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監管動態 > 正文

字號:  

P2P網貸明確監管部門 業內盼儘快出臺細則

  • 發佈時間:2015-02-12 09:02: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近日,銀監會進行機構調整,新增設立銀行業普惠金融工作部,牽頭推進銀行業普惠金融工作,P2P網貸將劃歸至該部門監管。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是規範行業健康發展的重大舉措。

  據網貸之家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國內P2P平臺已達1575家,較2013年上漲96.88%,但問題平臺也劇增,全年問題平臺達275家,是2013年的3.6倍。

  一方面是行業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問題頻繁暴露,詐騙、“失聯跑路”和提現困難的平臺屢見不鮮,我國的P2P網貸行業正經歷著“冰火兩重天”的尷尬局面。

  業內人士認為,從2007年國內第一家P2P網貸平臺誕生至今,監管一直處於空白,包括行業的大原則和具體實施細則都沒有出臺,尤其是對行業的準入門檻、平台資質、資金託管、資訊披露等幾大重點方面的原則約束都不明確。

  對此,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岩岫認為,對P2P網貸的監管必須要儘快落實。他説,P2P網貸監管思路是要落實實名制原則,投資人與融資人都要實名登記。網貸平臺不能持有投資者的資金,採用第三方託管的方式,不能建立資金池,而且資金流向要清楚,避免違反反洗錢法規。

  對P2P網貸平臺而言,監管的到來,不少企業都表示歡迎。上海國誠金融CEO王建章説:“監管空白對平臺投資者不利,對行業也不利,熱錢看到這個行業有利可圖,不管資質如何,都蜂擁而上,風險容易累積。”

  上海翰典金融副總裁唐震認為,將原來一些模糊的領域,明確列入監管範圍,對促進網際網路金融生態的健康發展有利。本次銀監會機構調整既是宏觀層面簡政放權的一步,更是政府、監管機構充分認識到網際網路金融對中國金融生態環境和行業的變革之力,及時做出的反應。

  不過,本次機構調整只是將網際網路金融的相關專業領域列入監管範圍,但尚未明確監管方式和具體手段。“未來仍期待具體的行業監管細則出臺。”唐震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