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張手藝一度瀕臨失傳:當代作品更簡潔
- 發佈時間:2015-07-13 09:30:27 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田燕
張锠聊齋故事系列《聶小倩》高70cm2014年創作
7月8日,“雕形塑意匯心語——‘泥人張’(北京支)彩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5號廳開幕。現場展出作品共計150余件,涵蓋創始人張明山在內的 五代“泥人張”傳承人的作品,創作年代跨越100餘年。第四代傳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張锠向記者表示,“泥人張”從170多年前發展到今天,這門源自 民間的技藝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模樣了,“當代的作品更強調單純和簡潔”。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7月16日。
展覽概況
風格演變的集中展示
此次展覽是對“泥人張”(北京支)彩塑藝術的全面回顧,上至“泥人張”創始人張明山的《劉海戲金蟾》,近到第五代傳人作品,展品創作年代跨越 100餘年。展出的作品,小的僅五六釐米高,大的則高達3米。除了家傳的“泥人張”之外,近年從中央工藝美院彩塑專業畢業的學生們,也帶來或抽象或傳統的 作品。
在張锠看來,本次展覽可以説是“泥人張”風格演變的集中展示,“觀眾從展品中可以看到不同歷史時期,作品的取材和風格會有明顯的差異”。張锠向 記者詳述了第一代“泥人張”的創作特點。“創始人張明山主要是塑造肖像人物,儘管尺寸非常小,但出神入化,曾被徐悲鴻稱讚‘塑造人物的功夫了得,可與羅丹 相媲美’”。
而到了當代,“泥人張的”藝術風格有了跨越式的發展,題材也很多樣,“小至珠寶首飾,大至公共雕塑”,“偏于保守的人看到不同的表現形式後,大 呼這已不是‘泥人張’了”。張锠對這種聲音不以為意,“現在創作的材料已經不再局限于泥土了,有了更好的條件,何必把自己限死了,為什麼不跟隨時代呢?” 在他看來,社會在發展,審美在變化,沒必要把自己固定在某一個範圍之內,且“在學科的互相交叉過程之中,使得藝術更具有表現力,更有可能出新意”。在教學 中,張锠更在意“泥人張”彩塑藝術的活態傳承,“‘泥人張’的傳統製作技藝如拍、削、壓、滾是不會變的,但時代變了,人的審美在變,當代的作品更強調單純 和簡潔。”
發展歷程
手藝曾經一度瀕臨失傳
“泥人張”的歷史已有170餘年。清末天津民間藝人張明山擅長用泥塑造人物,堪稱一絕,當時的天津民眾一説起張明山,“噢,就是那個做嘛嘛像(做什麼像什麼)的‘泥人張’”。
在張家,做泥人是一門手藝活,怕外姓家族學去了技藝,所以傳男不傳女。到了上世紀30年代,“泥人張”的發展已舉步維艱。解放前,張家的家族傳 人大多為了糊口已經改行,一度“面臨著藝盡人亡”的局面,“當時的報紙曾經發出過呼籲,感嘆這麼具有影響力的藝術種類將要滅亡”。張锠説,“那會兒,‘泥 人張’就剩下我和我的父親張景祜,我們曾經一度處境艱難,努力維持‘泥人張’的事業。”
所幸的是,新中國成立後,“泥人張”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1950年,已經59歲的張景祜受周恩來總理之邀從天津調入北京,先後在當時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和北京工藝美術研究所設立“泥人張藝術研究室”,從事其藝術傳承、創作、研究工作。
張景祜在教學工作中培養了大批人才,形成了“泥人張”彩塑的北京支。進入高校後的“泥人張”成為當代高等藝術院校雕塑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培養了一大批雕塑藝術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