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明清瓷器仍將佔收藏主流

  • 發佈時間:2015-09-28 10:07:5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作為瓷器的故鄉,中國的燒瓷工藝在歷朝歷代都有不同的講究。明清時期是我國瓷器發展史上的極盛時期,其特點是彩瓷得到巨大發展,器物造型、紋飾 繁多而精美。對於藏家而言,明清瓷器亦是最愛之一。根據藝術品的年代之分,古玩瓷器擁有著不同的收藏價值,而明清瓷器便是其中較為出色的古玩瓷器。

  作為明清瓷器的藏家、鑒賞家,劉德明不僅將瓷器作為自己收藏的心愛之物,更將其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買立不買倒 買大不買小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中,皇帝無疑是最鮮亮的角色,他們渴望佔據世間的奇珍異寶,於是,大部分中國瓷器中的極品也毫無例外地被收入了帝王 家。皇家對既實用又美觀的瓷器鍾愛備至,歷朝歷代都設有專門燒造宮廷用瓷器的窯場,史稱“官窯”,這些“官窯”便是中國瓷器發展最主要的推動力,官窯瓷器 也是它所處朝代頂級審美的凝聚。

  “從最初的陶器發展到瓷器,從單色釉到青花、五彩、粉彩、淺絳彩、廣彩等不同的彩繪工藝方法出現,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中國陶瓷在明清時期更加 燦爛輝煌。瓷器的顏色可謂五光十色,有藍釉、祭紅釉、郎窯紅釉、豆紅青釉、黃釉、孔雀綠釉等。”劉德明認為,對於年份已久的古舊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當推 各個朝代的官窯瓷器,因而也最具收藏價值。“諸如明代瓷器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器件最受市場追捧,它現在的價格相比十年前提高了幾十倍,甚 至上百倍。其中,如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康熙豇豆釉彩器、雍正琺瑯蓮子碗等,如今的市場價已達數十萬元至上百萬元之巨。”

  提及瓷器收藏,行裏有句口頭禪:買立不買倒,買大不買小。其中,“立”是指用來擺設的器物,叫做“擺件”,“倒”則指碗、碟、盆等生活器物。因 此這句話就是説,“擺件”瓷器的檔次要高於生活瓷器。究其原因,擺件本身就以藝術欣賞價值為主,所以製作工藝、胎質,包括繪圖、題款等更講究、更完善。另 外,大型器物的製作難度大,承載的藝術內容也更加豐富,加之其不易保存,因此存世量也更少。

  如今在古玩城及淘寶市場中,人們對這類造型各異、五彩斑斕的器物偏愛有加。然而,在熱鬧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倣品、贗品橫陳,令 人真偽難辨。劉德明説:“由於彩繪工藝方法的多樣化,明清瓷器的紋飾和花樣也更為繁雜,有的瓷器上甚至是一幅完整的畫作,因而明清瓷器所包含的資訊量十分 豐富,而這也會導致藏友因此而打眼。目前,真正的明清瓷器不僅非常稀缺,而且價位漲得驚人,如果不具備一定的眼力,沒有相當的財力,盲目收藏風險很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