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手稿的收藏價值在哪(圖)

  • 發佈時間:2015-08-25 13:44:42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近年來,拍賣市場細分已成趨勢,很多拍賣行尋找新的品類,開拓市場新亮點,而藝術家的手稿則成為拍賣行開拓點之一。

  當油畫作品在拍賣市場不斷創新高,版畫作品收藏方興未艾之時,藝術家手稿作品猶如收藏界的一匹黑馬,成為藏家的新寵。與動輒數萬、數十萬元的油畫相比,集文 獻價值、收藏價值、藝術價值為一體的手稿價格較低、贗品少,是當代藝術收藏新貴。雖然手稿逐漸成為收藏熱門,然而圍繞作家手稿拍賣引發的糾紛卻始終不斷,從此類收藏的特殊性來看,收藏手稿還應避免法律糾紛。

  大師藝術家手稿頻創天價

  在相對成熟的歐美藝術市場,藝術家手稿作品已經成為收藏門類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專收藝術家手稿的私人收藏家大量涌現,公共博物館也非常注意對藝術家手稿作 品的收集。拍賣場上藝術家手稿作品也是一路高價迭出,早在2001年蘇富比就曾以840萬美元的高價成交了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家手稿 《哀悼的女人》,這個價格已與當時古典大師油畫的成交價相差無幾。同年的7月佳士得倫敦拍賣行的一幅出自達?芬奇之手的一張明信片大小尺寸素描《馬與騎 士》賣出了810萬英鎊的價格。2005年6月巴黎畢加索博物館以47.3萬歐元的價格購藏了畢加索一幅名為《宮廷妃嬪》的裸體素描。2009年12月在 倫敦佳士得“古代大師和19世紀藝術”的夜場拍賣中,拉斐爾的素描《繆斯的頭像》(此前估價為1200萬至1600萬英鎊)以2920萬英鎊(折合 4794.1萬美元)的成交價再次刷新了世界紀錄,創出有史以來拍賣場上成交價最高的紙上繪畫作品。

  如此高價頻出的素描拍賣市場也從一定程度上説明瞭國外藝術市場對藝術家手稿精品,特別是大師作品的熱捧程度。從藝術市場發展的角度看,藝術家手稿在中國也會逐漸受到藏家和市場的關注與重視。

  巴卡西奧巴卡西諾《女人頭像》手稿

  國內藝術家手稿受關注

  近 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迅猛發展,各拍賣行頻推名家藝術家手稿作品,從早期油畫名家如徐悲鴻、吳作人,到新中國油畫家吳冠中、靳尚誼,再到中青年寫實名家如 陳丹青、王沂東、艾軒等,他們的藝術家手稿作品時常在國內拍賣市場上露面,其油畫行情的上漲也相應的拉動了藝術家手稿的價格。

  同時也由於藝術家手稿創作的特殊性,之前沒有受到相應的重視,保存狀況不是很好,導致藝術家手稿資源稀缺,特別是老一輩的油畫家的作品,一般價位在20萬元以 上,如2009年,北京保利秋拍靳尚誼1967年作的《毛澤東》成交價為39.2萬元;嘉德秋拍李宗津50年代手稿作品《東方紅》成交價高達84萬元。北 京瀚海春拍徐悲鴻的《人體素描(兩幅)》成交價為34.72萬元,同場另兩幅《石膏頭像》和《拉弓男人》成交價為29.12萬元。北京榮寶第66期藝術品 拍賣會推出的吳冠中1990年作的《人體素描》成交價為30.24萬元。藝術家手稿拍賣最為搶眼的即為2009年11月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新中國美術” 專場推出的王式廓的《血衣》系列手稿 (六十五幅選十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最終以1120萬元的高價成交,是迄今為止國內拍賣價格最高的素描作品。

  除了老一輩油畫家藝術家手稿作品在市場上的搶眼表現外,當代油畫名家的藝術家手稿也頻頻亮相拍場,如陳逸飛、陳丹青、艾軒、王沂東、何多苓等作品都受到市場 的極力追捧,他們的藝術家手稿作品不僅進入拍賣市場數量較多,而且價格攀升也較快。如2009年北京華辰11月秋季拍賣王沂東的藝術家手稿作品《美麗鄉村 ——吉日》成交價為48.16萬元;同是王沂東的素描作品《思》在11月香港佳士得秋拍上拍得23.75萬港幣(折合20.92萬元);而同場拍賣藝術家 手稿作品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要屬曾梵志1998年作的素描《面具系列》,尺寸不大,卻拍出了170萬港幣的高價。由此可見,當代畫家的藝術家手稿作品在藝術 市場中的強勁實力。

  從國內外藝術家手稿作品的高價拍賣紀錄來看,藝術家手稿作品開始日漸受到市場、藏家的關注及進一步的認同。究其 原因,從這些天價成交紀錄來看,作品的“稀缺性”造成的價格杠桿效應非常明顯,像之前提到的拉斐爾的素描《繆斯的頭像》、米開朗基羅的素描《哀悼的女 人》,這些精品都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才重新面向世人,對外公開露面,這是引發藏家關注的重要原因。由稀缺性造成的高價效應在中國同樣表現得較為突出,像王 式廓《血衣》的手稿,這樣在美術史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作品拍出高價也就不足為奇了,此外在油畫市場上的堅挺表現也勢必帶動其藝術家手稿作品的價格增長。

  賀友直連環畫寫生稿展

  畫家手稿的價值體現

  目前,相較于國外,藝術家手稿在中國藝術市場處於起步摸索的狀態。在確定藝術家手稿作品獨立的藝術價值之前,它一直被視為國、油、版、雕等藝術門類的附屬品 而存在,是藝術家正式創作前的習作或研究草圖而不為人所重視。直到近幾年,人們的觀念才逐步改變,逐漸認識到紙質繪畫同樣具有豐富的藝術性和完整的藝術價 值,其審美功能逐漸被人們發現並認可。

  著名藝術評論家朱青生認為“藝術家最微妙之體現在於其手稿。手稿有三種要義,其一是作品的草 圖,其二是練習,其三是不可遏制的心靈的蹤跡……以漫不經心之心態做極有用心之展覽,初集其手記,盡展其心跡!手稿不僅有學術價值,也有很高的文獻價值, 手稿是藝術家創作最珍貴的一部分,不會輕易示人。這些手稿可以為藝術研究、文獻研究、藝術家研究提供素材。我們看過很多藝術大師的作品,他們最真實最珍貴 的部分都藏在手稿裏。那些手稿往往是會被忽略的,可也是最難得的。”

  中央美院教授譚平認為手稿對於創作來説是很重要的,“手稿是從 另外一個環境到畫室拿起筆直接畫的時候,情緒的直接表達,及當時的感受。總是畫錯的時候,肯定是心情也比較亂的時候;如果心情比較輕鬆清晰的時候,畫出來 的線條也非常乾淨,非常自信非常明確。手稿就像健身一樣,它是健心。尤其是當去畫那些大畫的時候,由於平時有積累和訓練,就非常自信。如果平時連這些聯繫 都沒有就直接去畫那些大畫,心裏也沒有底。”

  同樣藝術家蘇新平認為手稿是自己創作的真性情流露,“手稿是很日常的,腦子裏有想法, 隨手就可以涂涂畫畫,根本不用擔心要怎麼去對待,這就是草圖的價值所在,它就是你的所思所想,對某種語言方法的實驗和想像,信手拈來,小紙頭小報紙,都可 以畫,這是藝術家最好的日常思考、實踐的記錄。它像營養,滋養著你去完成某一個作品系列,沒有這些鋪墊,那些大作品很難保證品質的。手稿是日常的一個練 習、記錄,僅此而已。手稿不局限任何材料,油畫原料、水粉原料、瀝青什麼的,都可以用,也可以用報紙、白紙、畫布都可以,有什麼用什麼。沒有任何框框,最 自由也是最能體現藝術家心靈的。”

  從學術的角度來看,無論是藝術家手稿、速寫還是草圖都生動地反映了藝術家是如何從量變到質變,從 啟蒙到成形、成熟的過程,藝術家手稿為一個成熟藝術家漫長的藝術人生路打下根基,成就了大師們的藝術品位,是判斷藝術家藝術水準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藝術 家手稿就其藝術性而言,當然可作為與油畫同樣的單獨藝術品,其中也賦予了藝術家同等的智慧和才情,當市場中大多數人普遍對此有所認同的時候,必將會帶動其 市場價值的升溫。另一方面,正是由於藝術家手稿是藝術家草創初期智慧的結晶,當種種原因其相應的油畫、版畫或雕塑作品被毀時,藝術家手稿此時可作為藝術家 珍貴的手稿被收藏,填補了藝術史及收藏的空白。

  影響藝術家手稿價格的主要因素

  作品本身的藝術水準和價值。“作品為王”,即作品本身的藝術水準是決定其價值和價格的首要因素。這是當下很多藝術品經營者的共識,也是符合藝術本身的發展規 律和藝術市場理性化發展的一種認識。事實上,這種認識主要是針對各畫種的成品畫的市場而言的,但對畫家手稿形態的藝術品而言,同樣適用,甚至更為明顯。正 如前文中提到的那樣,畫家手稿較之於成品畫而言,處在一種更為“實在”的藝術狀態,如果一件畫家手稿作品,既不能讓受眾感受到的它的美感,又不具備某種特 殊價值,如研究參考價值的話,那它的存在必將沒有任何意義,也就談不上所謂“價格”了。

  是否為名家作品。這一因素是與上一因素相聯 係的,一般而言,名家是因為作品的高水準而逐漸成名的。同樣,這些成名藝術家往往會對自己的作品有著較高的要求,以至於使作品藝術水準有所保障。所以對很 多非專業人士而言,將名家作品作為購買的首要尺規是不無道理的。在同等條件下,一件名家的手稿肯定要比一件佚名或普通畫家的手稿,其價格要高出幾倍甚至百 倍。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來講,與名家直接相關聯的還有“名人”一説。在國畫和書法藝術品的市場中,一件國畫或書法作品其本身的藝術 水準或許一般,但因為是某位知名人士的手跡,如政府領導、文藝名流等,將直接導致該作品的價格高於同等作品。但對繪畫手稿而言,這種情況十分少見,這是由 畫家手稿本身的特殊性決定的。因為,一般情況下,非專業人士是不會嘗試繪製手稿作品的。

  是否有跡可循。對畫家手稿而言,主要“有跡可循”的方式包括以下幾種:第一,經公開發表,即能夠通過正規出版物或影像看到實物的形象。第二,能夠通過印章、題記等資訊,證明某件手稿經過某知名人士收藏過。這都將成為影響價格的重要因素。

  購買者對作品的偏好。這種因素可以稱得上是影響市場價格的一種“極端因素”。試想,某身價達數十億資産的藏家,偏愛收藏青花瓷或和田玉,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作 品,可以不計價格,一擲千金。這種情況,必然會極大地抬升某一件或一類藝術品的市場價格。這種影響價格的因素,也同樣適用於畫家手稿作品。

  銷售渠道的差異。相同種類的藝術品甚至是同一件藝術品,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不同的銷售地,其價格不盡相同。這一規律同樣適用於其他任何種類的藝術品,但畫家手 稿表現尤為明顯。同樣類別的畫家手稿在同一個網站上以普通形式銷售或是以拍賣出售,其價格完全不同。在一個網站上拍賣和另一個網站拍賣的價格,在同一時間 段內銷售的價格也是截然不同的。

  收藏手稿要避免風波

  雖然,當下各種跡象 表明,藝術家手稿價位較之油畫等藝術品相對低很多,作為稀缺的資源,後市會有較大的上漲空間,但是由於一些原因使藝術家手稿收藏也會具有一定的風險。其中 作家手稿的收藏給我們帶了一些警示作用。2013年,楊絳要求北京某拍賣行停拍錢鐘書的信札。其後莫言叫停《蒼蠅·門牙》手書原稿的拍賣。

  這 些問題的存在大部分與藏家收藏渠道有關。在過去有些藝術家對手稿並不重視,有的手稿可能被垃圾清理出去,或者通過其他渠道流入了市場。其中將莫言作品上拍 的藏家趙慶偉表示他的很多收藏來自於潘家園:“那時候北京各個部委、出版社、文化機構大量搬家、蓋新樓、清倉庫,那時候對這些東西沒有意識,直接賣給收破 爛的。他就跟收破爛的高價回收,本來要直接運造紙廠的,都運到他家去了。”

  曾經趙慶偉以3.3萬元買了33個《文學評論》雜誌清理 出的紙箱,其中冰心等名家手稿就出現在此。而他以10萬元買的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的翻譯稿,其中出現了郭沫若的作品手稿——而郭沫若自己以為這些手稿已經 在日軍轟炸閘北時焚燬了。當時中央美院搬去花家地時,趙慶偉也收了很多作品回來。趙慶偉手裏有周思聰先生畫的素描稿、人民大會堂整套設計圖稿等。

  有市場人士認為,有些手稿屢屢流落到拍賣場主要是由於藝術家本身的手稿保護意識不強,沒有及時將手稿收回,或者當作廢紙處理,使有心人撿漏,再通過拍賣流通 到市場上來。通常這樣的作品會涉及到法律問題,市場專家龔繼遂表示,“手稿首先涉及著作權,得到手稿並不等於得到著作權,而信札則牽涉個人隱私。名人都會非常謹慎,目前國家在名人手稿拍賣方面的法規還不是特別完善,因此更多時候還需要依賴拍賣行小心翼翼做好雙方的溝通工作,最大限度保證買賣雙方的利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