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元拍品在今年春拍中意味著什麼
- 發佈時間:2015-05-26 09:16:09 來源:揚子晚報 責任編輯:田燕
邱家和(上海) 資深媒體人,2004年起追蹤報道藝術市場。
2015春拍第二輪也就是中國嘉德領銜的北京第一輪春拍,本週剛剛落幕。中國嘉德北京春拍的總成交額(不包括稍後拍賣的郵品錢幣類拍品)為18.39億元,與去年同類拍賣的總成交額16.75億元相比有近10%的增長。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總成交額高達9.54億元,佔了整個春拍總成交額的50%以上,更有潘天壽與李可染的2件力作拍出破億的成交額。
中國嘉德總裁助理兼中國書畫部總經理郭彤在拍後對媒體表示:“大觀之夜”良好的成交狀況超出了此前的預期,提振了當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人氣。這裡所謂超出預期,大半是因為這2件億元拍品,讓大家不禁聯想到2009到2011年間的那些天價紀錄。今年春拍與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缺億元拍品,從4月初的首輪也就是香港第一輪的蘇富比春拍中,一件宋代官窯的八方瓶以1.139億港元成交,另一件白玉“雍正御筆之寶”方璽以1.049億港元成交。難怪那些喜歡起鬨的媒體,不禁聲稱“億元時代”又捲土重來,甚至對行情回暖開始大膽預測。
然而,今天億元拍品的市場影響力與當年的天價拍品豈可同日而語。郭彤本人在大觀夜場結束後對媒體進行了拍後點評,也只是強調了優秀藝術家的經典之作是市場中永恒的熱點,並沒有將這2件拍品與那些天價拍品相提並論。
我們不妨對這兩件億元拍品的市場影響力作一番仔細剖析:先看李可染:那幅《井岡山》正如嘉德專家所指出的是近年來市場上罕見的高價——因為在“文革”後期,李可染大概連續創作有大大小小十幾幅“井岡山”,用了《井岡山》、《革命搖籃井岡山》、《井山主峰圖》等不同題名。至於潘天壽,《鷹石山花圖》雖然公認為其代表作,早在2005就曾亮相中國嘉德春拍,以1171.5萬元創下當時個人拍賣價格紀錄,但回顧其此後10年間行情的發展,不難看出其行情發展與週期特點明顯的大盤走勢並不同步:首先,行情發動較早,10年前的個人紀錄就首次突破了千萬元大關,到了2008年西泠秋拍未受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其《春塘水暖圖》成交價2072萬元,保持了上升的勢頭;其次,在“億元時代”仍然穩健上升,在其頂點的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推出的《江天新霽》成交價僅為4715萬元;第三,行情調整衝擊較小,在調整開始的2012年北京盛天泰的秋拍上,其作品《禿鷹》反而以5520萬元拍出了其成交排行的第二,此後的2013,年度最高價為嘉德秋拍的《西子湖中所見》,成交價為4025萬元;2014,年度最高價是北京誠軒春拍的《山齋晤談》,成交價為2553萬元。從其價格體系看,第二高價5520萬元到新紀錄之間,有著巨大的價格鴻溝。
此外,這次現場的競投情況也耐人尋味:從6800萬元起拍,價格很快就攀升過億元大關,買家競投卻熱情不減;當價格超過1.5億元後,藏家加價幅度明顯加快;最值得關注的是在1.8億元價位上,有新買家通過電話委託加入競投,形成兩個買家的對陣的局面,經過40多分鐘輪番叫價才以近2.8億元高價成交。
再看今年春拍的4件億元拍品,2件出自書畫板塊,2件出自瓷器雜件板塊。它們雖然都是億元拍品,但各自的天價拍品在價格體系中卻表現不同:後者在2011年為高峰的億元時代中有一個類似玻璃天花板的無形的價格瓶頸,當時佳士得、蘇富比力推的估價在2億元左右的重要精品都流拍了;前者則似乎看不到那種天花板,如黃庭堅的《砥柱銘》、齊白石書畫合璧松鷹圖,成交價都超過4億元,但事後發現它們不是金融工具,就是至今仍未付款,倒是前不久由中國嘉德舉辦交接儀式的《平安帖》,也許是“億元時代”書畫板塊真正的天價。
更重要的是,當年的天價出現在上升通道上,對行情走勢乃至整個大盤有示範效應,如今市場處於調整期,億元拍品雖然令人咋舌,但對整個市場的價格體系的影響力卻大幅縮水。回到這2個億元拍品,僅就李可染、潘天壽的個人的行情而言,這2個高價恐怕還需要時間消化,遑論對整個書畫板塊乃至大盤的影響呢?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