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石渠寶笈特展展出283件清宮珍藏

  • 發佈時間:2015-09-10 09: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深藏10年的《清明上河圖》、傳世名畫《五牛圖》、首次亮相的《伯遠帖》、名聲遐邇的《遊春圖》……9月8日,這些“傳世經典中的經典”集體亮相於故宮武英殿和延禧宮開幕的《石渠寶笈特展》。為一睹國寶真顏,觀眾在展廳外大排長龍,為此特展還啟動了限流機制。

  201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週年,為此北京故宮推出了一系列重要展覽,《石渠寶笈特展》是其中最重量級的珍品大展。被譽為“曬皇帝家底”的此次特展,共展出283件書畫藏品,其規格之高、藏品之精,數量之多,在故宮博物院和國內博物館界都是極其罕見的。

  在藝術品市場,《石渠寶笈》著錄藏品,一直是拍賣場上的寵兒。但其實,在那些動輒拍出天價的《石渠寶笈》中,許多拍品的價值其實是被大大高估了。

  被展露的皇帝家底

  《石渠寶笈》,其實就是清宮書畫“藏寶秘笈”。自晉唐以來,書畫都被視為“國之重寶”,皇家歷代均有收藏。“石渠”典出《漢書》,西漢皇家藏書之處稱“石 渠閣”。清代以乾隆及嘉慶初期收藏最盛。《石渠寶笈》在清代多位皇帝親自督辦下,于乾隆九年、乾隆五十八年和嘉慶二十一年,分三次編撰,耗時74年,匯集 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時期所有作品。成書分為《石渠寶笈》“初編”、“續編”和“三編”,共著錄魏晉至清初歷代書畫藏品12000余件,是對中國古代書畫藝 術的一次系統整理和整合。

  “這個展覽實際上就是給皇帝曬家底兒!”故宮博物院書畫部主任曾君如此概括《石渠寶笈特展》。據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故宮博物院迄今已統計出來的石 渠著錄共計1229件,包括書法228件,繪畫1001件,此次特展是故宮博物院書畫部數十位專家耗費數年整理研究的結果。大展將以10月12日為 界,283件珍品分兩部分展出。

  其中在武英殿主展區展出的82件(套)書畫藏品,幾乎皆為傳世書畫經典中之經典。東晉王珣的《伯遠帖》、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東晉顧愷之的《列女圖》 (宋摹本)、唐代馮承素摹本《蘭亭序》,及唐代《馮承素摹蘭亭帖卷》、北宋趙昌的《寫生蛺蝶圖》、北宋王詵的《漁村小雪圖》、宋徽宗趙佶的《聽琴圖》等均 列其中。故宮鎮館之寶、全長528釐米的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首次打開全卷完整展示。此前它只在10年前故宮博物院80年院慶,及之後的中國香港、 日本展出過,但均未全卷展開。展覽首次集中展示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5位皇帝的書畫作品。延禧宮則集中展示了《石渠寶笈》的編輯、版本、鈐印、 收藏地點等學術性內容。

  《清明上河圖》是此次特展公眾最為關注的藏品,它曾五進五齣故宮,在宮廷與民間輾轉流傳。據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專家聶卉介紹,《清明上河圖》有歷代鑒藏印璽 近百方。最初藏于宋徽宗內府,然後流轉至金國,後被元朝宮廷收藏,明代流入民間,之後被明朝宰相嚴嵩、嚴世蕃父子所藏,他們倒臺後又被明內府收藏。萬曆年 間,大太監馮保以偷梁換柱方式將它帶到宮外。乾隆年間到了湖廣總督畢元手中,畢元被抄家後再次進入宮廷。此後,清末溥儀將它交給弟弟溥傑帶出宮外,放在東 北長春偽皇宮藏書樓,之後經東北博物館轉存故宮博物院。

  東晉王珣的《伯遠帖》,備受世人珍視。200多年前,就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一起,被視為稀世珍寶,乾隆皇帝將這3件書法珍品珍藏于 養心殿一個獨自賞玩的空間,並將這間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命名為“三希堂”。後來,3件珍寶中的《伯遠帖》與《中秋帖》,被敬懿皇貴妃帶出皇宮,歷經流轉, 終回故宮。當年溥儀出宮時留在宮中的《快雪時晴帖》,現存放于台北故宮博物院。

  愛好書畫藝術的乾隆皇帝,曾成就整個大清帝國大海汪洋般的宮廷書畫收藏。在他執政的半個多世紀裏,皇宮因此成為中國最大的書畫博物館,並開始編撰大型宮廷 書畫著錄《石渠寶笈》。但隨著世事變遷,《石渠寶笈》著錄書畫也和《清明上河圖》一樣,歷經了許多聚散分合。

  展子虔的《遊春圖》,是現存最古老的山水畫之一。末代皇帝溥儀以賞賜弟弟溥傑之名將其帶出皇宮,自此流落民間。北宋范仲淹的《道服讚卷》(局部),民國時 也流散出故宮。這兩件作品以後都被著名收藏家張伯駒以重金購藏,解放後無償捐贈國家,重回故宮。唐代韓滉的《五牛圖》是目前存世最早的紙本繪畫作品,名列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上世紀50年代,周總理親自批示從香港回購,回宮時它已破爛不堪,1970年代被修復。此外,北宋趙昌的《寫生蛺蝶圖》和北宋佚名的 《遊騎圖卷》,也被溥儀帶至偽滿皇宮,後入藏東北博物館,最終調撥回故宮博物院。

  除上述絕世珍品外,此次特展中,還有許多著錄藏品也有很高藝術價值或文化傳承。宋徽宗趙佶的《雪江歸棹圖》,以細筆描繪了雪江兩岸景色,是宋徽宗唯一傳世 山水圖卷。沈周是明代吳門畫四家之一,他的《桐蔭玩鶴》是一幅設色工細的傑作。《梅花蕉葉圖》是明代大畫家徐渭的大寫意風格作品,生動描繪出暮色雪景中芭 蕉伴梅花的美感。此外,《十駿馬圖冊》是清宮法國傳教士畫家王致誠的作品,他名聲雖沒有郎世寧響,但畫作卻獲更多肯定。

  據院長單霽翔介紹,故宮博物院規定珍貴書畫藏品,只在春、秋季節才可展出,每次展出時間不超過兩個月,一次展出後,該書畫藏品還必須回庫房“靜養”3年以上。這意味著,11月8日《石渠寶笈特展》結束後,這些藏品將入庫封存,至少3年不會再面世展出。

  拍場寵兒

  《石渠寶笈》是清代皇帝尤其是乾隆皇帝收藏品味的展現,它影響了有清一代的趣位,並延伸至今天的藝術審美。但乾隆皇帝並非造詣精深的收藏家,因此打眼在所 難免。而他的大臣們礙于皇帝的威儀,也並不敢指出來,只能將錯就錯,因此影響至《石渠寶笈》中也不乏偽作贗品。

  比如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乾隆皇帝先看到的是偽作,他欣喜若狂,題詩讚譽有加。後來真跡來了,他也看出來了,但不好意思承認自己看錯了,就讓大臣們題詩説真跡如何不好,上演了一齣指鹿為馬的戲碼。

  此次特展,武英殿東配殿就特辟了“考訂辨偽”展廳,通過真作與倣作的對比,説明作品的時代和作者歸屬,這也是故宮書畫專家幾代人研究成果的展現。例如曾被 乾隆皇帝欣賞的明代王寵的《臨帖冊》,經專家認定為經常倣王寵的人的作品,特展將真品一併展出。在故宮博物院,還有專門存放雖經《石渠寶笈》著錄,但並非 真跡的書畫庫房。

  相關專家認為,對《石渠寶笈》著錄書畫,應保持客觀理智態度。既要重視它的史料價值和珍貴意義,也要正視它的缺陷和不足。因為在《石渠寶笈》中,既有璀璨 炫目的書畫瑰寶,也有歷代大量偽作和倣作。《石渠寶笈》著錄只能保證幾點:一、所錄作品確在清宮收藏過。二、《石渠寶笈》著錄的贗品,不會晚于乾隆或嘉 慶。另外,《石渠寶笈》只有文字,沒有圖片,這是古代典籍無法避免的缺陷。

  因為流傳有序,近些年《石渠寶笈》著錄藏品,一直是拍賣場上的寵兒。一件古代書畫,只要上了《石渠寶笈》,立馬就有了拍出高價的“金字招牌”。其拍品也多 次成為市場低迷時的抗跌主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其中原因,業內人士認為,這緣于許多藏家對古代書畫鑒賞能力有限。例如原本值200 萬元的畫作,因為沒被《石渠寶笈》著錄,賣價僅為100萬元。同樣僅值100萬元的畫作,憑藉《石渠寶笈》著錄的身份,就能拍到250萬元。

  其實,進入《石渠寶笈》的畫家,特別是宮廷畫家,在繪畫史上的地位並不高,因此部分《石渠寶笈》著錄書畫的拍賣價格存在較大水分。比如清代宮廷畫家冷枚, 他的精品之作市場價僅為40萬元左右,但如果該作品被《石渠寶笈》著錄過,就能拍出4000萬-5000萬元,溢價非常多。

  而《石渠寶笈》拍品頗受藏家熱捧的原因,還在於《石渠寶笈》的保真附加值。古代書畫是不可再生資源,存世量較少,所以無論是宋元的,還是明清的,只要是上 了《石渠寶笈》,哪怕是贗品倣作,年代也不會晚于乾隆或嘉慶,且著錄有序,自然受到藏家熱烈追捧。而收藏古代書畫的藏家,也是最穩定的一個群體,因此未來 行情也會向好。

  但也有人士認為,隨著新一代藏家的興起,未來10年,《石渠寶笈》的意義將會逐漸弱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