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銅錢輕薄如葉"不值錢" 老百姓以物換物
- 發佈時間:2015-01-14 10:11:44 來源:揚子晚報 責任編輯:郭偉瑩
六朝博物館裏,展出了不少南京地區出土的六朝銅錢。它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這反映了當時朝廷經濟管理失敗,民間紛紛私自鑄錢,造成貨幣混亂。這種情況下,以南京為經濟中心的六朝,又是如何實現“一時繁榮,商賈如雲”的? 揚子晚報記者 張可
在六朝博物館展出的銅錢,位於負一樓及一樓展廳,主要涵蓋三國·吳與南朝兩個時期。前者是一種名叫“大泉”、“半兩”的銅錢:外圓內方,篆字銘文,直徑在2釐米左右;而後者以“五銖錢”為主,篆字的“五”,寫法上類似上下封口的“X”,觀眾可清楚地辨別。相對於“大泉”,五銖錢更小更薄。重量減小,價值也因而降低。
文獻與考古資料,為我們再現了六朝時人們的經濟生活。與紙幣不同,銅錢沒有真假之別,只有優劣之分,銅純度越高的自然越“值錢”。作為一個六朝人,手上可能會出現有三種錢:前代遺留的、當局鑄造的、民間盜鑄的。第一種品質較高,購買力最強;第二種品質理論上不錯,但數量少不一定能用到;第三種雖多,但品質最差,形狀不規則,還經常出現摻著鉛、錫的“偽劣産品”。令人頭痛的是,前兩種銅錢在流通中,經常被人剪鉸,從錢上取銅牟利。因而在六朝博物館,很多五銖錢被剪得輪廓不一,已經不是外圓內方的形狀了。
面對這些經濟亂象,六朝時期的朝廷沒有整頓,反而推波助瀾。唐代詩人李商隱曾揶揄東晉沈充鑄造的銅錢像葉片一樣:“今日春光太飄蕩,謝家輕絮沈郎錢”;劉宋時,民間鑄錢有的已經到了“入水不沉,隨手破碎”的地步。朝廷看到民間貨幣“越用越小”,竟也跟著發行四銖、二銖,導致貨幣價值一貶再貶。
這些荒唐政策背後,是朝廷沒有能力管,也不一定想管。東晉建立初期,中央財政儲蓄一度只有兩千匹布,皇帝甚至囊中羞澀,不知道拿什麼賞賜功臣,更沒有能力大量鑄造正規的銅錢。稍稍繁榮時,積累的貴金屬又要供皇帝揮霍。另一方面,政局動蕩,戰亂時常發生,朝廷顧不上經濟管理。劉宋、蕭梁時都有大臣建議“宜罷金錢”,停用貨幣。
沒有錢,拿什麼做買賣?答案是糧食與紡織品。由於貨幣制度的混亂,“以物換物”的現象廣泛出現。劉宋時,著名將領王玄謨曾用一匹布買了800隻梨子。《隋書·食貨志》記載,在六朝最強盛的梁武帝時期,銅錢也僅在南京以及蘇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城市區域流通,廣大農村“以谷、帛交易”,交州、廣州(今天越南中、北部以及廣東、廣西)的對外貿易則用金、銀購買。
沒有錢,並不意味著貧窮,銅錢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著名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羅宗真在《南朝的貨幣和經濟發展》一文中強調,所謂“六朝繁華”是中國傳統經濟的一部分,它仍以自給自足為主,交換僅為次要。商業發達,是基於農業經濟所説的,而非今天的商品經濟。原來,六朝時期,大量人口遷往長江以南,在原本荒蕪的南方艱苦開發,王公大臣紛紛建立了莊園,自己組織生産。雖然銅錢優劣不一,但農業生産的糧食、紡織品,卻都是保證品質的“硬通貨”,這才是造就六朝繁華、商賈如雲的根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