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真品還是贗品 到底誰説了算

  • 發佈時間:2014-10-14 08:41:12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在藝術品市場上,證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橫亙在收藏者面前的第一道檻。

  圍繞大藏家劉益謙在紐約蘇富比所拍《功甫帖》究竟是真是假的問題,藏家、學者和拍賣界人士可以從去年喋喋不休地一直吵到現在,甚至鬧到法庭上。這實際已脫離問題本身,而演變成藝術品鑒定的話語權之爭。

  當買賣雙方對正在交易或已經交易的藝術品真偽出現爭議時,誰的判斷才具有合法且能夠一錘定音的權威性?這顯然是一項直接關係各方利益得失的重要權利。因而,話語權的爭奪,本質上是利益的爭奪。

  在真與假的問題上,到底誰説算?這個問題至今無解。不過,對於無解的原因,業界倒是有過深刻的認知。

  面對爭議,大家習慣上最先想到的是生産者,即創作這件藝術品的藝術家。讓藝術家親自來鑒別署有其名字的作品,無疑是個好辦法。然而,這只能適用於在世藝術家的作品,而對於像唐伯虎、蘇東坡、齊白石和張大千這類已逝藝術家的作品,則是一條死衚同——行不通。即便是在世藝術家的作品,也有藏家提出這樣的疑問:作品被倣冒最嚴重的往往是像范曾、黃永玉、楊之光這些大藝術家,他們要不年事已高、深居簡出,要不就是日理萬機、應接不暇,一般人哪有這樣的渠道或機會去接觸他們?退一萬步來講,就算能聯繫到,藝術家的鑒定結論就一定可信嗎?

  此話怎講?原來,近幾年業界盛傳,有個別藝術家居然故意把真的説成假的、把假的説成真的。根據調查,藝術家這樣做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一可能是因為年紀大,眼力和記憶力衰退,而以前創作的作品太多、高倣的贗品又與真品太像,靠一雙肉眼的確很難分辨出來;二可能是以前因為市場不景氣的原因,作品售價比較低,與目前二級市場上的轉讓價格落差較大,藝術家出於心理上的不平衡,故意刁難;三是藝術家與買家有過其他方面的矛盾,因此説了違心話;四是藝術家本身與贗品的作者存在利害或合作的關係,貪圖利益,有意把贗品混入正品賣給收藏者。

  以上四點雖然只是個別藝術家的行為,在藝術圈並不具有普遍代表性,更不可能成為風氣。然而,一粒老鼠屎,往往壞了一鍋粥,當前,一些高齡藝術家的鑒定結果無辜受到拍賣行或者畫廊機構的質疑,也正是根源於此。

  如果連藝術家本身的話都信不過,那麼,誰的話又更可信呢?目前,業界能夠站出來説兩句話且相對具有權威性和專業性的人,除了有當事人委託的所謂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外,就剩下一些不隸屬於任何商業機構的學者了。

  前者號稱是獨立機構,從註冊登記資料上也看不出與其他商業組織或個人有任何關聯。然而,是藝術品市場發展最為迅猛的近十年來,國內的金融機構始終不承認有這樣的專業且獨立的機構,可以對一件有爭議的藝術品,作出讓市場普遍認可和接受的鑒定結論。原因是,專業機構聘請的專家,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作出不完全與事實相一致的判斷。正因為獨立機構不獨立、不權威,才引致了今天藝術品經營機構融資難的問題。

  學者雖然在法律關係上不隸屬於任何商業組織,然而,這也代表不了學者就能夠始終堅守公正的底線,原因跟第三方機構是一樣的。若買賣各方的利益給予處在同一平均線上,鑒定結論可能沒問題。但若某一方存在臺底交易,或與該學者有利益之外的其他親緣關係,那結論很可能就一邊倒了。何況獨立學者,還存在一個其本身的專業素質誰來認定的問題。

  説來説去,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想起一位前輩的話:“藝術品投資的門檻不僅是資金上的,且更多是知識上的,不懂就不要買。”這句話的潛臺詞是,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只有做專業的投資者,才不容易上當受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