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文徵明《秋山覓句圖》上朵雲軒今年秋拍

  • 發佈時間:2014-12-11 09:44:27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文徵明 秋山覓句 設色紙本 立軸 88.5×25 cm

  出版:一、《中國古代書畫圖目 十二》,第130頁,文物出版社,1993年3月。

  二、《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 四》,第1913頁,東方出版中心,2011年1月。

  朵雲軒2014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將於12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四季酒店隆重舉槌。悉心奉上幾批得自滬上及江南老藏家的同一上款精品。

  在明代中期的蘇州,崛起了“吳門畫派”這一支勁旅,它的出現是與當時封建社會的逐漸沒落和蘇州商品經濟的發展繁榮密不可分的。蘇州手工藝的蓬勃發展和私家園林的大量建造,市民階層對於文化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直接促進了當地繪畫藝術的發展,文人墨客雲集的姑蘇城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助,自然成為了當時的繪畫創作中心,出現了以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為首的“吳門畫派”,成為明代畫壇的主流畫風,其影響之大波及大江南北,流風所被至今不衰。

  文徵明作為“吳門畫派”領袖沈周的高足,理所當然成了該派的主要成員。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徵明,更字徵仲,號衡山居士,蘇州人。他是一位比較全面的畫家,山水、人物、花卉皆所擅長,他的主要成就還是體現在山水畫上,畫史上將他的作品分為“粗文”和“細文”兩種。“粗文”多作墨筆,簡潔而蒼潤;“細文”則取法宋元,受趙孟頫影響尤深,追求內在的神韻,格調,格外注重色彩的運用,其山水畫設色淡雅、用筆綿密工致,文秀精麗,構圖縝密,意境清幽,有著一種時代的新風。

  其中細筆山水是最能代表文徵明本人的山水畫水準。本屆朵雲秋拍推出的《秋山覓句圖》當為“細文”一路的典型,整幅畫面用筆輕逸而不失剛健,勾線靈轉而不失穩靜,整體格調精細凝練、綿密工致、溫厚富麗。此畫以宋元山水全景式構圖經營佈局,主峰兀立於畫的中上部,結構工穩,山腰雲霧深處,寺觀若隱若現,紅墻黃瓦掩映於青巒翠岩之中,勝景不凡,幽閒各具,更顯得古意盎然,鐘聲隱隱。畫面下方做坡岸石堤,長松積翠,茅舍儼然,板橋橫亙,曲徑通幽,高士策杖賞秋,童子攜卷隨行,雜樹叢林,用筆精細,一樹一石,一筆不茍亦一筆不亂,筆筆有來歷,筆筆有交待,尤其是山間崖際的苔點以文氏最擅長的胡椒、鼠足點法為之,攢三聚五,層次分明,極有節奏感,提醒畫面精神,其功力之深令人嘆為觀止!

  此畫作於壬寅(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九月六曰,為文氏72歲時所作。晚年的文徵明不但能畫出如此精細工穩的青綠山水,而且還能用如此圓潤秀勁,法度謹嚴的小楷書在畫上題跋,這在五百多年前的明代,不能不説是人間奇跡。

  畫的右下角鈐有《陸樹聲簽藏章》、《仁和應嗣寅珍賞之印》兩方收藏印,此畫曾為明代丞相陸樹聲和清代杭州著名學者應嗣寅所藏,可謂流傳有緒,淵源有自。解放後,此畫曾為上海文物商店所藏,出版於《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12冊第130頁,在八十年代曾經中央書畫小組鑒定,小組專家一致審定為真跡,這在謝稚柳先生高足、鑒定小組隨行工作人員勞繼雄所著的《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第四卷中有明確記載。此畫尺幅頗大、品相完好,是十分罕見的文徵明細筆青綠山水傳世精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