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思遠收藏之後 又一批頂級明式黃花梨傢具現身

  • 發佈時間:2015-08-19 10:27:5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葉承耀是香港知名的皮膚科醫生,同時也是大藏家

  

  展覽以黃花梨傢具擺出書房場景 “晚明 黃花梨帶坐圓角櫃成對”、“晚明 黃花梨裹腿高羅鍋帳大畫桌”以及“晚明 黃花梨攢靠背圈椅

  

  

晚明至請前期 黃花梨鑲嵌黃楊木龍紋提盒

  今年3月,美國著名古董商安思遠舊藏中的一套黃花梨圈椅創下黃花梨拍賣的紀錄,眼下,另一位黃花梨大藏家葉承耀的收藏也在香港現身

  8月14日,香港太古廣場的“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被打造成蘇式庭院,38件來自香港收藏家葉承耀的明代黃花梨傢具在此呈現。展覽還原了明代江南文人的居室,設置了書房、客廳、茶室三個生活空間,除了桌椅床榻,還展示了筆筒、枕盒、天平架等物件,皆為晚明或清初文物。此次展覽的38件黃花梨傢具,據悉將於10月蘇富比秋拍期間上拍。

  葉承耀是香港收藏團體敏求精捨得兩任主席,1988年開始購藏黃花梨傢具之前,他已經在古書畫和陶瓷領域建立了豐厚的收藏。在哈佛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的他在香港更知名的頭銜是“皮膚科醫生”。“早年香港海歸的高學歷醫生很少,很多人都去找葉承耀看病。”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回憶自己與葉承耀結識的經歷時説。如果沒有特殊原因,82歲的葉承耀依舊每天坐診。

  上世紀80年代至今,黃花梨傢具的價格已經躍升至少十倍。“1980年代,一件傢具約為幾萬,十多萬已經能夠買到非常好的,而現在,好的明代黃花梨傢具已經為幾百萬高價。”黃花梨傢具的研究者和知名經紀人伍嘉恩告訴第一財經。而蘇富比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部資深專家李佳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也表示,“明式傢具與書畫、陶瓷與玉器不同,其收藏曆程並不長,價格體系正在積累之中。”

  本世紀之前,明式傢具的購藏甚少有大陸藏家的參與。而在歐美,自1940年代起即有駐華外交官之類的人物關注符合西方現代極簡主義美學審美標準的明式傢具,上世紀70年代,在比利時侶明室等藏家的推動下此品類的收藏形成一個高峰。而按照葉承耀與伍嘉恩的説法,香港藏家對明式黃花梨傢具的熱衷則起源於王世襄1985年在香港出版的《明式傢具珍賞》。”

  1996年秋,紐約佳士得舉辦首次中國古典傢具拍賣會,這一門類的收藏被推向更高的平臺。當時,世界各地收藏家三百餘人來到現場,107件拍品無一流拍,價位最高的一件清代黃花梨大座屏,以100萬美元被美國一家博物館購藏。如果以拍賣記錄計,當代的中國古典傢具收藏熱潮正是這個時候在世界範圍內興起。

  2002年,紐約佳士得舉辦“葉承耀醫生(攻玉山房)藏重要中國古典傢具”展,展示了葉承耀收藏的68套明式黃花梨精品。2003年秋拍,這68件藏品中的40件的拍賣成交總額約為2262萬港元。

  在中國內地,中國嘉德是明式傢具拍賣的主要機構。2011年春季,中國嘉德曾舉辦了《讀往會心——侶明室藏明式傢具》專場拍賣會,70件明式傢具全部成交,總拍賣額達2.48億元人民幣。2014年,中國嘉德春拍中的“器美神完——嘉木堂藏明式傢具精品”共上拍藏品28件,其中4件成交價過千萬,8件過500萬。成交價比3年前的專拍有所增長。

  30年來,明式黃花梨傢具從“無人關注”到“無人不曉”,收藏人群也逐漸從海外擴展到內地。“雖然明式傢具的製作主要起源於江蘇,但現在北京的藏家人數是最多的,其次是江浙一帶的藏家。”伍嘉恩告訴第一財經。

  今年3月,紐約佳士得上拍美國著名古董商安思遠舊藏。57件拍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約合人民幣3.81億元,拍賣價格最高的“明十七世紀黃花梨圈椅一套四張”,以968.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011萬元)成交,成交價超最低估價12倍,創下黃花梨傢具拍賣的世界紀錄,買家為中國藏家。

  很自然的,人們會將安思遠與葉承耀這兩位頂尖藏家的收藏進行比較。“兩場拍賣呈現的拍品很難相互比較,但其成交價格可以作為參考。”李佳告訴第一財經。與火爆的成交情況形成對比的,是安思遠5場專拍採用的低估價策略。對此,李佳表示:“安思遠身前不希望這些將要上拍的藏品繼續留下來,因而制定了低估價的策略。但這次的38件藏品品相上乘,來源清晰,我們還是傾向於在估價上體現這批東西應有的價值。”在她看來,與2003年黃花梨傢具市場的急速膨脹不同,近幾年其價格已經趨於理性。但“明式傢具大都為海外藏家所藏,市場上的供應並不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