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亂象頻發 行業監管亟需提速
- 發佈時間:2015-08-05 10:28:26 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畢曉娟
隨著國內P2P網路借貸的盛行,暴露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不僅涉及資金安全,還有資訊透明、隱私保護等等。近日,一場關於網際網路金融投資者權益保護的論壇在南京舉行,專家、業內人士紛紛出謀劃策。
高息回報成網貸詐騙誘餌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公佈的最新消息顯示,從2007年至今,非法集資案件激增23倍,2014年以來,共受理非法集資案件46件,涉案金額高達50億元,人數多達8000人。這類案件多集中于經濟、商業較為發達的鼓樓和秦淮兩區,其中,僅秦淮法院一年就受理了30多起P2P借貸糾紛案件,不少涉嫌非法集資。
今年5月份,省金融辦聯合有關部門進行了非法集資專項排查。“我們在排查中發現,非法集資的隱蔽性和欺騙性更強,手法不斷翻新,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三方支付、P2P網貸平臺、眾籌平臺等新興網路金融領域;信用仲介機構、股權投資、電子商務、高科技開發等資金密集型行業企業;養老機構、民辦院校等。”省金融辦有關人士説。
而從全國來看,2014年P2P網路借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的發案數量、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分別是2013年全年的11倍、16倍和39倍。對於非法集資的井噴態勢,南京市中院法官認為,一方面是百姓手中有閒錢,但投資渠道不暢,而2P2網貸平臺以高息、高回報吸引了大量投資人。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結構調整的陣痛顯現,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增多、資金鏈趨緊,之前各類不規範民間融資風險逐漸暴露出來,導致短期內發案數量激增。
平臺野蠻生長暴露監管漏洞
網貸之家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全國線上運營的網貸平臺達到2807家,成交額突破3000億元。飛速發展的背後,問題逐漸暴露,目前出現成交跑路、提款困難的平臺達到869家,佔全國總數量的40%以上。
長期以來,無門檻、無監管,造就了P2P網貸平臺的野蠻生長。為了儘量向正規金融機構靠齊,大量的網貸平臺、第三方理財公司租用城市核心商業街區的高檔寫字樓,面積動輒上千平方米,裝修豪華,員工身著統一的套裝,站在街邊發放傳單,還有一些此類機構在地鐵、公交、媒體等渠道大量投放廣告,混淆視聽。
南京大學商學院副院長裴平調研了800多家問題平臺。他説,一些平臺故意製造虛假交易,搭建平臺的目的不是為了服務中小微企業,而是解決自己企業的融資難題;一些平臺把大額的借款標的放在平臺上,一旦項目失敗,投資者的資金就血本無歸;還有平臺設立資金池,挪用投資者的資金,一旦投資失敗,就會造成連鎖反應。
亟需行之有效的監管細則
央行等10部委出臺了網際網路金融法發展指導意見,其中明確了網際網路金融的本質是金融,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改變金融風險的傳染性、管理性和突發性。而這一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文件出臺後,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對投資者權益保護更加重視。
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認為,網際網路金融消費者面臨著資金安全保障、知情權、公平交易權、隱私權和自主選擇權等五個現實的問題。一個負責任的網貸平臺,勢必要做好全鏈條的風險控制,盡力保證投資者的權益。
裴平認為,保護投資者的權益,還是要完善法律法規。“央行等部門的指導意見中,監管原則是誰家的孩子誰抱走。”他説,現在急需的是行之有效的監管細則,比如如何界定“個體”,是自然人還是個體工商戶,這既有發展空間也有潛在風險。
而安存科技正在利用“電子數據第三方保全存證”的方式為維權提供證明。“平臺所有的交易數據,在第三方機構實時保存,第三方出具的證明可直接對接公證機構。”安存科技金融事業部總經理鄭琦涵透露,央行等部委的文件出臺前,網貸平臺都拒絕與他合作,而文件出臺後,大量平臺找到府要求合作。 本報記者 趙偉莉
鏈 接 >>>
《江蘇省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平臺系統安全標準(草案)》近日出臺,將為我省P2P網貸平臺提供應對駭客的高等級技術標準。草案由省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同省通信管理局、省網際網路協會聯合製定,根據網際網路金融業特點設置技術、管理要求,增加系統安全審計,加強數據保密性和完整性防護,增強系統的安全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