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藝術品頻繁拍賣:盤活市場or製造泡沫

  • 發佈時間:2015-07-31 09:40:41  來源:東方網  作者:傅瑪麗  責任編輯:張明江

拍賣現場

  拍賣現場

  目前中國內地書畫市場,主要由拍賣行、文物商店、古玩城和畫廊三部分組成。其中,拍賣行在書畫領域的交易額佔到90%。2009年至今,中國內地拍賣會場次從約300次發展到近千次,依託微信而興起的微拍更可以達到日均一場的頻率。

  當下書畫作品除了具有欣賞和收藏價值外,投資也是它的一個重要屬性。如此繁多的拍賣增加了作品的流通性,流通對於投資者來説可以實現資金回報,對於書畫市場而言,可以起到一定的盤活作用。另一種聲音則認為,大大小小的拍賣會增加了市場泡沫,虛高的價格使得真正的藏家無法進場。

  正方

  多場次拍賣會盤活市場

  “判斷書畫市場是否繁榮或者相關的走向,主要看市場的交易活躍度和藏家動向兩方面。其中,交易活躍度通過拍賣和畫廊的情況來體現。”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拍賣場次的增多,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交易的活躍度。

  目前,書畫已經與股票、房産並稱為三大投資項目,高投資回報只有通過流通來實現。字畫進入市場的過程,就是由藝術作品轉化為商品的過程。當人們把資金投放到書畫市場之後,最關心的問題還是資金回報問題,即書畫價格圍繞價值波動而上升的過程。只有較高的資金回報才能使投資者有持續的投資熱情,字畫的價值與資金回報息息相關,流通把這二者聯繫得非常緊密。通過流通,能使藏家通過選擇、淘汰達到去粗存精,最終完成收藏書畫精品力作的目的。

  此外,書畫流通能為市場提供發展空間與發展的可能性。沒有流通,收藏者和投資者就不會有連續的資金投入,不利於書畫市場的持續發展。當然,一切的流通都要在有序的條件下進行。拍賣場次的增多,促進了書畫的流通,使其投資屬性凸顯。

  依託微信而生的微拍打破了傳統拍賣時間、空間的壁壘,拍賣場次隨機而定,主力拍品價格通常多在10萬元以下,不管是個人、機構,只要有個微信群,就可以把藝術品曬出來進行買賣。這種形式進一步加速了藝術品的流通。大咖拍賣CEO張皓説:“微拍的重要意義是喚醒了普通人對於藝術品的需求。”當然,微拍只是傳統拍賣的補充,對當代書畫市場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頂級書畫市場還是要靠傳統拍賣行來推動。

  反方

  製造泡沫致使藏家無法進場

  齊白石、張大千等近現代大師們的作品近幾年以驚人的速度上漲,從2005年到現在,作品價格漲了數十倍乃至上百倍。1994年中國嘉德春拍推出張大千的《石梁飛瀑》以209萬元成交,書畫作品單件成交額第一次突破百萬元。僅兩年之後,傅抱石的《麗人行》在嘉德秋拍以1078萬元成交,首次實現中國書畫單件成交額過千萬元大關,藝術品市場進入第一個高潮期。而十年之後,藝術品拍賣市場迎來了第二個發展高潮。2009年北京保利秋拍夜場,明代吳彬的《十八應真圖卷》最終以1.51億元落槌,加之佣金,成交額超過1.69億元,中國書畫億元時代到來。

  在那些藝術品市場比較成熟的國家,藝術品收藏一般要經過二三十年才能獲利,且利潤一般在20%-30%之間,我國的書畫市場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裏利潤卻是成倍甚至數十倍的增長。“以前是爺爺買,孫子賣,這樣一個時間週期還算正常。現在很多人卻是上一年買了,下一年就賣了,這樣急於變現的做法打破了收藏的秩序。”藏家張先生表示,“有一些假拍虛抬了作品價格,致使書畫市場産生大量泡沫,現在的收藏已經成為企業家行為,如此高的價格一般藏家根本無法進場。”

  此外,藝術品是無法定價的商品,一定程度上也導致它成為炒作的重災區。拍賣公司雖然只是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交易的平臺,但按規定,一件作品成交後,拍賣公司可依成交價向買賣雙方各收取10%的佣金,作品成交價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拍賣公司佣金的多少。現在,一場拍賣會成交額動輒上億元,拍賣公司就會有數千萬進賬。因此,一些拍賣公司與投機者聯手哄抬價格,甚至形成虛假成交。這些現象都致使書畫市場泡沫過大,不過隨著文化反腐,書畫作為禮品的作用和意義下降,這部分泡沫正在被擠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