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P2P資金存管業務井噴:中小行神速 國有行稍慢
- 發佈時間:2015-09-22 07:0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鄭夢琦
P2P平臺“卷款跑路”無疑是P2P投資者最擔心的事情,而將客戶資金歸於銀行存管,將對平臺與客戶資金隔離、防止客戶資金被挪用起到“安全閥”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在《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政策出臺後,P2P平臺將資金放入銀行存管已是大勢所趨,愈來愈多的網貸平臺開始行動起來,從第三方支付上脫身,轉而尋求與銀行建立相應的資金存管渠道。
作為國內首家進行銀行資金存管的上市係P2P平臺,金融工場董事長魏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已經和徽商銀行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目前正在就後臺對接工作進行緊張的籌備。而在與徽商銀行合作之前,金融工場使用的是第三方支付易寶支付。相關政策下發後,為了提高用戶資金安全性保障,我們開始了與銀行進行資金存管業務的合作。”
監管層最新政策的出臺,在改變目前P2P平臺的資金存管模式的同時,也成為了各家銀行拓展業務的新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如同在理財産品市場與國有大行展開競爭一樣,城商行、股份制銀行等中小銀行動作迅速。目前開展此業務的銀行絕大部分是中小銀行,國有大行中也只有建行剛剛宣佈與信而富展開闔作。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與其説大行在P2P領域不夠積極,不如説大行在整個網際網路金融創新領域不夠積極,在銀行係網際網路金融創新領域,一直就是中小銀行引領發展方向,這是由於銀行本身的業務模式和經營理念不同造成的。”
資金開始向銀行遷徙
就在新規將第三付支付存管通道封堵之時,銀行在P2P平台資金存管之路也被正式打開,面對P2P平臺合計數以千億元計的成交規模,各家銀行紛紛開始佈局。在監管政策的推動下,P2P平臺已將資金存管業務向銀行轉移。
政策剛剛落地之時,各家網貸平臺對於資金由長期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向銀行轉移,也有著自己的考慮。其中最主要的是銀行能否在短時間內完成整個存管系統的調試,能否有能力為這麼多家的P2P公司做好此項服務。事實證明,對於新業務領域的搶佔,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多數銀行表現得頗為積極。
今年6月份,宜人貸宣佈與廣發銀行達成資金託管合作,雙方共同首發了業內首個P2P資金託管賬戶宜信安享賬戶。7月末,愛錢幫與徽商銀行直銷銀行合作的資金存管系統正式上線。近日,廣東華興銀行P2P平臺客戶資金存管系統上線。此外,廣發、民生、招行等二十余家銀行均已開展資金存管業務。
通過兩個月時間的籌備磨合,各家銀行此業務也是風生水起。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由於P2P平臺眾多,各銀行的相關業務也異常火爆,P2P平臺客戶均需排隊等待銀行與之合作。各家銀行針對有意合作的P2P平臺均有著嚴格的篩選標準,對於平臺註冊資本金、股東背景、高管團隊、客戶規模、交易規模、技術開發能力等方面也進行了盡職調查。
而在選擇合作銀行方面,P2P平臺也同樣有著自己的標準。魏薇就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費率並不是該平臺考慮的重點,其更關注用戶資金安全性和用戶體驗,更看重的是對P2P行業的理解是否透徹,充分熟悉P2P的業務運作模式以及相關的經驗和技術儲備。
中小行與國有行進度不一
相較于國有大行,中小銀行在反應速度及成果上顯然更勝一籌。
徽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徽商銀行基於對P2P存管市場的看好,該行在組織機構上做了相應的調整,直銷銀行部成立了專門的支付産品團隊,傾注了大量科技、人力資源,著力推動P2P存管業務拓展。近期,該行與包括金融工場在內的多家P2P平臺簽訂了存管服務協議,下一步還將繼續豐富産品種類,加大業務創新,做好存管服務。
此外,由廣東華興銀行獨立自主研發的P2P平臺客戶資金存管系統,也已于近日上線。客戶在平臺上進行的充值、投標、支付等操作所産生的交易資金往來清算均通過客戶在銀行開立的個人賬戶進行,實現了客戶資金與平台資金隔離。此外,華興銀行還通過低風險理財方式,為“站崗”資金提供了保值增值服務,實現投資者收益最大化。
與中小銀行在資金存管業務上遍地開花形成對比的則是,國有大行行動上的遲緩。日前,建行與信而富就資金存管業務展開闔作,而這也是國有大行首次開展此項業務。
對於中小銀行和國有大行在這一業務上的不同節奏,有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銀行發展網際網路金融,必然涉及到自我改革及發展轉型問題,改革帶來的陣痛也必然會觸及銀行的自身利益,國有大行經營規模巨大,客戶群眾多,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是否發力網際網路金融以及如何發力都需要經過仔細斟酌;此外,大行決策流程複雜,要想在全行形成統一的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思路,開展網際網路金融創新業務,需要經過業務評估、試點等流程,而在這一點上中小銀行則相對靈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