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首次發掘鞍子山積石冢 出土史前玉璇璣
- 發佈時間:2015-02-28 09:42: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田燕
記者27日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獲悉,該所已完成對遼寧省大連市鞍子山積石冢的首次考古發掘,出土近200件新石器時代文物,包括3件極為珍貴的玉璇璣。
積石冢是中國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盛行的埋葬形式,一般建在山丘頂部,砌出石棺墓再壘砌石塊,有山陵之感,兼具祭祀功能。
據悉,從2014年9月開始,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會同遼寧省考古研究所對鞍子山積石冢展開首次搶救性發掘,目前已基本結束。在6000平方米範圍內,發掘出42座墓室,整體呈網格狀分佈。
該積石冢出土的文物包括51件陶器、42件玉器、36件石器。其中陶器可分為兩類,一類以折沿罐、疊唇罐等代表本地特徵;另一類以三足器、單把杯等代表膠東半島龍山文化特徵。
“我們在考古現場發現3件極具特色的璇璣,很是難得。”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賈笑冰説,璇璣也稱牙璧,其外緣有3個朝同一方向飛翹的牙,間距大致相等,中間有一個橢圓形的收腰孔,有説法稱其在古時承擔天文用途,表明此處積石冢等級高,主人地位顯赫。
經考證,該遺址出現在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屬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史前文明時期。由於積石冢須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建成,它也是當時社會組織體系進步的標誌。
本次發掘表明大連作為中國東北地區的重要文明發源地,為研究該地區新石器時代的社會發展、生活習俗提供了依據,同時也是中國考古界探尋遼東半島和膠東半島史前文化交往的一個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