式,對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更重要的是,銀聯選擇了以Apple Pay打開其移動支付的突破口,“Apple Pay只是一個支付工具,沒有賬戶系統,不資金沉澱,不儲存持卡人資訊,不記錄核心消費數據和隱私,它只是相當於把信用卡電子化了,走的還是銀行卡消費路線,這是受銀聯和銀行歡迎的”,有第三方支付不具名的內部人士稱。“Apple Pay沒有破壞原來發卡行、收單行和卡組織三者之間的關係。與微信、支付寶減少‘中間環節’的方式完全不一樣”。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發卡方、卡組織、收單方都會支援Apple Pay。Apple Pay看起來是銀聯、銀行們最適合不過的“救命稻草”了。

  銀聯、銀行“突圍”阻力重重

  阻力1 分成博弈

  銀聯此番選擇的合作夥伴不是個“軟柿子”,而是極其強勢的蘋果。既然蘋果不能沉澱數據,無法做後續金融服務,那必然要在收益上分走一杯羹。

  在美國, Apple Pay與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等卡組織均有合作,獲得近450家銀行機構支援,支援150萬家商戶,上線一年交易額佔美國零售交易額的1%收費模式是基於現有的信用卡和借記卡收費結構,從發卡行收取費用,約為交易金額的0.15%或0.5美分。

  在中國,蘋果也拿出過一份類似的方案,卻幾近“談崩”。如今應該是雙方妥協的結果。據財新報道,Apple Pay目前抽取的刷卡手續費的費率相比此前談判時的0.15%降了一半多。

  也有銀行內部人士稱,因為美國的刷卡商戶端手續費高達2%-3%,強勢的蘋果必然不適應中國“白菜價”的手續費,Apple Pay與銀聯的合作可能會選取相對高的商戶手續費,以維持各自利益不受損。

  更有人擔憂,當消費者都習慣了用Apple Pay時,銀行們就會逐漸被淪為二流角色。當接入Apple Pay的銀行和銀行間組織越多,對用戶的黏性越大,Apple Pay的談判籌碼就越大,而銀行們就越沒有話語權。

  阻力2 拼不過的補貼

  如果銀聯和銀行以“割肉”之犧牲能奪取足夠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也是值得的。但這似乎並不容易。

  銀聯+Apple Pay首先面對的兩大對手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家金主靠赤裸裸的補貼大戰,幾乎瓜分了中國移動支付的市場。就在十多天前,支付寶拿出2個多億通過春節拜年紅包與微信支付“打了一戰”。中國消費者沉浸在支付寶和微信“紅包場景”中培育起來的支付習慣,要想轉移到蘋果支付並不容易。

  前述第三方支付公司內部人士稱,繼紅包場景後,支付寶和微信又砸重金拓展線下支付場景,買水立減、支付抹零等等,對線下用戶的補貼無所不用其極。支付場景通過多輪並購,已涵蓋水電煤、餐飲、美容美發、出行,公共交通、手機充值、景點門票、酒店住宿等各個角落。

  而更大的難點在於推廣。銀聯內部人士也承認,“我們的商業模式不如他們靈活,我們是開放的,他們是閉環的,他們所有環節都自己做,能玩很多場景,而銀聯玩場景確實很弱”。

  有著完全不同的體制和基因,銀行銀聯被嚴格監管,捆住手腳,網際網路公司則靈活得多。

  阻力3 有限的蘋果手機

  新京報記者從相關途徑獲得的數據顯示,目前能使用Apple Pay功能的iPhone6及iPhone6P在中國有1030萬用戶量,假如每個人都綁了蘋果支付,也就1000多萬的用戶量。相比之下,在2015年第三季度,大約 1.9 億活躍用戶在使用支付寶作為移動支付工具,排在第二名的微信支付也已擁有超過 1.5 億的活躍用戶。

  前述銀行內部人士稱,“對安卓用戶而言,我們只會做一套解決方案支援銀聯的‘雲閃付’功能,不會再為了支援‘三星付’‘小米付’做第二、第三套方案了,它們的使用體驗都類似,‘雲閃付’只需下載一個APP”。與支付寶、微信支付搶奪地盤的主要工作還得靠銀聯和銀行們獨自完成,只有“雲閃付”成功,銀聯才是真的成功了。

  另外,目前Apple Pay只能在600萬台 POS 機上使用(“雲閃付 QuickPass” 標誌)。這600萬台已經佔到全部存量POS機的六成。按央行部署,到2017年5月底,中國所有POS機都將完成由磁卡式向非接觸式IC卡的改造,屆時所有POS機都會支援 NFC。

蘋果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北玻股份 3.55 9.91%
2 共達電聲 11.80 6.21%
3 歌爾股份 14.11 5.14%
4 超聲電子 10.11 3.59%
5 南洋科技 18.68 3.4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長園集團 17.19 -3.54%
2 浪潮資訊 23.85 -3.17%
3 藍思科技 24.94 -2.88%
4 立訊精密 23.50 -2.81%
5 長盈精密 18.20 -1.9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