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嘉德香港春拍逾2.53億港元圓滿收槌

  • 發佈時間:2015-04-08 09:25:49  來源:新京報  作者:李健亞  責任編輯:畢曉娟

王懷慶作品《榻》以1035萬港元成交。

王懷慶作品《榻》以1035萬港元成交。

草間彌生的《有南瓜的靜物》以333.5萬港元成交。

草間彌生的《有南瓜的靜物》以333.5萬港元成交。

  進軍香港市場第4個年頭,中國嘉德香港拍賣除了力推重頭項目中國書畫等,其在拍品選擇上也更注重突出“香港市場”熱點。昨日,中國嘉德香港2015春拍在香港收槌,總成交額逾2.53億港元。與內地拍場相比,嘉德香港的拍品策略則更顯“國際范”,其首次嘗試的日本藝術家作品拍賣以及“王濟遠”和“侶明室”專場都受到了市場的驗證。其中,“1間房——比利時侶明室藏明式傢具”專場和“所濟彌遠——王濟遠書畫擷珍”兩大專場均百分之百成交。

  首次試水日本藝術家

  藤田嗣治、草間彌生、加藤泉作品均成交

  對香港市場熱點的關注使得香港嘉德與北京嘉德的風格區分更加明顯。在拍前,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裁胡妍妍就指出,此次在香港拍賣的20世紀及當代部分的作品選擇就突出了“香港市場”熱點,包括朱德群、劉國松、王懷慶以及日本藝術家的作品,趨向國際視野。其中日本藝術家藤田嗣治、草間彌生與加藤泉的作品是首次納入嘉德香港“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中。

  中國嘉德(香港)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業務經理郭斯予告訴新京報記者,“香港是呈現華人以外的藝術的較好平臺,既然我們已經在這邊佈局了,如果忽略日韓藝術會很可惜。這次是初探,數量雖不多,就三件,但挑選的都是名家、有代表性的作品,代表了日本老中青三代藝術家。”最終,三件日本藝術家作品均得以成交,其中草間彌生的《有南瓜的靜物》成交價為333.5萬港元,高於估價逾兩倍。這是其“南瓜系列”中的早期作品。

  除了國際視野外,融貫中西、東方美學思維則是該板塊的主調,最終該專場總成交額達3865萬港元,王懷慶1999年的作品《榻》以1035萬港元成交,奪得全場頭籌。

  兩大專場100%成交

  “王濟遠”專場紀念“被遺忘的大師”

  此次嘉德香港春拍的接地氣也表現在水墨部分推出了旅居美國的民國時期藝術家王濟遠的水彩、水墨作品,以及比利時藏家侶明室的中國黃花梨古典傢具系列。前者是旅居美國的民國時期藝術家,此次上拍頗具探索引領意味,後者則有著西方藏家對東方審美的態度。這兩個專場均得以百分之百成交。

  昨天下午上拍的“所濟彌遠——王濟遠書畫擷珍”推出了王濟遠的水彩、水墨作品共60件,題材涵蓋了靜物、風景、人物以及書法作品等,來自於同一資深藏家,最終百分百成交。其中王濟遠創作于1970年的《牡丹》以36.8萬港元成交,成為全場最貴。事實上,其所受到的市場追捧已經在前天“中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中得到印證。該專場上拍了兩幅王濟遠作品,《女人體(四件一組)》以32.2萬港元成交,比估價高出40倍。

  中國嘉德拍賣中國近現代、當代書畫負責人戴維告訴新京報記者,王濟遠屬於一個被遺忘的大師,雖然沒有前期市場基礎,但在美術史上他很重要。早年他在江南畫壇已經頗有名聲,與畫家張大千、張善孖、陳澄波等時有往來,“這次我們有這個機會挑比較好的作品做一個專場,也是對被遺忘的大師的一點紀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