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P2P公司上市潮再起 宜人貸已申請紐交所上市仍難料

  • 發佈時間:2015-12-07 07: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斯會  責任編輯:畢曉娟

  P2P公司作為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謀求上市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一直處於燒錢模式的P2P平臺急需找到新的融資渠道,而上市則成了最優選擇,為此從A股入境股到美國納斯達克或紐交所,國內P2P企業上市動作不斷卻屢戰屢敗。

  近期卻好似出現轉機:宜人貸在美國正式提交首次公開招股説明書,擬向公眾公開募集1億美元,如果上市成功,宜人貸將成為中國第一家海外上市的網貸平臺;與此同時,陸金所也被爆正謀求在港交所借殼上市

  與上市大潮相呼應的是,P2P平臺跑路、倒閉、陷入兌付危機等負面資訊也層出不窮。有資深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述負面消息將使得P2P公司上市後前景不明,而類似宜人貸等要想在海外市場獲得投資者的認可,還與當地本土平臺(如LendingClub和On Deck Capital)競爭,壓力將會十分巨大。

  網貸平臺謀劃上市

  去年,兩家美國P2P公司LendingClub和On Deck Capital相繼在紐交所上市,一度引發業界廣泛關注。而此前國內P2P公司謀劃上市一直是市場的熱門話題,但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成功的先例。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共計55家P2P平臺獲得風投,上市係平臺增至42家,國資係平臺數量達59家,銀行係平臺數量達13家。持續燒錢的P2P公司需要融資,而風投的加入,也需要通過上市途徑來尋求退出,因此P2P的上市目的一直都存在。

  11月17日淩晨,宜信旗下線上P2P網貸平臺——宜人貸再次向美國證券交易所遞交了招股説明書,申請在紐交所上市,並以每股0.0001美元的價格,向公眾公開募集最高1億美元。

  記者發現,除宜人貸之外,包括陸金所、PPmoney、91金融、融360等多國內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亦有上市打算。

  有報道稱,陸金所在謀劃在港交所上市或採取借殼方式,而PPmoney則因為衝刺主機板無望,改而轉戰新三板

  融360 CEO葉大清早前在D輪融資也表示,“在積極考慮評估國內上市的可行性。公司D輪融資過程,引入了國內的投資人,其實就是在為回歸到國內做的一個鋪墊。”

  與此同時,拍拍貸CEO張俊也曾表示,確實在考慮上市事宜。

  業內人士認為,由於經濟環境不佳,股市分流,P2P平臺的發展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援。若P2P平臺上市,可以通過股票進行增資擴股,而P2P的企業也可以通過資本市場各類融資工具的使用來獲得外延式擴張,促進行業加速發展。

  潛藏風險

  國內P2P公司高喊上市的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例如12月3日,據知情人士透露,網貸公司e租寶深圳分公司被經偵突查。據悉,該公司疑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存在自融等問題,40余人被警方帶走調查。

  儘管e租寶發佈公告稱,公司與深圳公安部門最新核實,此次對深圳某代銷公司和其他相關公司的調查只是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例行檢查,目前檢查人員已經全部返回。但公眾對P2P平臺的擔憂從未停止過。

  以陸金所為例,其背靠平安保險集團,總部位於國際金融中心上海陸家嘴,是公認行業龍頭。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其每個月壞賬率在2%,其中能催回來的比例是3/4,最後壞賬比例年化約5%-6%。

  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承認,陸金所一開始平臺67%的客戶來自平安銀行,現在來自平安銀行的佔比大概為15%(不排除是平安保險等其他渠道)。他認為網際網路金融跟銀行其實是合作和互補的關係,如果沒有跟銀行比較好的合作,網際網路金融也做不大。言下之意,如果沒有平安係強大的資源支撐,其客戶獲得成本、風險識別成本、不良催收成本均是難以承受的,陸金所更無法形成規模。

  而此次準備赴美上市的宜人貸招股説明書顯示,公司業績增速已有所減緩;在獲客成本上, 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宜人貸線上獲客成本分別為4040元、1344元和856元,而線下獲客成本則分別為2463元、2652元和4318元。如此高額的獲客成本,也讓業內人士擔憂其後續持續發展性問題。

  而宜人貸赴美上市還需要面對美國資本市場監管的調整。“寬進嚴管的體制是美國資本市場的常態,國內p2p平臺在海外還需要和當地本土平臺競爭,壓力也是十分巨大的”。上述業內人士補充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由於行業監管細則遲遲沒有落地,P2P平臺合法性身份尚未解決。廣東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秘書長朱明春曾公開表示,P2P行業監管的缺失造成很多不確定性,即使上市成功,但要面對相關監管條例出臺可能導致的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