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支付禁令形同虛設:央行"曖昧" 行業競爭激烈
- 發佈時間:2014-09-01 09:46:0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記者在上海地鐵二號線龍陽路地鐵站附近的85℃麵包店購買麵包時,在結賬櫃檯上發現了一小張廣告,上面寫著“用支付寶錢包支付,所有商品享受8.8折優惠”。
於是,記者選擇了支付寶錢包支付,收銀員首先在收銀機上摁了一下,接著用掃描器先後在商品及記者出示的支付寶錢包的“付款碼”掃了一下,最後支付寶錢包直接從已綁定的銀行卡上完成扣款。
這只是一次極為尋常的支付行為,但背後的網際網路金融博弈卻意味悠長。一個關鍵的禁令必須被提及:央行已在3月發文暫停了二維碼支付。
有了禁令,為何還可以支付?這麼明顯的突破禁令,是沒有發現,還是有其他考慮?如果有考慮,監管方到底是顧忌什麼?
禁令形同虛設
在上述的二維碼支付體驗中,記者特地計了操作時長。從收銀員點擊收銀機那一個動作開始,到記者手機上的支付寶錢包顯示支付成功,僅僅用了8秒時間。
從個人的體驗來看,用支付寶錢包付款不僅速度快了,而且整個支付過程更輕鬆。遺憾的是,這個8.8折的優惠廣告,沒有貼在店外,也沒有大肆宣傳,而僅僅是在櫃檯一角貼了張小紙條。
不過,支付寶與全家便利店的合作則顯得相對高調了一些。8月初,上海便利店全家(Family Mart)的門口清一色貼上了支付寶錢包的廣告,顯示9月15日前,所有通過手機支付寶錢包掃碼完成的交易能享受九折優惠。
其實之前記者在超市購物時也看到有一些顧客在用支付寶錢包付款。除此之外,望湘園等餐飲知名品牌門口挂著廣告條幅:8月6日-10月9日掃碼買單立減15元。
不僅支付寶方面動作頻頻,騰訊微信在二維碼支付業務上的改進與拓展同樣不遺餘力。8月14日,iOS版微信發佈了5.4.0.16升級版本,在該版本新增的幾項功能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掃二維碼“轉賬給朋友”和“面對面收錢”功能,這些功能的加入,被外界普遍認為微信的二維碼支付已實質性啟動。
其實,除了支付寶和微信財付通這兩家非傳統意義上的金融企業在二維碼支付這塊業務上領先一步外,其他傳統金融機構及企業更是努力追趕。一位不願具名的中資銀行工作人員在談及二維碼支付業務時,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直言:“國內幾乎所有的商業銀行無一例外地都已經或正在制定電子銀行業務的全新戰略,其中手機移動銀行是重中之重。大家都在佈局二維碼支付以及虛擬信用卡等一系列新型業務。”
此前有消息稱,從8月開始,郵儲銀行將正式在全國推出二維碼支付。郵儲銀行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馬德輝表示,去年底在內部推出了二維碼支付試用。據悉,目前該行對外的二維碼支付尚只推出話費充值業務。與此同時,登錄不少銀行的手機銀行都可以發現其中有設置二維碼支付功能。
“其實,很多銀行在二維碼支付等新型支付業務方面的後臺技術支援已經到位,大家只是都在等待時機而已。”上述中資銀行工作人員表示。
的確,儘管各家金融機構及企業在動作上都一直是緊鑼密鼓的節奏,有著強烈的伺機而動的勁頭。但是,都不願意説什麼。在《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支付寶表示想就“二維碼支付業務”進行採訪時,該公司相關人士直接回復:二維碼支付業務目前沒什麼可説的,不方便接受採訪。而在記者致電多家銀行時,這些銀行也都一致表現得諱莫如深。
安全與利益的權衡
二維碼支付從業者的顧忌,自然是央行在3月份發了那份“有關暫停二維碼支付業務”的那份文件。
3月13日,央行下發緊急文件《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暫停支付寶公司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等業務意見的函》,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産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並要求支付寶、財付通將有關産品詳細介紹、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情況上報。
從央行的文件來看,央行緊急暫停二維碼支付是出於對安全性的考慮。目前,將條碼(二維碼)應用於支付領域有關技術,終端的安全標準尚不明確。相關支付撮合驗證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質疑,存在一定得支付風險隱患。
“對於二維碼支付這種基於IT技術來完成支付的新型支付手段,對監管機構而言,需要一段時間來觀察、研究並做一些確認。”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傳統通過銀行支付的手段,整個市場的資金流向可以通過銀行系統得到及時的反映,來自何方、流向哪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通過支付寶、微信等二維碼支付手段,資金流向就不那麼清晰,不便於監管層對資金動向的監管。另一方面,畢竟網際網路技術也是一種比較新的技術,技術本身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同樣也是監管層要考慮的。”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際網路金融部助理分析師錢海利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同樣指出,二維碼支付作為一種新型的支付方式,監管層對其安全性等方面還有認知度,畢竟涉及到資金流,因此監管機構自然會比較謹慎。不過,錢海利同時表示:“央行當初緊急暫停支付寶和微信的二維碼支付業務,在一定程度上與這些企業搶了銀聯的‘蛋糕’有關係。”
中金公司銀行業團隊曾發表評論稱,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動了銀聯的奶酪是主因。“在傳統的線下收單業務模式中,發卡行、收單行(主要是銀行、銀聯商務和第三方支付企業)、銀聯按照7:2:1的方式分成;而線上上收單模式中,刷卡手續費僅有發卡行和收單行(主要是第三方支付企業),銀聯完全被架空。
除了銀聯,各個傳統銀行同樣受到了第三方支付企業推出的二維碼支付的衝擊。財經金融評論家余豐慧表示,銀行卡上各種收費佔到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50%以上,而銀行卡收單業務收入又是整個銀行卡收入的大頭。阿裏和騰訊從網路信用卡的線上和銀行收單業務地盤的線下,全方位對銀行卡業務發起了總攻,這將很快使傳統銀行的銀行卡業務被蠶食鯨吞,附在一張銀行卡上向客戶收取的幾十種收費都將很快丟失,這麼一大塊“肥肉”被網際網路金融這只“狼”搶走,給其帶來的損失和衝擊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這一説法,銀聯是不同意的。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會長蔡洪波就表示,當前二維碼的技術安全標準缺失,在支付流程中如何保證二維碼的惟一性和安全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賴性等都需要進一步的完善。他説:“實際上二維碼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是這個安全性目前是否達到了金融支付的標準要求,還沒有統一的説法,所以這也成為叫停二維碼支付的主要原因。”
由於支付清算協會的主管單位為央行,因而,蔡洪波的這番表態亦被一些人視為對於暫停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的“半官方”回應。
央行慣性的“曖昧”
然而,事實上是,這一禁令似乎從來沒有嚴格執行過。
從3月份至今,記者在淘寶網、1號店等網上購物平臺購物時,依舊能暢通無阻地使用二維碼掃描支付。而目前在實體商店的二維碼支付同樣無阻。
“現在很難説央行接下來會繼續發‘暫停令’,還是就這樣默許二維碼支付慢慢開放了。估計還得看市場的發展狀況。”奚君羊表示。
央行的態度有些曖昧。對此,上述中資銀行工作人説:“央行等監管機構在對待金融創新這事上向來都是採取這種曖昧姿態,而且對這些進行創新的金融機構也一直是‘胡蘿蔔加大棒’的態度。只要沒有太突出的風險事件産生,估計央行會繼續採取當前這種觀望的態度。”
“央行當前對二維碼支付‘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姿態,説明對這一新型支付方面還處於觀察、檢驗階段,也體現了央行矛盾的心態。”奚君羊指出,“二維碼支付這種支付方式以及虛擬信用卡等肯定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畢竟這些技術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被社會大眾所廣泛接受,而央行也從未否定這一點。如果強行禁止,那就真的要背上‘扼殺金融創新’的罵名了,而且從當前來看,禁止二維碼支付的依據並不充分。但是,其中的風險隱患卻是央行不得不考慮和顧忌的。”
在錢海利看來,經過近半年時間的觀察與研究,目前監管層對二維碼支付應該有了更多的認知,對如何防範風險也應該有了一定的準備,因此態度上會更加開放一些。而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支付寶、微信等也對二維碼支付在安全性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改進。
從支付寶和微信二維碼支付重啟前後的技術模式對比來看,雙方確實在安全性等環節上做了一定修復。主動模式變被動模式是最大的改變。以支付寶為例,支付寶錢包付款的具體流程只有三步:收銀員掃描商品、顧客打開支付寶錢包界面右上角付款碼、收銀員掃描付款碼,隨即支付完成。而這種快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毒植入的時間。
“沒有絕對的安全,任何安全性都是相對而言的。即使是銀行卡到現在也都始終存在被盜刷的風險,因此技術層面的問題始終需要不斷改進。然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是不可逆的,未來大眾的消費習慣都在移動端,因此二維碼支付相較于傳統支付更便捷、更靈活的方式必然是發展的趨勢。”錢海利指出。
央行曖昧原因,更多來自市場對二維碼支付的偏愛。也就是説,接受並使用二維碼支付的人的確越來越多了。根據日前央行公佈《2014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作總體情況》顯示,第二季度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150.38億筆,金額456.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35%和17.42%。其中,移動支付業務9.47億筆,金額4.9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5倍和1.37倍,移動支付業務同比超一倍,繼續保持高位增長。
行業競爭愈趨激烈
二維碼支付的禁令,沒有讓這一行業停滯,相反,卻成了相關方奮起直追的最佳機遇期。
8月初,郵儲銀行在全國範圍內正式推出二維碼支付,廣州分行已推出話費充值業務,儘管郵儲銀行對此回應稱“二維碼支付目前只在郵儲銀行內部試用,尚未面對客戶”。
郵儲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儘管看起來都是通過二維碼進行掃碼支付,但郵儲的二維碼支付和此前被叫停的第三方支付做的二維碼支付有著極大的區別。該負責人指出,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郵儲銀行的二維碼支付並非開放式的,而是封閉式的,每個環節都控制在郵儲的系統內。和支付寶、微信可以掃描任何二維碼的方式不同,郵儲銀行的二維碼是其專有的。
一直被不少視為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的一大考慮因素的銀聯,也在央行“暫停令”為其贏得的時間裏趕上了市場的步伐。在“暫停令”發出三個多月後,銀聯一邊與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一道,配合央行、支付清算中心等監管部門商討或制定二維碼支付標準,另一邊也開始自行佈局二維碼支付。
銀聯的二維碼支付系統方案包括兩部分,一是線上和櫥窗掃碼支付,二是線下掃碼支付;後者則依附於銀聯原有的線下收單佈局體系,以掃碼代替刷卡環節。在應用場景上,銀聯的線下二維碼支付與支付寶、財付通的掃碼流程正好相反,即消費者移動終端生成銀行卡資訊的二維碼,商家進行掃碼後完成資金資訊傳遞並支付。
正因如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銀聯模式的二維碼支付與支付寶、財付通模式的重大區別在於,其本質還是線下支付,只是用“掃碼”取代了“刷卡”流程,是一種自然的技術升級。簡單地説,銀聯此舉,以時間換空間,恰應了時髦“二維”的景,也未觸及央行真正的底線。
顯然,各家機構及企業都在二維碼支付的安全性上做出努力,至於安全性能究竟如何則最終需要由市場來説話。只是,這樣的勢頭恰好也表明瞭市場普遍看好二維碼支付未來的前景。奚君羊表示:“傳統的銀行以及卡組織等金融機構由於原先在金融領域就有著較強的基礎,因此對他們加入二維碼支付行業勢必對支付寶、微信等電商的支付業務帶來挑戰與衝擊。”
不過,正如蔡洪波強調的一般:“如果在創新的背後,不能對風險做出合理的防範,這種帶有缺陷的創新最終損害的還是行業和消費者權益。如果説創新有邊界,那麼風險與合規就是底線和邊界,超過這個邊界,即使用戶體驗和市場反應再好,也要下架。”
因此,二維碼支付安全性的不斷改進與完善是所有參與其中的銀行、第三方支付企業等所面臨的共同課題。“二維碼支付乃至整個移動支付行業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而良性、充分的競爭則是市場發展所必須的。”奚君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