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2014內地秋拍:艱難中前行

  • 發佈時間:2014-12-24 09:33:15  來源:人民網  作者:徐磊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2014內地秋拍:艱難中前行

劉煒《自畫像》

劉煒《自畫像》

郝量《毒浮屠》

郝量《毒浮屠》

  隨著北京保利、北京匡時、西泠印社、朵雲軒等拍賣行先後收槌,今年的內地秋拍已經悄然落下帷幕。從成交額來看,內地秋拍市場不容樂觀,業績縮水的局面幾乎覆蓋了所有拍賣行。北京匡時拍賣董事長董國強坦言,“今年的秋拍市場,是公司成立以來最艱難的一次。無論是徵集還是拍賣都是非常艱難的,明年市場可能還將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那麼,在這種艱難的市場困境中各個拍賣行的表現如何?2015年藝術品市場又將何去何從呢?

  市場低迷 調整延續

  自2012年秋拍之後,拍賣市場的調整態勢已經邁入第三個年頭。出人意料的是,市場在一片回暖的呼聲中不升反降。在今年秋拍中,中國嘉德以17.06億元收槌,同比去年秋拍的23.48億元下降近三成。北京匡時經過三天鏖戰總成交13.4億元,同比去年秋拍的19.9億元縮水三成。北京保利以24.9億元再次蟬聯內地桂冠,但依舊明顯低於去年秋拍的28.7億元。

  其實,內地秋拍的行情下行並不意外。率先收槌的香港市場成交額出現明顯下滑,甚至一向表現良好的香港蘇富比同比去年秋拍縮水超過10億港元。那麼,為何市場會出現這種大幅下調的態勢呢?有業內人士分析,原因在於宏觀經濟的影響以及禮品市場的萎縮。北京商報記者在預展與拍賣現場發現,保利拍賣、匡時拍賣、蘇富比(北京)等人氣都很旺,但成交額卻並不盡如人意,反映出市場觀望情緒嚴重。

  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的成交額是往年來比較低的。由於經濟環境不好,拍品價格沒有往年高使得成交額下降。但可以看到買家的參與度在擴大,很多新買家不斷入場,市場在趨於成熟”。在CAMS 2014論壇中,很多拍賣大佬表示成交額下降主要是因為拍品徵集困難,市場信心不足。北京榮寶拍賣總經理劉尚勇對此並不認同,他認為股市交易一天可以達到1.2萬億元,説明中國並不差錢,市場上也不缺精品。那麼造成市場艱難的原因是什麼?他指出,“主要是文化引領力不夠,這也是為什麼有了億元行情之後市場迅速塌陷的原因。市場的迅速發展暴露了很多問題,中國的審批制度、海關政策、文物政策還有文化基礎和文化氛圍都存在諸多問題,在這種基礎上億元行情很難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股市的大漲可能會造成藝術市場資金的轉向或流失,這也可能是今年秋拍行情如此艱難的原因之一。但對於藝術市場的調整,蘇富比(北京)拍賣有限公司總裁溫桂華並不以為然,她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市場調整是一種常態,不是現在才有的。目前拍賣行的業務板塊和拍品層次都比較豐富,有一定的抗壓基礎,所以影響不大”。同時,溫桂華表示蘇富比根據中國藏家的收藏品位做了一些調整,比如增加當代水墨板塊等,主要的方向就是少而精。“保持品質,做紮實、做精也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和方向。”溫桂華如是説。

  天價or流拍 冰火兩重天

  市場調整是今年秋拍的大趨勢,但一些拍賣公司卻是逆市上揚,比如成立20週年的北京瀚海成交額達到20億元,同比去年秋拍的6.5億元上漲了3倍以上。西泠拍賣十週年秋拍的總成交額達到18.33億元,較之於今年春拍的7億元也是漲幅明顯。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成交額的迅速拉升並不足以反映大的市場面。可以説,拍賣行的週年慶典是一把“關係牌”,在專場設置和拍品規模上都會有大幅提升。一些藏家礙于情面可能會將部分珍藏的精品釋出,這無疑會帶動買家出手的熱情。2015年恰逢北京保利拍賣十週年,趙旭對此充滿期待,他表示明年將是保利拍賣非常熱鬧的一年。“保利拍賣一直在準備十週年的慶典拍賣,屆時將會開設很多重要藏家的私人專場,買家也很期待,應該能拍出比較理想的結果。”

  即便市場成交額縮水,也並不影響一些精品的成交。比如保利拍賣推出的乾隆御筆《白塔山記》以1.16億元成交,成為2014年度內地惟一一件過億作品。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這件拍品的出現,對於市場信心的提振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拍品的高價成交也很亮眼。比如在瀚海拍賣中,清康熙米黃釉五彩玉堂富貴玉壺春拍出8970萬元的高價,徐悲鴻的《十二生肖冊頁》在北京匡時以4600萬元被著名藏家劉益謙收藏。令人欣喜的是,很多小精品引發了買家激烈爭奪。比如在北京保利古代書法專場中,王鐸《致戴明説札》從270萬元起拍,最終拍出1863萬元;在北京匡時古代繪畫專場中,周道、上睿《李煦行樂圖》估價在250萬-300萬元,多輪叫價之後最終以1863萬元易主;在西泠拍賣中,弘一法師行書《放下》以38萬元起拍,經過近50輪競價以471.5萬元成交。在保利拍賣現當代夜場中,劉煒《自畫像》拍出2070萬元的高價。

  對於市場上難得一見的精品,買家的眼光從來都是犀利的。對於這種現象,北京匡時拍賣副總經理謝曉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央行降息,對宏觀經濟有一定的刺激,可能會對市場流動性有一些改變。在市場預期改變之後,會有更多的資金進來。但不管是新進資金還是老資金的回流都會追逐精品,這已經成為業內的一種共識。《李煦行樂記》以超過估價的五倍成交,買家主要是看重這幅作品的文化性和歷史含量,而不是單純看名頭。這個案例説明市場本身並不缺錢,而是缺乏重要的作品。古代精品的價格會越來越高,這是市場大的趨勢”。

  但與此同時,一些被寄予厚望的重要拍品卻遭遇滑鐵盧。比如中國嘉德上拍的靳尚誼《和平的講壇上》估價1600萬-2200萬元遺憾流拍;楊飛雲的代表作《那時我們正年輕》曾經在2006年榮寶春拍拍出385萬元,這次作為專場封面以1200萬元起拍,叫價至1650萬元折戟。在匡時拍賣中,兩件重量級拍品陸儼少《大井新貌》、傅抱石《韶山詩意》沒有逃脫流標的厄運。羅中立《年終》曾經在2008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以614萬元成交,但在今年保利秋拍中估價1800萬-2200萬元慘遭流拍;黃胄《牧馬圖》的市場關注度很高,曾在2011年北京榮寶春拍中創造出3248萬元的高價,時隔三年卻在叫價至3500萬元左右時遇冷流標,令人惋惜。

  這些重要拍品的流標,一方面是市場預期過高,另外就是買家對於活躍度較高的“熟貨”興趣索然。其實,拍賣行對專場封面作品的選擇是很慎重的,考量標準不外乎學術的主推方向、銷售壓力或者是客戶要求。對於重要作品尤其是封面作品的流拍,謝曉東覺得很遺憾。他認為市場依舊處於調整階段,一些高價位作品的成交可能會存在壓力,估價過高就會容易流標。但精品是沒問題的,等市場好轉或許會以更高的價格成交。同時,對於拍賣公司來講,封面作品可能會有一些指標傾向或引導效應。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很多拍賣行都在淡化封面。

  “其實最終還是要回到作品本身,回到藝術史,具體來看作品的好壞真假、出版著錄、對藝術家的重要程度。現在藏家水準越來越高,更多依靠專業判斷,這也是市場進一步成熟的標誌。”謝曉東表示。

  接棒市場?多元並存

  綜觀當前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國際化與金融化成為最大特徵。另外,藏家層次越來越年輕化,品位越來越多元化。這種形勢變化對拍賣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選件、估價乃至專場設置上都必須更加考究。很多拍賣公司都在預展現場舉辦講座、論壇,比如北京匡時的藝術體驗季、保利拍賣的中國藝術周、榮寶拍賣的榮寶講堂等,這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市場效應。比如中國嘉德推出的“黃胄的燃情歲月”專場、“一粟山房珍藏”專場,保利拍賣推出的“中國新繪畫專場”、“孔顏樂處——乾隆御書房五器”專場,匡時拍賣推出的“冰上鴻飛——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五十週年作品專場”,銀座拍賣推出的“冬皇故物專場”,西泠拍賣推出的青銅禮器專場市場反響良好,均以白手套成交。

  “目前很多拍賣公司都在做學術梳理,能夠提高藏家對作品的認知度。其實,藝術和市場並不矛盾,兩者是一致的關係。拍賣行要想長期保有市場的優先地位,要看學術判斷力和對市場的把握,好的專場是拍賣公司徵集、客戶關係、品牌運作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體現。”謝曉東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在今年秋拍中,當代水墨板塊的表現可謂亮眼。徐累《霓石》在中國嘉德以1840萬元成交, 打破個人成交紀錄,盧輔聖《菩提》以667萬元成交。在匡時拍賣中,郝量《科學世界》拍出230萬元的高價。但與此同時,作為保利拍賣水墨專場的封面作品,估價280萬-380萬元的郝量《毒浮屠》卻慘遭流拍。這是否反映出當代水墨一路高歌后的疲軟呢?

  當代藝術知名推手伍勁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徐累《霓石》之所以拍得高價,是因為這是其重量級作品,而且是一件大尺幅四聯作品。目前市場有些狂熱,眼下流行的藝術家名單,未來可能只是一個‘試錯’的名單,新水墨不能只有新,還要有高度”。

  與此同時,張曉剛、岳敏君等名噪一時的一線藝術家有些沉寂了,偶爾出現幾幅拍品,還可能會遭遇流拍,導致一些“F4時代已經隕落”、“青年藝術家要接棒市場”的聲音不絕於耳。對於這種説法,謝曉東表示難以理解,在他看來,用接棒這種單一的、進步主義的視角來看市場是一種比較狹隘的説法。“每個時代都有其代表性的藝術家,他們在藝術上是不斷接力創新,但在市場上是多元共存的,應該主張多元主義的學術觀和市場觀。一方面鼓勵推動年輕藝術家發展,另一方面必須承認上一代藝術家的貢獻,他們某件作品的偶爾流標,這種階段性的市場表現不足以説明問題,如果有重量級作品還是會有高價的。”謝曉東説道。北京商報記者 徐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