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小紙幣記錄百年澳門(圖)

  • 發佈時間:2015-09-17 11:50:19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陳荷  責任編輯:鄭夢琦

  

部分展品

  

部分展品

  

貨幣展吸引了不少遊客

  

貨幣展吸引了不少遊客

  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荷、實習生鄭澤聰攝影報道:“一張小小的紙幣反映澳門的歷史文化”。近日,澳門民政總署、澳門文化局及大西洋銀行在澳門民政總署畫廊舉辦了“百年匯通——澳門發行貨幣展”,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展。

  藏家借出藏品

  讓市民飽眼福

  進入展館,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貨幣:有澳門現在發行的貨幣、有舊時發行的銀票,亦有十二生肖紀念幣等等。貨幣上的圖案也成為一道風景,各式各樣的澳門著名建築“躍然幣上”,既有澳門文化中心、澳門國際機場、西灣大橋等大型建築,又有鄭家大屋、崗頂劇院、民政總署等頗具風味的世界文化遺産景點。由於澳門獨特的歷史文化,貨幣上的文字不少同時使用了中文和葡萄牙文及英文。

  遊客可通過這次貨幣展覽了解澳門的貨幣歷史。據貨幣展的講解人陳小姐介紹,澳門開埠四百年以來,一直都是華洋共處。明清時期,日常交易的貨幣大都是當時流通的銀錠、銀幣、銅幣,以及西方國家的貨幣和墨西哥貨幣。直到1905年,澳門政府授權大西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澳門幣鈔票,澳門才首次擁有法定貨幣,翌年開始流通。1995年又委任中國銀行發行鈔票,形成兩家銀行發行鈔票的局面。澳門發行貨幣已經整整一個世紀,期間發行了多款紙幣及錢幣,部分為收藏家收藏。為了讓廣大市民能夠了解百年間的貨幣發展,透過貨幣去了解澳門社會各個層面的變遷,本次展覽特地邀請了澳門收藏家高仕道先生借出藏品,讓廣大市民遊客一飽眼福。

  小小一張紙幣

  記錄澳門變遷

  “從古到今,從裏到外,貨幣上採用的圖案、徽號、文字,讓人仿佛在看澳門這一百年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變遷和發展。”一位遊客觀展後,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如此評論道。

  而這,恰恰是澳門文化局舉辦此次貨幣展的初衷。澳門文化局局長吳衛鳴表示,貨幣作為一種交易工具,在人類經濟生活中有著重要地位。貨幣除了具有商業價值外,鈔票和硬幣本身的設計和製作,也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工藝美術、印刷、鑄造技術、科技水準(如防偽技術),以及文化傳統的綜合表現。

  吳衛鳴還舉例道:中國人雅稱金錢為“孔方兄”,那是因為古代其中一種主要流通貨幣——銅錢,其外形便是外圓內方(方孔)。銅錢的流行,不僅説明其時中國礦資源的豐富、鑄造技術的成熟,其外圓內方的形狀更是中國人“天圓地方”文化觀念的體現。

  內地遊客李先生表示,這次參觀澳門貨幣展可以説是大開眼界,不僅看到各種各樣的貨幣,更是深深地被澳門的文化所觸動。在貨幣展中,他看到了澳門各大著名景點,使他對澳門的景觀更加有興趣:“以後看到這些景點都會想到錢幣上的樣子,而且通過展覽了解到這些建築的歷史與文化,感覺更有趣、印象更深刻。”

  李先生還表示,澳門舊時的銀票則讓他看到澳門的歷史變遷,過去在課本上看到的澳門歷史僅是乾巴巴的文字,如今通過這些錢幣生動地展現出來了。中國的生肖紀念幣則讓他看到中國文化對澳門的影響,“很有親切感!”李先生説,這次貨幣展讓他不虛此行,獲益匪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