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P2P網貸造節正流行 網際網路理財風險不得不防

  • 發佈時間:2015-05-21 14:34: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乘著“網際網路+”東風,首屆 “5·18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節”兇猛來襲。由網貸之家發起,陸金所、人人貸、拍拍貸、有利網等50多家國內一線P2P網貸企業聯手開啟的造節活動,成為了國內網際網路金融史上規模最大、回饋力度最強的線上理財盛會。

  值得注意的是,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管控”比“造節”更重要。長期以來,P2P公司詐騙、跑路、資金鏈斷裂、倒閉,讓投資者血本無歸的負面消息不斷。近日,央視曝光P2P網貸誘惑陷阱,30%投資回報率讓投資者傾家蕩産。因此,能否克服P2P風控體系不健全的致命弱點,將決定著P2P網貸行業發展的成敗。

  P2P行業複製“雙十一”成功造節

  隨著P2P網際網路金融模式的發酵,P2P平臺不斷用各種方式,向投資者展示這一類新興的、便捷的、高收益的投資體驗。據盈燦諮詢不完全統計,首屆“5·18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節”在預熱期的前10天,參與活動的平臺總成交額已突破41億元,日均成交額突破4億元。其中,部分參與活動的P2P平臺,日成交額較五一前增長了4.5倍,一些平臺日成交額屢破千萬。理財節活動啟動至今,共有超過30萬投資人參與活動並獲得獎品及返利,整體成交超過10億元。活動期間, 50多家國內知名P2P平臺為投資人提供活動體驗金、活動月標等産品,其收益率或高出平時1%-3%。

  “5·18首屆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節”效倣電商“雙十一”造節模式,但不同之處在於,投資人在“5·18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節”上不是購買價格優惠的商品,而是選擇投資回報豐厚的P2P理財産品。此次造節使網貸行業迎來資本熱的同時,也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盈燦諮詢常務副總經理馬駿預計,按照目前的增長態勢, 2015年網貸行業成交量將突破8000億元。

  因手續方便、利率高,P2P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的一種主要形式一直深受消費者喜愛。即使在4月份,國內股票市場牛氣沖天的情況下,投資者也未對P2P網貸行業大幅度抽資。網貸之家最新發佈的《中國P2P網貸行業2015年4月月報》顯示,4月P2P網貸行業整體成交量達551.45億元,環比3月上升了11.95%,是去年同期的2.7倍。“搶用戶”就是“搶未來”,此番P2P企業造節,就是為了通過較大優惠力度吸引投資人,進一步擴大市場知名度提高影響力。

  P2P網貸公司多重風險亟需關注

  易觀智庫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P2P平臺交易規模為96.7億元 ,2014年中國P2P平臺交易規模為2012.6億元。四年間,P2P平臺的交易規模翻20倍。在P2P公司瘋狂生長的背後,卻是風險事件頻繁傳出,其中,詐騙、跑路、資金鏈斷裂等事件時有發生。

  進入2015年,P2P網貸平臺發展依然火爆。與此同時,“P2P詐騙平臺”也成倍上升。2014年,問題P2P平臺總數為275家,其中詐騙類平臺高達126家,佔比45.8%。

  “跑路潮”不敵高收益“致命誘惑”。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4月底,P2P行業綜合年化收益為14.46%,與銀行同期0.35%的活期存款利率相比,收益差距高達41倍。網貸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國共計有183家P2P平臺出現問題。其中,詐騙、跑路事件最多,佔比高達57%。至今,投資者已被套牢的資金超過20多億元,個別平臺吸收的資金在億元以上。

  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厚澤貸CEO高澤緒表示,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目前仍處於野蠻生長階段,更多企業的競爭焦點集中在如何在前端市場搶佔先機,而忽視保障機制,給投資人造成了巨大損失。專家支招識別詐騙P2P平臺。一是網頁粗製濫造,山寨平臺基本低價購買模板,從其他地方抄襲“團隊風采”套上,幾乎沒經過美工設計,字體行間距不一,用戶體驗感很差。二是利率高得離譜,收益率遠高於行業平均水準。平臺發出的標資訊表述模糊,無真實業務支撐,基本沒有第三方資金託管平臺。

  P2P發展成敗風險管控是關鍵

  P2P企業行銷活動固然能吸引消費者駐足購買,但投資理財安全性比收益高更重要。當前,“跑路”、“問題平臺”、“無法提錢”等問題一直伴隨著P2P的發展,亟需多管齊下進行克服。

  第一,監管部門應加強規範,儘快出臺P2P細則。目前,進入P2P領域企業已達幾千家,僅今年初至今,增速就達70%,P2P行業正處於極不理性發展狀態。監管部門緊急叫停多倫股份改名匹凸匹,亦是在風險控制。近期央行行長周小川透露,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文件正在起草討論之中,網際網路金融入行門檻,包括集資資質、風險管理能力、技術水準等都將有統一的標準進行衡量。

  第二,P2P行業能否可持續發展關鍵在於風險控制。當前,主流P2P平臺所推崇的全額本息擔保,只是階段性無奈之舉。未來,去擔保化是必然趨勢。P2P企業從本息擔保過渡到去擔保化,選擇抵質押物借款模式或是最好模式。目前已有企業開啟了“第二套房産抵押借款模式”。很多P2P公司紛紛成立風控部門,推出風控産品,甚至有機構開始發佈信用風險預測模型,對有貸款需求的用戶進行線上進行評估。

  第三,P2P企業要脫穎而出需探索細分市場,不斷創新理財産品。截至今年3月份,P2P平臺已有1728家,而且每個月都有將近200家新平臺投入運營,這意味著2015年行業競爭將愈發激烈。針對産品、期限、收益水準、風險水準等進行創新,尤其是要走垂直細分的拓展,根據不同特點的客戶推出定制化的産品和行銷,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

  第四,投資者應當要選擇大型、口碑好的風險投資平臺進行理財。首先,通過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或工信部域名資訊備案管理系統查詢企業資訊避免上當受騙;其次,堅持搜索P2P平臺的負面新聞,不單看平臺的規模與歷史,客觀理性對待企業的發展情況;最後,堅持小額分散原則,避免借款人的逾期、企業壞賬會導致資金鏈斷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