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龍型起源了解 龍飾文物的來龍去脈

  • 發佈時間:2015-06-03 09:00:39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早在炎黃時代,龍就成為中華民族各部落聯盟的共同圖騰。以後,夏朝以黃龍為圖騰。商周時期,龍文化更得到廣泛的傳播。在出土的各種青銅器和玉器上,形態各異的龍飾文物比比皆是。那時,華夏的子孫們雖不曾見過真正龍的模樣,卻無比堅定地把自己視為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龍,作為中國古人對多種動物和天象融合創造的一種神物,實質是祖先對自然力的神化和昇華。今天,人們普遍認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具有強大能力的精神象徵,是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和標誌,是信仰載體和民族團結的情感紐帶。

  “飛龍在天,聚則成形,散則成氣”。今天,人們所見古代龍的形象,多是被記錄在文物上的。如北京故宮的九龍壁、太和殿的龍椅、龍柱、天安門前的華表等,但最形象、最精美的,要算明清時期官窯御用瓷器上的龍(如圖)。可以説,那是祖先們用千年智慧、集精神與藝術于一身的至高體現。當我們了解了這些歷史,了解了悠悠華夏五千年各個時期不同風格與工匠和藝術家們傾盡數代人畢生努力的作品後,一定會為我們這個泱泱大國的博大精深而肅然起敬和自豪。

  龍型起源與傳説

  從紅山文化時期抽象的玉制c型龍、玉豬龍,到夏、商至明、清時期官窯瓷器上正面形象的彩繪五爪龍,歷經5000多年的歷史演變,每個時代的龍圖騰或龍形圖,都有著微妙變化和相應的歷史故事。龍,這個凝聚人們精神的神物,雖難得一見,卻自古人們就對牠的形象作有詳細的描述。漢代王充的《論衡·龍虛》篇中言道,“世俗畫龍之像,馬首蛇尾”。並推斷龍乃“馬、蛇之類”。宋代《太平廣記》四二五引《錄異記·王宗郎》中形容,“有群龍出水上,行入漢江,大者數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馬、驢之形。”在古人心目中,馬是具有龍性的,龍和馬是可以相互變化的。如《周禮·夏官·司馬》:“馬八尺以上為龍。”《吳承恩詩文集·送我入門來》:“馬有三分龍性。”柳宗元《龍馬圖讚》:“明皇時,靈昌郡得異馬于河,其狀龍鱗、虺尾……后帝西幸,馬至咸陽西入渭水化為龍,泳游去,不知所終。”可見,在形象上,馬把高揚的頭顱、飄逸的身姿等給了龍。內涵上,馬把剛毅、堅強、友好、善良、奔放、灑脫等品質也貢獻給了龍,讓龍在更廣闊的天空發揮出更大的超能量造福子孫。可謂“龍馬精神”。

  漢代學者王充對龍的描述是,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並描述龍能走、能飛、能興雲降雨、有翻江倒海之功力。龍還能顯能隱、能大能小,春分飛上天,秋分潛于淵……在神話傳説中,龍還分很多種類。如有鱗者為蛟龍,有翼者為應龍,有角者為虬龍,無角者為螭龍,未升天者為蟠龍,好水者為晴龍,好火者為火龍,善吼者為鳴龍,好鬥者為蜥龍……古人還將起伏的山脈稱作“龍脈”,把自然形成的水庫稱為“龍潭”,還把東邊的大海比作龍宮。由於古代人們求雨農耕,相信龍有神奇的正能量,還會在龍袍或龍飾文物上,通常在龍的下方繪製有水浪波紋。

  在先秦的文獻中,也有關於龍的記載。如《左傳》中談道,魯昭公二十九年有龍出現在晉國的城郊外。西漢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記有民間祈求龍降雨以保豐收的祀龍降雨活動。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著名帛畫上,也有龍的形象。這表明在西漢時期,龍已經是社會生活中流傳相當廣泛的一種文化意識了。

  明清龍飾文物特徵

  明朝洪武時期,龍紋的造型基本上保持著元代龍紋的形狀。其特徵概括為頭小、頸細、身體細長、少毛髮、三四爪。永樂、宣德時期,改變了前朝那種身細、頭小的幼稚龍形態,龍形變得形體高大粗壯,威武兇猛。那時,龍首較元代的大,上顎比下顎長而高高突起,有張口和閉嘴之分。張口的伸舌(早期較長如戟狀,後期略短微微上翹),閉嘴的上唇似如意狀,鼻的兩側有對稱的長曲須,下顎多有兩束或三束的疏須,頭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發少,後期的發多。

  到了成化、弘治、正德年間,龍型失去了前朝張牙舞爪、叱吒風雲的雄姿,表現出一副性情溫順的神態。常見的一種閉嘴龍,多在花間、蓮池、海水彩雲中出現。除了閉嘴龍,也有少量張口龍、螭龍。而嘉靖、隆慶、萬曆年間,龍紋則以行龍為多。有雙龍相對的,有張牙舞爪的,有兩龍爭珠、回首而望的,也有龍鳳對舞的。有行于花間、舞于彩雲的龍形,也有遊于海濤之中的蛟龍。此時的龍紋,亦分張口和閉嘴龍。在工藝上,龍紋大不如前。常見畫工簡單草率,有的把龍鱗畫成簡單的網格紋,神氣也差。有的顯得瘦弱,失去駕雲行海叱吒風雲的神威。

  雍正、乾隆年間,龍型的角分叉成山字形,龍的眼睛顯圓,龍的爪已不似明代鷹爪,五趾相靠成“風車”狀。這時的龍爪拇趾與食趾相距較大,趾甲顯得細小,沒有了元、明時期三角形的那種鋒利感。所以,清代龍爪給人以有形無力之感。尾中常畫幾塊雲狀,形似一枝靈芝狀。以後各朝,倣明代龍紋也時有出現,但僅把龍嘴繪成豬嘴,其他則是清代形態。清末的龍紋,其精神大不如之前的威武、健壯,顯得腰硬,老態龍鍾,四肢無力。對比發現,之前的龍體盤曲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時盤曲少了,故顯腰體硬直之感。

  距我們最近的明、清時期,有關型龍紋的變化不勝枚舉。概括起來,明代龍紋及造型粗壯,威武生猛,龍首魁梧,有怒髮沖冠之氣勢。龍趾呈三角形,略微內彎,鋒利剛勁。明中期時龍首扁長,上唇呈如意狀,龍爪緊靠呈風車狀。明晚期時,仍以遊龍居多,龍的頭部略圓,鬃毛成蓬,有上衝之勢。這時的龍型上顎端肌肉高高突起,呈如意狀,形如豬嘴,人稱“豬嘴龍”。而清代龍紋顯得華貴精巧,富麗堂皇。其康、雍、乾皇權及社會的興盛,在龍型龍紋中得到了體現。康熙龍紋,龍鱗細密齊整,動態威猛強健,氣勢雄強。雍正龍紋,背鱗較圓鈍,體態流暢靈動,動感強烈。乾隆時期的龍紋眼正圓,龍爪富有變化,整體造型工致精巧,華貴富麗。總之,我們了解掌握各個時期龍型及龍紋的演變,不僅有利於我們通過不同特徵去鑒別文物屬性,亦有利於我們判斷龍飾文物的準確年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