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P2P竟然開始炒股了!

  • 發佈時間:2014-09-18 02:35:10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遊走灰色地帶的那些網際網路金融

  雖然有消息説,P2P監管細則有望在明年初出臺,但目前,網際網路金融依舊遊走在灰色與光明之間,不少P2P平臺都打起了政策擦邊球。北京晨報記者近日發現,除了此前出現的團購銀行理財産品等模式外,竟然開始有P2P平臺投資股票期貨。而這些所謂的網際網路金融創新,讓客戶資金暴露在巨大的風險前。

  P2P資金用來投資炒股

  “我們所有産品的預期收益率都在10%以上,而且保本保息。”儘管幾乎每個P2P公司的推銷人員都會如此介紹自家産品,但這家名為“658金融網”的P2P公司所投資的産品,則全部面向資金市場,如股票、期貨等。該網站客服人員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儘管股票市場起伏不定,但他們的投資産品卻十分“可靠”。

  北京晨報記者在該P2P公司網站首頁上看到,上百款標有“借錢投資股票”的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均為10.8%,且借款期限僅為1個月,並且均以市值超過借款額資金的股票作為抵押。在首頁上,除了一款“借錢投資期貨”的産品尚未完成募集外,其餘産品均已銷售一空。

  該網站客服人員表示,進入他們網頁的項目都要先繳納20%的保證金和到期後的所有利息,“如果到時借錢人炒股票虧了,憑這些也能抵消所有的貸款。”不過,當北京晨報記者問到如何保證抵押品市值時,這位工作人員並沒有正面答覆。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658金融網”並非唯一一家專營“借錢炒股”的P2P平臺。同樣做此業務的六合資本的成交量早已接近2億元,而好借好貸上線一個月的成交量就達6187萬元,一些平臺給出的預期收益率則超過了20%。

  “雖然監管部門並沒有明令禁止P2P投資炒股,但絕非監管部門鼓勵的方向。”一位P2P業內人士坦言,如今P2P還沒有明確法律法規加以約束,“但監管部門鼓勵P2P的方向是支援小微企業發展,填補銀行的貸款空白,絕不是以錢炒錢。”

  此外,證券人士分析認為,P2P炒股風險極大。首先,操盤手為追求高利潤,往往進行短線操作,一旦遇上連續跌停,難以及時平倉,投資者的本金很難得到保障;二是資金無人監管,可能存在跑路風險。

  小銀行默許P2P分銷理財産品

  門檻高達5萬元到10萬元的銀行理財産品,卻能以1元起投。日前,一家名為“錢先生”的網站就引起了市場的關注。這家標榜“並非與銀行合作”、“代客購買銀行理財産品”的網站,大張旗鼓地宣稱一些銀行理財産品可以1元起購,並引來業界質疑。其實,希望撬動銀行理財門檻的不止“錢先生”一家,上線不足一個月的“招財APP”同樣也做起了銀行理財的團購生意。

  “銀行現在不會跟我們合作,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讓銀行理財門檻降低。”推出“招財APP”的科嘉科技CEO張振介紹,客戶在該平臺購買的銀行理財産品其實最終都是與平臺簽約,而與銀行簽訂理財合同的是“科嘉科技公司”。張振坦言,平臺是以公司的名義買入銀行理財産品,再向平臺用戶進行分銷。

  實際上,銀監會早有相關規定,商業銀行對理財産品的銷售不能進行任何委託和外包。但一位網際網路金融業內人士向北京晨報記者坦言,一些小銀行和城商行其實非常樂意與這些平臺合作。“這些銀行往往存款較少,而理財産品銷售也相對薄弱,為了拉存款也就默許平臺分銷産品了。”

  “這個看似讓投資者方便的投資方式,其實存在很多疑點。”多年從事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的王松向北京晨報記者表示,銀行設定理財産品購買門檻的目的在於,讓銀行將合適的産品銷售給合適的人,“如果不夠購買門檻,就説明這個投資者不適合這類産品,畢竟銀行理財並非毫無風險。”

  實際上,團購買理財品早已有之。此前一個叫做“信託100”的理財平臺曾以100元作為起投標準,團購正規渠道100萬起投的信託産品,隨後被銀監會叫停。銀監會曾明確表示,該平臺做法屬違規操作。

  網際網路金融核心在風控

  從2013年“餘額寶”誕生至今,網際網路金融一直毀譽參半,而眾多跑路潮,更讓網際網路金融背上了騙子的罵名。不過,曙光就在前面。日前有消息稱,作為網際網路金融重要的領域之一,央行對P2P法律的制定已到最後階段。此前,銀監會創新部副主任楊曉軍曾對外透露,2014年或2015年年初,將有P2P監管細則規劃出臺。

  有分析人士認為,監管政策出臺在即,政府相關機構勢必會對當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亂象加以約束,比如網際網路金融準入問題等。

  “現在要成立個平臺很簡單,有幾千元做個網站就可以,低門檻也讓不少騙子乘虛而入,卷錢就逃。”一位P2P業內人士説,而未來監管部門可能將對此有所要求。還有人士認為,無論是P2P還是網際網路眾籌,網際網路金融因為涉及到價值的流通、收益以及風險,其本質應該還是屬於金融,而核心競爭力則在於風控。

  ■新聞連結

  大量資本涌入P2P

  監管即將出臺,不僅網際網路巨頭們集中“佔坑”P2P,原有的P2P公司也加快招兵買馬。

  今年8月,阿里巴巴的“招財寶”平臺上線,其以包括債權等為投資標的思路比單純的P2P平臺更為豐富。在業內人士看來,招財寶是阿裏曲線進入P2P網貸領域的信號。隨後,京東P2P平臺傳出內測消息,搜狐也宣佈進入P2P行業,成立子公司搜易貸。數據顯示,招財寶自今年4月上線試運作至今,規模已毫無壓力地突破了110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內至少有近19家P2P平臺獲得了融資,其融資金額基本都在1000萬元以上,出資方不僅有VC、PE機構,也有小米、聯想這樣的大型集團公司。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如今資本的大量進入,勢必加速行業發展,整合甚至洗牌都很有可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