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開元通寶上留下楊貴妃指甲痕 説法或經不起推敲

  • 發佈時間:2015-05-12 09:24:13  來源:人民網  作者:徐穎  責任編輯:田燕

圖為:順天元寶

  

圖為:順天元寶

  

圖為:得壹元寶

  

圖為:得壹元寶

  

 圖為:開元通寶背月錢

  

圖為:開元通寶背月錢

  開元通寶在唐朝鑄行了289年。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貨幣金融博物館,記者看到有的開元通寶的背面有一道類似月亮,又類似女人指甲的痕跡,這是代表什麼意義呢?

  “半斤八兩”什麼時候變成“十錢一兩”

  據介紹,唐高祖李淵稱帝後,武德四年(621年)七月,朝廷宣佈廢止隋五銖,發行新錢“開元通寶”,意為“開創新紀元”。

  唐玄宗時的才子鄭虔在《會稡》中説:當年負責鑄造開元通寶的歐陽詢(也是唐代著名散文家)進上蠟樣,文德皇后觀賞時無意中指甲掐下一個印痕。這樣,蠟樣翻成錢模,再鑄成錢,錢背就留下了一道月亮形狀的指甲紋,也就是後來的開元通寶背月錢。可是,這個説法經不住推敲。因為武德年間皇帝是高祖李淵,李世民還沒有做皇帝,又哪來的文德皇后呢?後來,有人發現了這個漏洞,將文德皇后改為太穆皇后。太穆皇后是高祖李淵的夫人竇氏,甚至還有人將文德皇后換成楊貴妃。總之,説法越來越多,為開元通寶加上各種風月色彩。

  除了歲月之説外,錢幣界還有觀點認為“背月”是鑄錢爐別記號,也有認為是古人鑄錢時“天圓地方”思想的體現,月痕就是月亮,還有認為是漢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的産物,“背月”帶有伊斯蘭教文化的特色。

  “無論哪種説法,都不可否認開元通寶的劃時代意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貨幣金融博物館負責人黃麗説,古代以前稱“半斤八兩”,是在開元通寶出現以前,錢幣計重是十六進位制,開元通寶出現後,“十錢一兩”的十進位制才誕生。

  道士解夢史思明遂鑄“得壹元寶”

  説到唐朝錢幣,史思明鑄錢也是不得不説的故事。

  唐代天寶年間雖是大唐鼎盛時期,然而玄宗皇帝整天圍繞楊貴妃飲酒作樂,把政務全盤托給了楊國舅。於是,朝廷中養奸謀賢,地方上豪強割據,致使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興兵叛亂,進逼長安城。

  據説,安祿山部下史思明做夢時夢見了一個“一”字,找道士解夢,道士附會説這是“得一者得天下”,史思明大喜,他佔據范陽時,銷毀洛陽銅佛鑄“得壹元寶”,與開元通寶並用,規定以1個得壹元寶當100個開元通寶用。老百姓自然是非常不滿,關於“壹”字是“一世而亡”的説法在民間流傳開來,史思明也非常惶恐,後改鑄“順天元寶”,希望權力永固,但他的美夢最終還是破滅了。由於“得壹元寶”鑄造的量少,收藏界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之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