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躋身“萬億俱樂部” P2P仍需直面三大陣痛

  • 發佈時間:2015-11-04 14:32: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曉潔  責任編輯:畢曉娟

躋身“萬億俱樂部” P2P仍需直面三大陣痛

  全國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總成交量歷史性突破萬億大關,比此前預期的年末突破提前了兩個多月。“萬億交易確有標誌性意義,量變有可能促成質變,P2P在新一代技術革命驅動下將迎來黃金十年。”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國P2P平臺曆史累計成交量達到10983.49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2015年10月,P2P網貸行業整體成交量達到1196.49億元,環比9月上升3.87%,是去年同期的4.46倍。

  今年以來,網貸行業發展非常迅速,2014年年底,行業累計成交量僅3829億元,而今年1月至7月,P2P成交量就突破7000億元。

  與此同時,網貸行業收益率也日益回歸理性。10月,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為12.38%,環比9月下降0.25%。開鑫貸副總經理周治瀚表示,收益率走低,是行業根據市場環境進行理性調整,也是行業擺脫盲目“高息攬客”惡性競爭的好現象。

  另一個值得肯定的現象是,問題平臺數量佔比逐漸下降,意味著行業逐漸走向健康發展。10月問題平臺數量下降到47家,問題平臺發生率為1.83%,刷新今年最低值;相對2015年6月125家問題平臺的數量以及5.81%的問題平臺發生率峰值,分別下降62%和3.98個百分點。

  業內專家表示,躋身“萬億俱樂部”,説明P2P正在成為主流的理財方式之一,但行業仍處於發展初期,仍面臨風控、徵信、發展不平衡等三大挑戰

  首先,資産端風險高。目前許多平臺“頭重腳輕”,在行銷端吸引客戶,在資産端卻缺乏判斷、篩選優質債權的能力,致使“供不應求”,問題疊出。還有一些平臺純粹是由於欺詐、違規等因素導致問題發生。

  今年1月,P2P平臺“裏外貸”暫停業務,被業內人士認為是“自融”之殤,即打著P2P的幌子為私人項目融資。再如深圳眾人貸,今年1月對外宣傳稱完成過千萬元的融資,採取“仲介+擔保+第三方託管支付”運營模式,但今年5月,網站關站失聯。

  數據顯示,導致平臺發生問題的第一大原因為跑路,佔比為42.55%,第二大原因是停業,佔比29.79%。截至10月底,2015年問題平臺涉及的投資人數約為14.2萬人,涉及貸款餘額為79.1億元,佔比為2.2%。

  其次,徵信體系尚不完善,風控成本居高不下。網際網路金融研究機構“零壹財經”首席執行官柏亮表示,P2P的徵信難題在於,一方面,大量P2P平臺的數據未被納入央行的徵信系統,另一方面,P2P行業本身數據“孤島”林立,相關政府、企業之間的數據互不連通,導致數據難以發揮價值。

  第三,地區發展差異大,P2P成交額仍然集中于一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有待開發。10月網貸成交量排名前五位的是北京、廣東、上海、浙江、江蘇,五省市的累計成交量達1063.14億元,佔當月全國總成交量的88.85%。

  專家表示,隨著P2P監管思路的出臺,行業將從“野蠻生長”步入“有序發展”,市場競爭將淘汰風控能力差、資産獲得能力差的平臺。

  對於徵信體系環境不完善問題,盈燦集團副總裁石鵬峰建議,一方面,需要監管部門積極出臺政策、整合社會徵信資源;另一方面,市場力量也需要積極探索,用合理的商業模式搭建適合中國的網貸徵信體系。

  東方資産管理公司旗下平臺“東方匯”董事長孫洋表示,目前網貸“重鎮”仍是一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的巨大需求未被開發,而正是這些地方傳統金融的覆蓋率嚴重不足、金融服務缺失,將是網際網路金融可以主攻的“洼地”。

  業內人士呼籲,指導意見細則應儘快落地。對於資訊仲介與增信服務的定義、對於資金託管的規定、對於非法集資的界定等,需要監管部門做出進一步的定義與規範

  日前,作為今年新成立的普惠金融部主管網際網路金融的網貸協調處的處長,許曉徵在公開論壇中分享了主要監管機構對於網貸行業的監管思路。

  網貸協調處處長許曉徵認為,監管理唸有三個原則:首先是創新的監管理念,它不同於傳統的金融機構、持牌機構的監管,應該是新型的監管思路和保護創新的理念;其次是包容性的思維;再者是規範發展,底線思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