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合肥市民百元錯幣 收藏公司估價一百萬

  • 發佈時間:2014-10-21 10:42:27  來源:新華網  作者:朱慶玲  責任編輯:郭偉瑩

百元錯幣估價一百萬

百元錯幣估價一百萬

  一百元瞬間變身一百萬?市民張先生近一個月的心情都難平靜,原來他在意外獲得一張“錯幣”後,有收藏公司給出了一百萬的估價。對此記者調查得知,“錯幣”也許僅為殘次品,有一定收藏價值,但是否價值百萬就不好説了。

  市民:萬元現金裏翻出一寶貝

  昨天上午,在北二環一小區張先生家中,他將一張第五套人民幣的百元大鈔放在餐桌上讓記者觀察。

  但記者第一眼看上去並未發現異樣。在張先生的指引下記者才看到,原來這張百元大鈔的頭像浮水印上,多了一個斑點。“像不像一顆痣?”張先生笑著説。記者又仔細辨別發現,錢幣外觀完整,並無異樣。

  張先生開心地介紹説,早在十來年前,他就聽説了“錯幣”這個概念,但沒在意過。前不久,他看到一條新聞,説貴州一個小夥子領工資時,竟領到一張別樣的百元鈔票,在百元大鈔的浮水印上有一條兩三毫米的黑線,隨後有收藏公司給小夥子出價一百萬希望收購這張紙幣。

  張先生當時就覺得這位夥子太幸運了,便尋思著家中正放著朋友剛剛歸還的一萬多元現金裏是不是也藏著類似的寶貝。於是,他將現金拿出來,一張一張地迎光仔細辨認,十多分鐘後,他真在最後幾張中挑出了這張不一樣的紙幣。

  又驚又喜的張先生便將消息告訴了一個朋友,這位朋友在辨別後也認為是“錯幣”,於是將消息發到了網上。不久,接連有多家收藏公司與張先生聯繫,“幾乎每家都説值一百多萬,如果想賣高價就建議我去香港拍賣,事成後收取8%到10%的佣金。”

  但張先生想自己收藏,還不想出售。

  銀行:是真幣,可按面值流通

  為了辨別真偽,昨天上午,記者與張先生一起來到北二環上一家郵政儲蓄銀行,銀行的工作人員用驗鈔機試了幾次説:“是真幣。”

  昨天下午,記者又諮詢了省城一家銀行金融部的一位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錯版幣”的説法一般是收藏市場提的,並且是指因設計上或母版雕刻上的錯誤而形成的錢幣。

  若紙幣是因品質缺陷導致的殘次品,則只能算是殘次幣而非錯版幣,印刷流程中的漏印同樣屬於殘次幣。

  對於張先生的百元大鈔,該負責人説,“若是真幣,這錢可以按面值正常流通。”

  市場:有收藏價值,不便估價

  昨天下午,記者帶著這張百元鈔票的照片,來到宿州路一郵幣收藏市場。

  “這不是錯幣,只是印刷時留下的痕跡。”看到記者出示的照片,一位賣家直言:“錯幣是印刷時,紙幣上面的圖案或者數字印反了、印錯了,你這種情況不屬於錯幣。”

  隨後,另一位賣家在看到照片後説:“照片上難看出來,畢竟和現實還是有差距的,你把真錢帶來給我看看。”

  一些賣家告訴記者,其實不管是不是錯幣,都沒有一個固定的價格,“關鍵看收藏者的愛好,他要是喜歡這個,就會出比較高的價錢。”

  昨日下午,記者還聯繫了兩家上海的藝術品收藏公司。其中一家藝術品收藏公司的業務員于女士曾與張先生聯繫過,但于女士同樣表示不好估價,“售賣方式、買家實力與收藏者心態都將影響錯版幣的價值。”

  于女士表示,此前確實有過一枚錯版幣被炒至100多萬的事,但相對而言,人民幣的收藏愛好者較少,“而且每一款錯版幣也不會錯得一模一樣,買家欣賞興趣也不同,這樣的錢幣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但不能確定價值有多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