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巨頭進場催變P2P網貸格局 中小平臺仍有存續空間

  • 發佈時間:2014-10-20 19:0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2014年被稱為網際網路金融的爆發元年,對於P2P網貸而言,對這一論斷體現的尤為明顯。在平臺總量呈爆髮式增長同時,銀行、上市公司、券商基金等機構也紛紛進入行業。各路資金的注入必然推動網貸行業新格局的形成,對於網貸數以千計的中小平臺來講,生存空間又是否會受到壓縮?有浙江網貸人士向中新網記者表示,在巨頭進場同時,中小平臺仍然有屬於自己的“蛋糕”。

  各路資本圈地P2P網貸

  P2P平臺和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達成合作的消息,近期在網際網路金融業內頻繁出現。16日,P2P平臺拍拍貸,宣佈與長沙銀行、華安基金達成戰略合作。這也被認為是國內城商行、基金公司、P2P平臺的首度跨領域三方合作。10月上旬,蘇州銀行宣佈與點融網合作,作為傳統銀行與成熟平臺“結盟”。

  而據記者了解,目前網貸行業中銀行係P2P平臺已有7家,分別由6家銀行建立,分別為平安銀行(陸金所)、民生銀行(民生易貸)、包商銀行(小馬bank)、蘭州銀行(e融e貸)、招商銀行(小企業E家)和國開行(開鑫貸、金開貸)。

  除傳統金融機構代表銀行外,國企、上市公司、VC/PE資本也已陸續開始在P2P行業圈地。

  以民間借貸大省、平臺總量佔全國近1/5的浙江為例:上半年,兩傢具有國企背景的公司浙報傳媒控股集團、浙江古越龍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參與設立深圳前海理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9月19日,上市公司萬好萬家公告稱,公司子公司浙江眾聯線上旗下“黃河金融”正式上線運營;同樣9月,溫州翼龍貸傳出聯想控股將投資超10億元。

  行業進入“戰國”時代

  隨著上述“正規軍”的強勢進駐,目前的P2P網貸行業中的2000余家平臺,也逐漸形成了四個派系,分別為“銀行係”、“保險係”、“國資係”和“民營係”。

  毫無疑問,各路行業巨頭在資産端的把握能力、資金實力、品牌信譽、行業人脈和經驗等多方面都佔有優勢,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巨頭的進場,將使網貸行業領先者進一步拉大與落後者之間的差距,“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態勢將愈發明顯。P2P網貸領域,市場集中度本來較為分散,大量資本涌入P2P網貸領域可能導致該領域的大洗牌,市場集中度有望提高。

  宏源證券研究報告指出,經歷野蠻生長後的P2P網貸行業正處於關鍵轉捩點,主要受三個因素的影響:資本涌入加速行業分化、巨頭進場加速行業變局和未來政策的出臺加速行業淘洗。

  財經評論員柯荊民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股東背景、資本因素等作用下,目前P2P網貸行業已經開始了分化。

  “P2P網貸已經從春秋諸侯爭霸時代進入戰國時代,並不適合新興企業。‘戰國七雄’之間咬得很緊,經過多年的經營,一部分平臺逐漸成為行業的領軍企業,彼此差距不大,未來的領頭羊肯定會出現在這幾家P2P網貸企業中。”柯荊民預計。

  浙江愛貸網創始人朱新琴告訴記者:“作為網貸運營者,我個人一直期盼行業出現一些龍頭企業,這是一個前景好的行業,需要有龍頭引領和完善它。”

  中小平臺亦有“天下”

  在大平臺頻頻吸引關注,監管不斷趨緊之際,業內相體量對較小的平臺又是否會遭遇生存危機?對此,銀客網總裁林恩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面對監管和競爭,那些減持“小額分散”經營理念,以及專注于細分領域的平臺將獲得更多存續下去的機會。

  朱新琴認為:“大平臺有大平臺的優勢,但也有局限性,只能吸引有限的投資群體,而中小平臺在合規的前提下,利率更為合理化,服務便捷也更為靈活,加之大平臺不具有的‘感情牌’和‘親民’路線,依靠這些優勢中小平臺完全可以在未來格局中站穩腳跟。對於總量多且幾乎全部為中小平臺的浙江網貸行業而言,也是很好的發展機會。”

  也有網貸人士向記者透露,“利率”優勢是巨頭平臺競爭的“薄弱之處”:“目前行業平臺的平均利率在18%左右,有人預測未來收益將降至12%。很多大平臺的利率現在也不到12%,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講沒有多少吸引力。若未來整個行業維持在12%的收益,中小平臺通過私下搞一些活動,可以把利率維持在18%。當然最後還是要看監管力度是怎樣和到位、執行情況是怎樣的。”(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