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古磚收藏不以質勝 全靠文化內涵服人(圖)

  • 發佈時間:2016-01-04 09:23:23  來源:人民網  作者:江粵軍  責任編輯:田燕

  原標題:古磚收藏不以質勝 全靠文化內涵服人原標題:古磚收藏不以質勝 全靠文化內涵服人

  “永和九年七月廿日” 浙江紹興東晉文字磚

  

  

“建平五年” 四川西漢文字磚

  

  

張新寬藏漢畫像磚拓本

  馬車出行四川東漢畫像磚

  近日,“借古開今——古代文字磚觀摩與演繹”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本次展覽精選了“大自在山房”兩三千種古磚中的60余種,並邀請王貴忱、王見、樂泉,陳滯冬、洛齊五位書法家進行古磚書法創作,獲得了極好的社會反響。而隨著古磚的發掘、收藏、研究日益蓬勃開展,中山大學古文字學者陳偉武甚至提出了“古磚學”的概念,可以想見,未來古磚研究很可能成為一門“顯學”。古磚既包括文字磚,也包括畫像磚,它們到底具有哪些文化、歷史、藝術價值?當下,古磚收藏又呈現了怎樣的面貌?且看專家們的洞見。

  糾補書法歷史

  啟發藝術創作

  作為“借古開今”展覽的策展人,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原館長王見表示,之所以倡導這次展覽,是因為古磚近三十年來逐漸引人注目,也極大影響了中國現當代書法的審美趣味,但其作用還遠沒有發揮。“我們將古磚文字放在前面,寫書法的人和書法放在後面,是希望起到警醒的作用。這幾十年來,我們過度彰顯書法家、書法藝術,過度強調個性化,但其源頭是什麼?只有我們不斷回到源頭並有新的發現,才能真正找到有根底的創新,否則書法藝術會成為無本之木,變成名利之爭的工具。而古磚文字,是此前為人們所忽略的重要古代文字。我們以前只談帖學和碑學,現在大量出土的古磚文字,在圖像和表現力上,都大大超過了帖學和碑學的容量,能夠為現當代書法提供更多的表現可能性。”他説。

  參加本次展覽的書畫家洛齊也表示:“漢字當中蘊含著深厚的中國美學,漢字裏最豐富的變換可能就在古磚裏。古磚文字變化很多,很自由,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民間的‘百福’、‘百壽’,可以演變出上百種形態。許多製作精良的古磚,其字體的風格、造型及線條變化,簡直美到極致。今天的繪畫和書法,都可以從古磚文裏有所領悟。”

  的確,面對古磚文字,其歷史神韻撲面而來,觸手可感,對於今人而言,是非常可貴的藝術養分。

  而作為收藏了一萬多塊、兩三千種古磚的“大自在山房”主人,黎旭告訴記者,古磚研究能起到重要的“正經補史”作用。他説:“過去我們學習書法,由於出土資料不夠,對書法史的源流就難免陷入人云亦云的狀態。譬如先秦是什麼字體,秦漢是什麼字體,南北朝又是什麼字體,在我們的腦海裏形成了很強的先入為主觀念。而今天,隨著古磚等文物的大量出土,我們能夠有一個更細緻深入的認知了。像這次展出的南朝宋時荊州地區的一套九塊磚,其字體就和此前認定的北碑字體是一樣的。按照清中期阮元提出的‘書分南北’論,沿襲下來,很多人以為南方是沒有這種剛健硬朗的字體的,而古磚的大量出土,對書法史的定論有一定糾補作用。”

  畫像磚也是同理。黎旭收集有一套宋金時期山西地區的“二十四孝”畫像磚,就證明這些孝道故事可能是隨著時代有所改易的。“我們現在知道的‘二十四孝圖’,一般是清中後期的刻本,最後一個故事是關於北宋黃庭堅的,這個定本的圖像為元朝郭守敬定下來的。但在元朝之前,可能出現了三十多個關於孝道的故事,後來有所篩選變動。而西王母的青鳥形象在西漢末年的古磚上也與我們今天在文獻上看到的有不同。”黎旭解釋道。而且,畫像磚簡潔的構圖、飛揚的線條、生動的畫面,更可以啟發藝術家們無窮的創作靈感。

  從事漢畫研究二十年的北大大學教授朱青生也表示,畫像磚是承載著豐富歷史文化資訊的文物種類,有如一部歷史紀錄片。青島藏家張新寬收藏的漢代畫像磚達1300余件,很多為“孤品”,磚上那些栩栩如生的龍鳳,精美絕倫的服飾,宏大壯觀的狩獵及宴會場面,讓人們得以一窺千年前的社會文化生活。

  文人墨客至愛古磚硯

  名家用過動輒過百萬

  事實上,由於古磚的歷史跨度非常長——從先秦到現代從未中斷,而且廣泛用於宮殿、廟宇及墓室的營建和裝飾,在黎旭看來,古磚可謂是陶器、竹簡、紙張之外的又一種文明載體。

  而從宋代金石學發端開始,古磚就受到學者們的重視。歐陽修和趙明誠都對漢代古磚有所研究,南宋洪適作《隸續》,當中著錄了東漢建初、永初的磚文。而清朝道光年間,阮元被任命為兩江總督,在揚州修官邸時發現了八塊古磚,隨即將自己的書房改名為“八磚吟館”,並將磚文拓下來寄給好友,集詩題跋。

  到了清朝末年,隨著古磚出土量的增加,江浙地區的學者們開始更加著意地進行著錄、研究,當時的一塊古磚賣到了一二兩銀子。像書畫大家吳昌碩的家鄉也出古磚,他的印章邊款中就有“倣漢磚文”等記錄。

  “那時候,人們還將殘破的漢代或晉代古磚改成磚硯,成為奢侈的文房用品。現在,這些清末民初上海名家曾經用過的古磚硯,上拍動輒過百萬元。普通的硯臺重在材質、工藝,而古磚硯既附著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又很好用。因為古磚古瓦的製作工藝很高,需要嚴格的煉泥過程,像紫禁城專用的金磚,要歷經3年才能做成,本身就很適合做硯臺。當然,古磚硯不是清末民初才出現的,從唐宋開始,古磚硯就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只不過現在找不到存世品了,只有相關記載而已。今天能看到的最早古磚硯,是清代改制的。時下這種風氣也在慢慢復活,開始有人拿古磚改為硯臺,但因為清末民初的古磚硯基本都是名家使用過,自然更具有收藏價值。”黎旭介紹道。

  新中國成立後,雖然在鄭州城的建設中,也曾發現過很多大型的古磚,但那時卻被一車車地拉去做堆填料。真正的出土高潮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由於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化進程,大量古磚被發現了。現在民間收藏的古磚大概有幾萬種之巨。不過,一開始,古磚是備受冷落的,甚至可以説,2010年以前,社會上大部分人對古磚的價值還一無所知。

  “我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喜歡上古磚的,也是很偶然的機會。1993年,我在天津古玩市場看到一塊‘萬歲不敗’的古磚,興奮不已,當時沒有所謂的市場參考價格,我花了幾千塊錢買下了它。為什麼會一眼相中這塊古磚?主要還是因為從小家裏比較注重文化教育,大學時也系統地了解了金石學的內容。而在廣東這塊土地上,古磚是很難得一見的,那天算是‘開眼’了。”黎旭回憶道。

  特殊品種受追捧 私藏不如公藏好?

  既然古磚有三六九等之分,那麼,哪些品種更具收藏價值呢?

  黎旭介紹,明清以來的城墻磚、廟宇磚量很大,因此價位比較低;江南地區漢代、兩晉時期的古磚,量比較小,價位就高一些;而最有收藏價值的,自然是那些少而精的特殊品種。“川渝地區出土的東漢時期平面畫像磚,由於圖案主題突出,十年前的價格就已經達到五千元至上萬元,現在動輒三五萬元起;兩漢時期中原地區的大型畫像磚,因為年代久遠,也比較珍貴。文字磚方面,西漢末年的‘建平五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紀年磚,而且存世量很小,加起來不超過十塊,所以特別珍貴;另外,浙江紹興地區出的東晉‘永和九年’,由於是王羲之書寫《蘭亭序》的那一年,而且正好是在紹興雅集,所以這一紀年磚也特別為人們所看重,動輒過萬元。還有一些文字比較精美的古磚,或者是刻畫(就是泥坯還沒幹的時候,用竹刀在上面刻字或畫圖)的古磚,也都比普通的古磚更具有收藏價值。”

  北京大學漢畫研究所的徐呈瑞則告訴記者,由於古磚大部分都是模制的,圖像重復率會比較高,要特別注重那些圖案少見的“孤品”。像帶有具體人物形象、有故事性的畫像磚,存世量相對較少,花紋磚就比較多見。

  同時,徐呈瑞認為,從學術研究角度講,私人收藏畫像磚意義不是太大,“藏家手裏的古磚,很多出處不明,無法確證墓葬位置,其中蘊含的歷史資訊自然會丟失掉一部分,研究價值無疑要打折扣。另外,私人收藏的迅猛發展,還可能助長盜墓和造假”。

  但黎旭表示,據他所知,目前公立博物館所藏古磚和瓦當的數量及品種,是難以和民間收藏相媲美的:一是古磚的量比較大,覆蓋面比較廣,又很佔空間,這決定了公立博物館不可能收入太多;二是在認知上,公立博物館對古磚的重視程度可能還不夠。“幾年前,我在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就沒看到有古文字磚的身影。在這一點上比較滯後,有些遺憾。”他説。

  古磚藏家激增 “後市”更看好

  黎旭告訴記者,整個上世紀90年代,全國的古磚愛好者,大概不超過20人,在許多人眼裏,古磚不過是些破爛玩意兒。不過,由於當時資訊閉塞,物流不發達,買賣時的價格很隨機,或高或低並無規律。就像黎旭花大價錢買下的那塊一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買賣就成了;又或者在野外撿到的,不用花半毛錢。

  到了2000年以後,隨著電腦的普及,各種收藏論壇涌現出來,古磚的網路“江湖”也開始出現。“古磚的價格開始回落,從幾十元、三五百元到一千多元,不同品類的古磚,基本都有了一個市場價。”黎旭表示,那段時間,全國喜歡古磚的藏家,基本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藏品的。直至2010年,古磚的價格都比較平穩。

  而2010年以後,古磚的文化藝術價值逐漸為人們所認識,收藏者驟增,價位普遍漲了十倍左右。“過去的古磚收藏圈也就幾十個人,現在喜歡古磚的人比以前多了一萬倍還不止。而且,雖然古磚存世量大,但珍貴的品種還是不多的。另外,古磚很軟,品相能保留完好的比較少,大部分文字、圖像都被風化得很厲害。”因此,黎旭認為,未來古磚的升值潛力更可期待,“收藏古磚是需要文化支撐的。像我們這一代人,由於經歷了‘文革’,很多人對傳統文化已完全陌生,能真正認識熱愛文物藝術品的人自然就少。記得十幾年前,古玉的價格都還很便宜,何況古磚不是靠材質取勝,而是靠文化內涵征服人。隨著傳統文化熱潮的興起,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意識到古磚中的文化含量,所以‘後市’更看好。”

  辨偽小貼士

  古磚宣紙易相吸

  拓印專家章校生告訴記者,要鑒定古磚真偽,拓印是一種好辦法——古磚和宣紙之間更容易“惺惺相吸”。“將宣紙鋪到磚面上,刷上水,古磚似乎有一種‘磁力’,能把宣紙牢牢吸住,新磚則沒有這種黏性,沒有那種吸附住宣紙的感覺。”他介紹。當然,更重要的是把玩得足夠多了,自然會有一雙“慧眼”,所以,“真愛”最無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