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一沙龍遺址亟待保護 樓道曾堆雜物
- 發佈時間:2015-06-10 09:15:50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
上海“大一沙龍”遺址亟待保護
上海虹口區東寶興路125弄和123弄的5幢小樓,看上去和周圍的老房子並沒有什麼兩樣。1994年,蘇智良第一次走進這裡。樓道裏堆著雜物,抬眼就是橫橫豎豎的晾衣桿,還有盤根錯節的電線。細細尋找,歷史的痕跡一點點浮現:刻有“大一”二字的門板、房間裏保存完好的富士山木雕、典型的日式庭院的臺階和杯式小花壇、知情人的講述……這些都表明,這裡就是日軍在亞洲設立的第一個慰安所,也是世界上存在時間最長的日軍慰安所——“大一沙龍”。
20多年過去了,幾經調查,“大一沙龍”的歷史輪廓已經基本清晰,從戰時記錄到戰後調查形成了一條完整的證據鏈。遺憾的是,作為國際學界公認的世界上第一個日軍慰安所,“大一沙龍”遺址還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大一沙龍’的警示意義,不亞於奧斯維辛集中營。它見證了暴行,承載著傷痛的記憶,不保護好這塊恥辱碑,愧對受害者,也愧對未來。”蘇智良説。
尋找“大一沙龍”的記憶
1992年,蘇智良還在東京大學從事研究,一次國際會議上,一位日本教授向他提起,世界上第一個日軍慰安所就在上海。彼時,在上海土生土長且研究上海城市史的蘇智良對此並不知曉,這令他坐立不安。第二年回國,蘇智良就著手尋訪調查。
從東寶興路附近居住的老人口中輾轉打聽,1994年,蘇智良找到了時年81歲的陸明昌老人。家住東寶興路108號的陸明昌自1932年初到抗戰結束一直在“大一沙龍”工作。燒飯、收拾酒吧、搬運啤酒等,幾乎所有的雜活都由他承擔。陸明昌提供了關於“大一沙龍”的大量歷史資訊。
也是在1994年,蘇智良找到了家住附近的71歲的林鈴娣老人,她家中原是做木桶的桶匠,“大一沙龍”裏的大小木桶都是找她家做的。時隔七年,蘇智良又在調查中找到了曾在林鈴娣家學徒的張銀富老人。家住東寶興路101弄6號的陳阿金老人,2001年接受訪問時82歲,年輕時是木工,曾與師傅一道進入“大一沙龍”做活。還有日本老兵知情者。找尋到更多的倖存者和目擊證人很難,但就是從這些見證人的回憶中,一個歷史事實已經清晰地構築起來:“大一沙龍”與眾多的慰安所一樣,“慰安婦”是失去人身自由的戰爭受害者。多方搜尋到的戰時日文書刊中“大一沙龍”慰安所廣告,日本出版的標有“大一”字樣的《上海市街圖》,也是第一張明確有慰安所標記的地圖……這些線索更加佐證了這座建築的過往。
蘇智良告訴記者,“大一沙龍”最早叫“大一”,是上海日僑開設的日本式的風俗營業店,除了向客人提供餐飲外,也提供女子供客人玩樂。1932年1月,日本海軍在上海虹口指定了包括“大一沙龍”在內的4家風俗店作為海軍慰安所。這是目前資料中所見最早的日軍慰安所記錄,“大一沙龍”由此得到擴張。
隨著淞滬戰役的爆發,日本不斷增兵上海。到1932年底,在上海開業的日本海軍慰安所有17家,共有藝妓275人、“慰安婦”163人。據一些知情人回憶,在戰爭中後期,“大一沙龍”中不僅有日本、朝鮮女人,也有不少中國女人,均遭受日軍的性奴役。“慰安婦”每週須經日本軍醫的身體檢查,確認是否患有性病。買票進入慰安所的日軍官兵被強制使用安全套,一時間安全套竟成為“戰略物資”運至中國。
珍視一座城市的傷痕
“大一沙龍”只是罪惡發端的見證。2005年,蘇智良和幾位研究者共同完成的《上海日軍慰安所實錄》出版,書中收錄149處慰安所。根據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的調查,這一數字已更新為166處,這還只是有史料或證人證明的,還不是日軍上海慰安所的全部。
可以説,上海是日軍“慰安婦”制度最完善、慰安所數量最多的城市。日軍直營的,日僑、朝鮮僑民經營以及漢奸經營的各種慰安所充斥于上海各處,其規模和殘暴性遠超想像。
1918年,出兵西伯利亞(因性病流行導致近一半兵力減員)的失敗教訓,促使日軍開始醞釀為軍隊提供軍事性服務的“慰安婦”制度。淞滬戰役爆發後,日軍大規模集結上海,為防止因大規模的強姦事件導致的軍紀敗壞和性病氾濫,上海派遣軍副參謀長岡村寧次決定倣照在滬日本海軍的做法,從日本關西征調了第一個陸軍“慰安婦團”。
1938年1月13日,由上海派遣軍東兵站司令部管理的“楊家宅陸軍慰安所”開業了。這是中日戰爭中日軍設立的第一個軍事管理的正式的慰安所。
蘇智良説,日本實施的“慰安婦”制度是其法西斯侵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日軍的軍事性奴隸制度與德國屠殺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一樣,是二戰時期最為典型的法西斯、反人類的戰爭罪行。中國是日本推行軍隊性奴隸制度的主要受害國,中國的“慰安婦”受害者總數達20萬人。我國已相繼建立了雲南龍陵董家溝慰安所遺址陳列館和黑龍江孫吳日本關東軍軍人會館陳列館,南京今年也將建成利濟巷慰安所博物館,上海如能將世界上最早的日軍慰安所“大一沙龍”遺址建成紀念館,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價值和歷史意義。
上海市政協委員俞亮鑫一直關注“大一沙龍”的命運。他告訴記者,近年來,這一遺址已引起國際人士關注,美國、日本、朝鮮、以色列、加拿大等多國外交官、歷史學家都聞訊前往參觀,並紛紛建議將這裡建成歷史紀念館。“大一沙龍”慰安所遺址完全有資格成為世界級的歷史警示性文化遺産,一旦建成紀念館,還可集中展示全上海和全國的與“慰安婦”有關的歷史文物和大量資料、圖片文字,以警示後人勿忘歷史。
記者日前從“大一沙龍”遺址所在的虹口區得到明確答覆:“大一沙龍”肯定不會拆。下一步怎麼做,相關部門正在著手研究。蘇智良建議,如近期建成紀念館有一定困難,可考慮先在遺址立碑,將這段歷史詳細記錄在上面。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