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藝術品拍賣的危與機

  • 發佈時間:2014-08-22 09:48:56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方翔  責任編輯:孫朋浩

  “藝術品拍賣就像賭博,拍賣公司就是一個大莊家。”繼《2.8億雞缸杯背後的合法洗錢》之後,江因風在接受某中央媒體採訪的時候,又拋出了“莊家論”。江因風表示,現在拍賣公司就是開賭場的莊家,那些收藏家就是賭徒。其實藝術品拍賣場的性質跟賭場是非常接近的,但目前有很多收藏家都利用在拍賣場塑造的天價惡意影響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惡意讓人們認為藝術品是天價的。

  其實,相比海外市場上的天價藝術品,目前中國藝術品的市場價格並不算是在“天花板”上,特別是在目前全球藝術品市場處於復蘇的情況下,海外印象派名家的代表作,僅估價折算成人民幣動輒就上億元,而在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這樣的情況是非常罕見的,如果僅僅用“賭場論”來分析藝術品市場,這還是有點偏頗的。

  之所以藝術品市場始終會處於輿論的漩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相較于股票、房産等其他大類資産投資,藝術品無疑是其中透明度最低、定價最困難的,也因為這個特點,不少資金對其望而興嘆。由於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著名拍賣所擁有詳盡的交易記錄和藝術品檔案,便於投資人認識和參與藝術品投資。同時,在歐美、日本等國家,由藝術家、經紀人、評論家和收藏家四位一體組成的市場鏈,也大大加大了藝術品投資的透明度,使西方藝術市場長期處於良性迴圈和螺旋式上升的狀態。此外,由畫廊、拍賣行、藝博會組成的西方發達的藝術品市場“鐵三角”,也為藝術市場提供了穩定堅實的投資渠道,增強了藝術品投資的可流動性。

  在內地的拍賣市場上,由於拍賣行的過於強勢,使得整個藝術品市場的産業鏈幾乎都集中在拍賣這個渠道中,而在其中産生的種種負面事件,如“金縷玉衣”,到後來王耀輝的“信託帝國”,都使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誠信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這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市場缺乏價值體系所決定的。

  拍賣從本質來説,還是一种經濟學的現象。記得著名經濟學家阿爾欽曾經説過,價格決定什麼比什麼決定價格重要。經濟決定了價格總是應該圍繞價值來波動的,特別是拍賣市場上出現之後,更是成為了藝術品價值發現的重要渠道。

  我們不可否認藝術品市場存在著“假拍”和“拍假”的情況,但是拍賣的最大優勢就是有“自濾”的功能,通過多次的競買和競賣,藝術品的真正價值自然可以發現,而這是一般交易所不能達到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