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P2P平臺惡意競爭:利用搜索競價“劫”對手流量

  • 發佈時間:2014-12-18 00:30:3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惡性競價“劫”流量 費用動輒千萬級

  日趨激烈的網貸競爭正在把各大平臺的攬客戰推入白熱化,在網路行銷推廣方面各平臺更是花樣百齣,而部分不守規矩的平臺甚至採取“流氓式”競爭手段,如利用搜索引擎的競價偷競爭對手流量、雇傭網路水軍等。

  惡意競爭的直接副作用導致燒錢式行銷不斷升級,僅“關鍵字競價”一項,部分平臺每年即高達數千萬元。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獲客成本已比三年前推高至少10倍。

  與擅長炒作、懂得利用監管灰色地帶進行強勢行銷的平臺相比,一些重視業務開發、穩健經營的P2P平臺往往處於弱勢。業內人士表示,為了走出“劣幣驅逐良幣”困境,行業規範迫在眉睫。

  “流氓式”競爭:利用搜索競價“劫”對手流量

  “我們的流量都被別的公司用搜索引擎競價‘劫’走了。”談起行業的行銷競爭,深圳一網貸平臺行銷總監不無抱怨地説。為了給記者印證,該人士還專門用數個與公司有關的關鍵詞演示,中國證券報記者看到,點擊之後果然進去的是別家的平臺官網。

  這種遭遇並不罕見,365金融總經理李直中透露,自家平臺就曾飽受關鍵字惡意競價之苦。“在搜索‘365金融’出現的竟然是別家P2P平臺。一旦某家P2P平臺的網站品牌詞被其他平臺做了惡意競價,很多對平臺網址不熟悉的投資者,很容易被惡意競價誤導,進入了別家平臺的網站,對自家網站流量的影響非常大。”

  對此,網貸之家專欄作者東方風舉例,“比如“你我貸”在官方網站做了引流頻道,只要你搜索其他平臺,例如是人人聚財,百度會出現‘人人聚財怎麼樣,人人聚財安全嗎’等標題,用戶點擊,結果發現頁面跳到了你我貸網站。”記者照此輸入後,與上述人士所説並無差異。

  相比惡意競價,網路“水軍”的成本就更加低廉。據了解,網路“水軍”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各種各樣的馬甲號去“跟帖”自己發的帖子,發一些軟文,搞一些偽原創,以增加某平臺的曝光度和産品銷售。

  “很多平臺都會請‘水軍’在知名度高的第三方論壇裏灌水,他們用不同的名字註冊,做起馬甲,然後以各種手法來誇大公司宣傳或拉投資者入場。”廣東一大型P2P平臺運營總監透露,利用這些隱形手法、虛假手段來博眼球,增加公司的曝光率,最終吸引投資者去投資。

  流氓式的競爭並不局限于上述兩種方式,萬瑞古德CEO安福雙對此表示,不規範的行為還包括進入競爭對手的客戶QQ群挖人、運用垃圾短信和垃圾郵件等騷擾式行銷、購買投資人資料等等。

  此外,P2P平臺借勢炒作,進行“事件行銷”博出位,也是十分常見。沒有經驗的投資者很容易被這種撲面而來的資訊所吸引,最終將自身置於不確定的風險之中。東方風認為,P2P行業的行銷和傳統金融比較,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娛樂性強、話題多、平臺害怕自己沒有話題。

  燒錢式行銷:千萬級別費用比拼

  惡意競爭的直接副作用即是導致燒錢式行銷不斷升級。以關鍵字競價為例,費用除了競價費之外,還會按搜索和點擊的次數收費。這樣下來,每天的費用從幾千元到幾萬元都有可能,一些非常活躍的P2P平臺,僅這一項支出,每年可達數千萬元。業內人士表示,百度、大V、網盟、平面廣告……據説,這基本是P2P進行推廣的“標配”。除此之外,自媒體、視頻廣告、論壇贊助、獎項評選等也一個都不能少。

  此外,在一些P2P投資人聚集的網貸社區,例如第一網貸、網貸天眼等,各家P2P也不會漏掉做廣告的機會。據了解,這類網站置頂的廣告價位至少要每月十幾萬元,部分網站排行榜也會收費。

  除了這些常規的行銷費用,通過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發軟文、贊助論壇活動等方式做品牌行銷,也備受P2P平臺追捧。其中,前者的收費在每篇2000—8000元不等,而後者冠名費、贊助費少則十幾萬元,多則上百萬元。

  粗略計算,如果上述幾項行銷手段都採用,一家P2P平臺每年的行銷費用就已過千萬元。據了解,一些業務增長較快、發展處於上升期的P2P平臺在推廣方面的費用實際遠高於這個數,部分平臺高達四五千萬元。

  “我在2011年剛進入網貸時,獲客成本可以做到10元以下,現在至少漲了10倍。隨著VC等投資機構大量投資各網貸平臺、上市公司及各種大企業紛紛進入,預計未來獲客成本還會持續上升。”萬瑞古德CEO安福雙表示。

  365金融總經理李直中對此同樣深有感觸,他説,雖然行業的投資人數在不斷增加,但P2P平臺的數量則增加更多,越來越多的平臺去搶那麼一小部分的投資人,從而不斷推高獲取客戶的成本。

  成本方面,李直中還舉例,一些新成立的平臺,會以高額的工資從現有的平臺挖人,無形之中就推高這個行業的人力成本。此外,對P2P平臺來説,還有高額的網路資訊系統投入維護費。

  規範迫在眉睫:劣幣驅逐良幣

  據了解,目前網貸行業行銷手段大致可以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而對於線上還是線下的比例分配,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萬瑞古德CEO安福雙認為,其實不管是線上行銷,還是線下行銷,只是方式的不同,行銷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要找到並轉化你的用戶。因此,不認為哪種方式更有效,只能説各有優劣,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另外,很多時候線上線下要結合才能有效果,很難割裂開來。中小平臺必須找準自己的定位,利用好自己的資源和優勢,把獲客成本降下來,否則嚴重影響利潤。

  與擅長炒作、懂得利用監管灰色地帶進行強勢行銷的平臺相比,一些重視業務開發、穩健經營的P2P平臺往往處於弱勢。對這些平臺而言,接下來,是加入這種沒有底線的客戶爭奪戰當中,還是繼續穩打穩扎慢步向前?

  廣州某P2P平臺品牌負責人認為,P2P行銷做得好贏來的是掌聲,做不好贏來的是雞蛋。“酒香還怕巷子深,但行銷需要把握一個尺度和底線,必須先要把産品做好,再把産品宣傳好,如果內功沒做好,這樣做就會帶來不好的效果,最終可能砸了自己的牌子。”

  但也有平臺舉棋不定,深圳一家P2P平臺董事長就坦言,網際網路行銷有自己特有的生態和手段,“有的已失去底線,如果跟隨有違背自己的心意,不去跟隨又無法快速做大做強,最終在網際網路快速的規模化大潮中有可能被湮滅。”

  “説到底,P2P平臺的根本立足點還是在於合法、穩健經營,目前這個行業正面臨著行銷過度、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出臺監管措施。”對此,李直中認為,行業規範迫在眉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