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陜西富平現12件金代陶棺 揭古代僧人喪俗葬制

  • 發佈時間:2016-03-04 09:27: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田進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陜西富平現12件金代陶棺 揭古代僧人喪俗葬制

  陜西富平縣居民曾在取土時集中發現金代陶棺12具,當地文物部門最新披露,這些棺蓋用建築材料滴水瓦代替的陶棺,應為當時寺院僧人的葬具,對研究當時僧人的喪葬習俗提供了研究資料。

  據了解,陶棺出土地點緊鄰聖佛寺,于20世紀80年代末被當地居民取土時發現,後為文管部門收藏。聖佛寺位於富平縣城西,建於唐代,現僅存塔一座。據《富平縣誌》記載,該塔為釋迦如來第十六所真身舍利寶塔。

  陜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所長李繼武3日告訴記者,這些陶棺以瓦當作為棺蓋,和佛教在喪葬方面不追求鋪張浪費的理念一致。

  “在陶棺內發現了明確紀年,一件棺蓋有墨書題記為金大定五年。”富平縣文物旅遊局王保東説,陶棺的形制、大小基本相同,説明這批陶棺均為金代遺物。

  其中,一件陶棺長33.5釐米,前後檔呈梯形,前檔正中開雙扇假門,門扇有三道乳釘。門框為方形,上方墨書“白和尚”三字。蓋為一獸頭滴水瓦,扣于棺體之上。

  在另一件陶棺上,蓋頂素面,中部墨書“張晏師”,左側又墨書“張”。蓋內墨書“大定五年二月十五日,大葬之辰記耳”。座為須彌座。

  “每件陶棺都有白和尚、老和尚本師、惠和尚等字樣。”據介紹,這批陶棺均為灰陶質,棺蓋用建築材料滴水瓦代替,一種是獸頭滴水,一種是花卉滴水。棺蓋頂部有三種形式,一種為素面帶墨書,一種為線刻帶墨書,一種為線刻。

  李繼武表示,這批陶棺是倣木棺樣式做成的骨灰盒,説明當時僧人的喪葬形式,已經受到佛教影響,與普通人土葬的形式有別,同時又保留有中國傳統元素。

  王保東認為,這批陶棺出土地點距聖佛寺僅100米,“由此看來,當時的寺院可能對和尚的葬具有統一的制式和管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