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民間首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 要求歸還唐代石碑

  • 發佈時間:2014-08-11 07:59:23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昨天,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發佈消息稱,已于8月7日通過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致函日本天皇明仁和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歸還于1908年從中國掠走的唐代“鴻臚井碑”。這也是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

  據介紹,該石碑見證了唐朝冊封管轄東北的過程,也反映了當年日軍在甲午海戰後對中國的暴行,是中國流落海外文物中最大、最重的文物。

  督促歸還專家下月赴日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介紹,唐鴻臚井碑的追討有著巨大意義,這是日本侵略軍從中國掠奪的最具分量的文物之一,它見證了唐朝冊封管轄東北的過程,目睹了日本遣唐使西去東歸學習盛唐的往事,也記載了中國統一的歷史進程,“對中國東北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這塊碑同時還反映了當年日軍在甲午海戰後對中國的暴行,屬於強盜途徑,“如果我們不提,他們可能就會認為自己沒有暴行。”

  據了解,早在1992年日本天皇明仁訪問中國前,童增就曾公開要求歸還存放于日本皇宮內的所掠中國文物。

  今年8月7日,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已向日駐華大使館寄出信函,督促日本歸還石碑,目前大使館已簽收該信件。

  童增介紹,為了追討唐鴻臚井碑,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專門成立了文物追討部,並組織專業隊伍,對日本所擄中國文物進行集中追討。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文物追討部部長王錦思説,預計下月就將組織專家赴日本考察。

  大量研究證據十分確鑿

  童增説,之所以最先選擇追討唐鴻臚井碑,是因為國內若干學者對該碑進行了大量研究,掌握了日本掠奪該碑及其現存處所等大量證據,“碑什麼時候從中國搶走的,最早存放于中國何處、現存于何處等,證據非常確鑿,有利於追討成功。”

  據了解,中國國內學者早在多年前就已成立了唐鴻臚井碑研究會,對唐鴻臚井碑進行歷史研究,包括碑的歷史價值,以及流失到日本的過程等。

  日本曾表示,唐鴻臚井碑已被列為日本國家專有財産,不允許隨便進入參觀。

  記者了解到,白城師範學院原圖書館館長教授、學者王仁富研究唐鴻臚井碑已有20多年,2011年他寫信詢問“唐鴻臚井刻石的安危”,日本皇宮回函確認唐鴻臚井碑安全無恙。這也是百年來,日本皇宮首次就唐鴻臚井碑現狀予以公開回應。

  而此次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要求日本皇室歸還唐鴻臚井碑,這也是中國民間首次公開向日本追討文物。

  童增介紹,文物被搶奪也屬於戰爭遺留問題。而對於該問題,國際法早有規定,早在196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戰爭罪及危害人類罪不適用法定時效公約》規定,“殘害人類戰爭罪,不論其犯罪日期,不適用法定時效,可以永遠追究其責任。”

  追討文物國際已有先例

  童增介紹,追討被搶文物早已有成功的例子。據介紹,西元1592年後,日本入侵朝鮮失敗,朝鮮建立“北關大捷碑”。日俄戰爭爆發後,日軍將此碑掠奪到日本,幾乎與唐鴻臚井碑同時期被掠走。

  從1970年開始,南韓民眾就積極努力地要求日本歸還“北關大捷碑”。經過長達近35年的努力,2005年5月,南韓政府正式要求日本歸還此碑,同年日本正式將此碑歸還南韓。

  “被掠走的歷史文物,曾經屬於中國,現在卻存放在日本,給中日關係帶來嚴重的傷害,于情于理于法都不適宜,理應物歸原主、完璧歸趙。”王錦思説,我國的唐鴻臚井碑比南韓分量更重,體積更大,時間更早,意義也更巨大。

  他表示,如果通過民間努力不能促成文物回歸,聯合會還將參照南韓討要“北關大捷碑”等國際先例,請求政府出面,“唐鴻臚井刻石到今年整整是1300年的歷史,我們希望它能早日回來。”

  追問

  “已做好長期追討準備”

  1.此次追討預期如何?

  希望很大但僅是開頭

  童增認為,如果中國不要求,日本可能就會遺忘了,認為文物真是自己的了,但是如果不斷地要求歸還,至少也能讓日皇明仁先生知道,他的皇宮裏有搶來的中國文物。某一天,為了促進中日友好關係,為了兩國不再發生戰爭,他可能就會有種姿態,把文物主動歸還中國,這都是有可能的。文物這筆賬是遲早會算的,我們只是開了個頭。

  2.此次追討有何難處?

  係新課題但欠缺經驗

  童增認為,此次追討和以往追討的難度都差不多,作為中國的民間組織和相關部門講,對於追討文物,還是一個新的課題。具體如何追討,怎麼做、政府怎麼參與,我們的經驗應該説還是比較欠缺的。

  3.對方不作回應咋辦?

  通過國內國際共施壓

  童增稱,我們肯定會通過國內國際對他們施加壓力和要求,只要壓力足夠大,呼聲足夠高,他們肯定會處理的。我們要持之以恒,把事情做到底,直到把文物追討回中國。我們要做好長期準備,追討文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定是漫長的過程。

  4.是否應花錢買文物?

  應伸張正義要求歸還

  童增認為,用錢去購買被搶文物是不應該提倡的,對於被搶文物,我們必須拿著伸張正義的武器去要求歸還,無論是國家出面還是民間出面,必須要求他們承認自己的侵略行徑、強盜行徑,這樣才能預防他們不要重蹈這種行為。

  連結

  唐鴻臚井刻石碑

  唐鴻臚井碑是唐朝時期的文物,係一塊重逾九噸,單體十多立方米的駝形天然頑石。西元713年(唐開元元年),唐玄宗使鴻臚卿崔忻前往遼東,冊封靺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使命完成後,崔忻原路返回長安,路經旅順都裏鎮,為紀念這次冊封盛事,于黃金山下鑿井兩口、刻石一塊,永為證驗。

  1895年,清軍將領劉含芳修建四柱方亭,護衛刻石。1908年,日本軍隊將刻石、護衛亭作為日俄戰爭戰利品掠走,藏于日本皇宮至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