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網貸並購潮能否如約而至

  • 發佈時間:2015-11-10 10:35:2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日前,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日前在深圳第九屆金博會之金融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十三五”期間將是中國傳統金融與網際網路金融共生競合的黃金期或並購爆發期,當前國內正處爆發前夜。

  在姚余棟看來,我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並購熱潮遲遲未出現,首先是因為商業銀行並購網際網路企業,受到法律限制。據《商業銀行法》第43條明確規定,商業銀行在國內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産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企業投資,而今年10月1日生效的《商業銀行法》沒有做這一條的修改。另一個原因是,8月份以來,隨著股市的調整,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熱情在逐漸消退,導致投資P2P行業的企業數量下降。

  P2P平臺目前估值難以判斷,好平臺自我估值很高,收購其他平臺並不容易。“十三五”期間,將是中國傳統金融和網際網路金融共生競合的黃金期或是並購的爆發期。

  網際網路金融是傳統金融業的補充和開拓,延伸了傳統金融服務行業的跨域發展和競爭,是時代的産物,然而目前行業亂象問題眾多,跑路問題不斷,並購潮能否如願實現?企業在選擇並購企業時會有哪些選擇?既然並購即將成為大勢所趨,為何記者在資訊平臺是否有並購意向時多數平臺紛紛避而不談?大平臺如果選擇並購,對中小平臺將會有那些改變?

  並購前夜:不確定性多

  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表示,網際網路金融與世界經濟的有效整合將産生無止境的生命力,這在當前的經濟轉型期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網際網路金融是新興事物,大部分企業仍處於探索階段,相關模式並不清晰,加之風控團隊與運作團隊的缺失,讓行業發展蒙上陰影。只有通過跟資本市場的有效結合,才能幫助企業快速發展壯大。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並購趨勢將成為行業浪潮。

  並購能夠幫助投資者增加退出渠道,出口多對投資者的資金退出也會有積極的影響。

  隨著大眾觀念的進步,“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已經成為老觀念,抱團取暖,強強聯合才能激發生命力潛力,創造更多價值可能。只是沉溺在自己的小圈子裏,讓投資如果都是沉溺在自己的小圈子中,不抬頭時刻可能被時代淘汰。

  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監測到的P2P借貸平臺共3384家(僅包括有線上業務的平臺),其中正常運營的僅有1909家,問題平臺共1475家(不含港澳臺地區),其中山東、廣東、浙江三地問題平臺均超過100家,合計達到750家,佔全部問題平臺的50.85%。

  隨著監管細則尚未落地,而且監管並不好管,目前大型平臺並不敢輕易並購小平臺。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只有監管落地才可能促發並購,然後監管並不好管將成為行業的絆腳石。

  據了解,目前很多大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開始尋求並購和他們有業務互補性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上市公司也不斷尋求並購好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目前還沒下手主要是因為監管政策未出,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也在不斷尋求獨立上市或者借殼上市的公司。

  大平臺對小平臺:並不買賬

  並購在過去市場並不少見,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合併的優勢眾多,其中最為有利的影響在於合併以後可以提高企業的效率,減少惡性競爭,對企業自身的發展也有幫助。

  然而記者問多家平臺,發現目前較大規模的網路平臺並沒有並購其他平臺的計劃。

  據從業人士分析,目前有很多新入行的優秀的團隊,由於進入門檻時間偏低希望求並購,但是較大規模的網貸平臺對此並不“感冒”。

  進門晚雖然並不代表發展空間不大,但據記者觀察目前PE、VC在投資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時,更多的PE、VC都在觀望行業,如果沒有資本力量進入,市場很難再次出現一次爆發。

  目前網貸平臺層次不齊,小平臺的合規性差、壞賬率高,一個偏差很有可能會拖累大平臺的盈利能力,而且收購後資源整合成本也很高,對於借貸兩端獲客能力良好,可實現盈利的大平臺來説,更願意選擇投資徵信、風控、數據分析等P2P核心環節的上下游公司,對小平臺發來的橄欖枝“求並購”並不予考慮。

  據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平臺收購小平臺不少是看中了小平臺的線下門店和相應的獲客能力,但是排名靠前的大平臺目前大多已經實現了O2O佈局,資産端的資源比較穩定,所以不輕易做收購。

  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官馬駿表示未來理財超市類平臺是P2P實現流量變現的方式,平臺可以用這種方式支援公司盈利,但是這種模式很容易複製,不是核心競爭力,P2P公司未來的核心競爭力發展方向可能就是用非傳統信貸數據實現線上放貸。

  目前,國資係平臺開鑫貸有和優質平臺進行産品和資産合作的計劃,然而牽手也多只是以合作為主,選擇優質資産合作,不會輕易選擇並購。打造網際網路金融共用平臺,實現資源共用、要素共用、利益共用。

  小平臺命歸何處?

  據復星昆仲投資總監金華龍介紹,目前投資機構在選擇項目時對網際網路金融的關注比去年同期要少,行業還是會有持續的機會,小平臺要抓住細分領域,做小而美而非大而全。

  “目前在挑選項目的過程中,更多的是看重平颱風控好、具有創新性、在細分領域的龍頭我們依舊持續關注。”金龍華談到目前每個細分領域,最後都只會留下來少量的公司,並購將是未來監管後的大趨勢。

  在談到小平臺求並購時,金華龍告訴記者目前多數小平臺並沒有並購的價值。風控優勢不突出、産品無特色,千篇一律只會讓大平臺敬而遠之,自然無暇顧及。

  金華龍預測未來並購會發生在大平臺之間,有業務互補,或者是傳統企業收購網際網路金融公司。

  平臺不存在並購,小平臺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發展的突破口時,金華龍談到“規模小的平臺還是有機會做大的。網際網路金融投資平臺發展到現在,整個市場的規模還不是特別大。除了阿裏招財寶和陸金所這些,其他的第一梯隊的公司目前一個月也就幾十億的銷售規模,和傳統金融比還很小。”

  對於規模較小的平臺,金華龍建議小平頭要做好金融産品和風控,要自己切入産品的生産,對風控有控制力,貸前做好審核,貸中做好管理,對壞賬要有處置能力。

  小平臺在發展過程中,對産品類型並不求多,只有將每個産品做的深,對金融資産要有足夠的理解,維護好平臺信譽、做好用戶體驗,才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同樣目前很多大平臺,如果不注意風控,未來依然會面對很大的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