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7日 星期天

問題平臺不斷 P2P網貸潛藏地雷

  • 發佈時間:2015-11-06 02:33:16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李素平  責任編輯:劉波

  在網際網路金融大潮裹挾下,P2P網貸泥沙俱下,一邊是網際網路金融指導意見落地、P2P網貸行業監管細則即將出臺,另一邊則是新平臺野蠻生長與大量平臺提現困難或跑路倒閉現象伴生,跑路、爛賬、破産困擾著這個行業,令投資人心驚膽顫。網貸之家數據顯示,10月份新增問題平臺47家,高於歷史同期水準。今年前十個月,新增P2P問題平臺數已高達711家。

  洗牌加劇前十月增問題平臺711家

  “還剩多少資産?資不抵債的話,是不是什麼戲都沒了?”“難道我們的錢就這樣無聲無息消失了嗎,案情沒有一點進展嗎?”記者加入的長沙本地一家已倒閉立案的P2P平臺維權QQ群裏,隔三差五會冒出投資者詢問案件進展。然而,每每石沉大海。前述平臺立案至今,已約1年時間,但除了小散戶投資者的偶爾詢問,再無進展,早期主導維權的幾個投資者也不再發聲。這一現象並非孤例。

  經濟下行期,諸多P2P平臺高息理財野蠻生長,攬客無數,甚至成了一個個投資者家庭的噩夢。前不久,南京頂級寫字樓紫峰國際內一家P2P平臺老闆突然跑路,一批白髮蒼蒼的老人把大樓團團圍住,哭天搶地要養老錢。

  根據網貸之家的統計,今年前十個月,新增P2P問題平臺多達711家,平均每天都有2到3家平臺提現困難或者跑路。網貸之家10月數據顯示,導致平臺發生問題的第一大原因為跑路,佔比為42.55%,第二大原因是停業,佔比29.79%。截至10月底,2015年問題平臺涉及的投資人數約為14.2萬人,涉及貸款餘額為79.1億元,佔比為2.2%。

  地雷不斷P2P行業亂象叢生

  在部分人眼中,P2P已成為危及地方金融安全的地雷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直言,當前的P2P行業就像個怪胎:操盤者把商業模型設計得如同天書,動輒宣佈10億、100億投向某個新興産業。有的通過增加電視曝光率刷眼球,做軟文宣傳來提升知名度,再搞個虛無的戰略合作簽約,拿這些去忽悠投資者。某P2P號稱100億投資遊戲産業,把投資者的養老錢當作風投資金去燒。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1月P2P平臺“裏外貸”暫停業務,被業內認為“自融”之殤,即打著P2P的幌子為私人項目融資。深圳眾人貸,今年1月對外宣傳稱完成過千萬元的融資,採取“仲介+擔保+第三方託管支付”運營模式,但到5月,網站關站失聯……花樣百齣的P2P行業地震不斷,似乎給人一種錯覺:再靠譜的平臺,也可能暗藏地雷。

  經濟下行期,諸多P2P平臺也被實體經濟不景氣所傷:借款人陷入週轉不良,代償壓力大,且P2P平臺的數據未被納入央行的徵信系統,加之行業本身數據“孤島”林立,數據互不連通,難以發揮價值。在此背景下,甚至有平臺就是為欺詐而生,撈一把走人的也並不是個案。

  投資提醒警惕中國式龐氏騙局

  行業洗牌的加速,給投資者帶來的是更多的不確定性。單單9月,全國新增問題平臺51家,其中有3家平臺是上線當月即出問題。對投資者來説,真金白銀的投入化為了泡影。“股票最多套牢臥倒,過幾年可能解套,P2P一旦跑路,只怕顆粒無收,本金都回不來”,南京一位老年投資者,把“養老金和棺材本”都賠了進去,如今悔不當初。

  當前已立案的大量非法集資案件中,不乏P2P領域的各類平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堪稱中國式龐氏金融騙局,是一系列灰色金融、影子銀行的升級版。投資者如何規避P2P雷區?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要學會理性分析,除了從平臺背景、股東實力等宏觀方面判斷之外,還要學會獨立思考,在投資心理上克服從眾、拒絕貪婪的弱點。在數據分析上,應懂得分析平臺的待收額、平臺的人氣、標的的時間與期限等,了解問題平臺出事前可能有的蛛絲馬跡。

  風險提示

  P2P網貸三種方式或涉非法集資

  市打非辦提醒,P2P領域主要有三種情形可能導致非法集資:1.平臺通過將借款需求設計成理財産品出售給放貸人,或者先歸集資金再尋找借款對象,使放貸人資金進入平台中間賬戶,由平臺實際控制和支配;2.網貸平臺沒有盡到借款人身份核查義務,未能及時發現甚至默許借款人以多個虛擬借款人名義大量發佈虛假借款資訊;3.平臺發佈虛假高利借款標的,甚至發佈假標自融,採用借新貸還舊貸的龐氏騙局模式,短期內募集大量資金滿足自身需求,有的經營者甚至卷款潛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