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兩家象牙加工點被取締:曾向黑市求原料

  • 發佈時間:2015-06-09 09:42:54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象牙工藝品

  象牙工藝品

  上周,中國國家林業局和海關總署集中銷毀了已經結案的662.43公斤象牙,這是自2014年以來,執法機關查處、沒收並結案的非法象牙及其製品,銷毀象牙活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並非所有象牙製品都是非法的,北京市目前仍有8家象牙指定加工場所、39家象牙指定銷售場所。但是,今年北京市有兩家合法加工企業,因涉嫌違法被取消資格。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象牙原料壟斷格局下,許多合法制銷企業轉向非法黑市尋求原料。

  市場探訪

  “綁定”收藏證 象牙製品可公開銷售

  昨天上午,北青報記者來到王府井工美大廈4層,這是一家政府允許的非洲象牙指定銷售場所。櫃檯裏擺放著上百件非洲象牙製品,包括象牙手鐲、手串、吊墜,也有牙雕擺件,價格從幾百元到數十萬元不等。在一個醒目的展櫃裏,擺放著10余件“大師作品”,其中最貴的一件是用整根象牙雕刻成的“百子圖”,售價84萬元。這些象牙製品的産地均是廣州。

  北青報記者在王府井工美大廈4層看到,幾乎在每個象牙製品旁邊,都擺放著《象牙製品收藏證》,上面印有“國家林業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准使用”字樣。按照規定,這是目前中國大陸(不包括港、澳、臺)合法來源象牙製品的唯一官方註冊標記證明文件,證明該象牙製品具有合法身份。只要成品中象牙材質的重量不少於50克,就要強制使用《象牙製品收藏證》,證件與象牙製品不可分離。

  像這樣的象牙製品指定銷售場所,北京市一共有39家,佔全國指定銷售場所總數的30%,是各省市中數量最多的。目前,全國一共有34家合法的象牙加工場所,北京市佔8家,仍然是各省市中數量最多的。

  調查

  三問為何允許象牙合法銷售

  疑問一:加工點象牙原料從哪兒來? 60噸合法象牙,七年前一次性從非洲四國進口

  象牙加工企業所使用的合法象牙原料是從哪來的?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相關負責人介紹,2008年,非洲一次性賣了60多噸的合法象牙給中國,並允許中國每年交易5噸的象牙。目前加工廠使用的合法象牙,大部分來自於這批象牙。

  據了解,1973年,國際社會在華盛頓簽署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中國于1981年正式加入該公約。1989年10月,CITES將非洲象列入附錄I,締約國大會通過了全面禁止非洲象牙及其製品的國際貿易修正案,國際社會從此開始全面禁止象牙貿易。從那以後的18年中,中國沒有進口過非洲象牙。

  2007年6月,來自波札那、奈米比亞、南非和辛巴威的108噸屬於政府的象牙庫存獲得瀕危物種公約的批准,可以進行一次性的出售。但買方必須是得到瀕危物種公約批准的貿易夥伴。為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2008年,中國獲准一次性進口60多噸非洲象牙。這批象牙分年度限額使用,全國每年使用量不超過5噸。但實際上,中央八項規定以後,象牙製品的銷售量大幅萎縮,實際用於加工的象牙原料每年不足5噸。

  除此以外,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生效以前,從其他國家進口到中國的非洲象牙也是合法的。另外,中國公民到非洲國家進行合法狩獵所獲的非洲象牙,屬於狩獵紀念物,也可以帶回中國。

  疑問二:什麼樣的企業能夠合法加工象牙?

  有林業部門審批,條件是擁有工藝大師

  什麼樣的企業可以從事象牙加工活動?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總工程師嚴旬介紹説,2006年,象牙雕刻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允許加工象牙,主要是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

  首先,合法企業要有“工藝大師”,該大師有獲獎的象牙雕刻的作品並能傳帶學生和徒弟。同時,企業也應具備合法的工作環境、場地、資金等。北青報記者在一家合法加工企業的官方網站上,看到了該公司所聘請工藝大師的名字、來源地以及雕刻技藝的種類(如人物、動物、花卉等)。也有加工企業表示,每位大師每年培養10名徒弟,實現國家級工藝美術核心技藝的傳承與發展。

  除了企業要有工藝大師,其他條件還包括:必須擁有合法的象牙原料來源;企業要向國家林業局申請象牙原料每年加工消耗量;企業做出的産品要受到嚴格的監管(超過50克的作品要有照片,照片和收藏證要相一致,要唯一的,而且能夠追溯。少於50克的,也要有收藏證,這個收藏證是由國家林業局監製的);企業要承諾為非洲和全球的大象保護做出貢獻。

  疑問三:象牙合法加工企業存違法操作?

  合法企業向非法黑市尋求原料成“商業秘密”

  2008年,中國從非洲國家一次性合法進口了60多噸象牙。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規定,庫存象牙買賣雙方在完成一次交易後10年內,都不得再次提出申請。這意味著,中國目前可用於加工的合法象牙原料正在逐年減少。中國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今年首次提出,中國要嚴格控制象牙加工和貿易,直至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其製品的活動。

  北青報記者發現,加工銷售象牙的企業數量也在逐年減少。按照國家林業局今年4月底最新公示的名單,與上一次公示—2013年相比,全國範圍內合法象牙銷售場所減少了15家,其中北京市減少了5家。而加工點與2013年相比,全國減少了3家,僅北京市就減少了2家,全部因為涉嫌違法、擅自改變加工地點等嚴重問題被取消象牙加工資格。

  2011年11月底,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公佈了一份《中國象牙市場監測報告》,調查稱中國一半以上的合法象牙加工銷售企業牽涉非法貿易,而非法的象牙,全部來自偷獵。

  CITES網站上記錄,2008年合法進口的象牙,拍賣均價為每公斤157美元,按當年平均匯率6.9計算,折合人民幣1083元。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些象牙回到國內後,二次貿易的價格按象牙品質分級,漲到了每公斤2000到8000元不等。2000元/公斤的原料品質很差,象牙合法加工企業拿料的價格漲到了每公斤8000到9000元。然而,象牙原料黑市價,品相最好的走私象牙約為每公斤7000到7500元。在這種壟斷貨源格局下,質次價高,合法加工企業轉向非法黑市尋求原料,成了行業秘密。(文並攝/記者 王斌)

  對話

  合法企業模糊觀念助長消費者購買行為

  對話人: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中國項目執行主管 李立姝

  北青報:象牙原料定點加工、象牙製品定點銷售的舉措,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保護瀕危物種?

  李立姝:合法加工、銷售象牙製品是否真的能夠減少消費需求,從而保護野生動物,很不好説。合法企業的存在,會讓很多消費者模糊觀念,誤認為加工、銷售象牙製品全都是合法的,反而助長了消費需求。實際上,到了終端市場,很多消費者不會特別在意銷售來源是否合法。

  北青報:近年來,定點加工和銷售象牙製品的企業數量有所下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李立姝:一方面,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等機構的調查表明,一定比例的合法企業存在違規操作的情況。屢教不改的,就被取消了資格。此前還出現過合法銷售企業用一個收藏證賣多個製品,或者銷售時為了不給收藏證,把象牙製品價格降低一些等違法行為。

  另一方面,有些企業因為成本高,或者銷量少,導致利潤下降甚至無利可圖,也就不再申請加工、銷售了。但是,從統計數據來看,從2002年到2013年,這10多年國際社會是禁止象牙貿易的,統計數據卻顯示非洲森林象的數量下降70%以上,每年都有3萬多頭大象被盜獵。合法企業萎靡了,非法貿易卻依然旺盛,這也給合法貿易存在的必要性提出質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