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的春夏秋冬
- 發佈時間:2015-07-18 01:30:56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田燕
我國氣候冬冷夏熱,春暖秋涼,四季鮮明。而且從人體感覺而言,可以説還是世界上最為冬冷夏熱的地方。古人幾千年來“寒寒熱熱度春秋”,嘗盡了這種氣候的“酸甜苦辣”,同時也留下了世界上最為豐富、最為鮮明、文學水準最高的咏四季詩詞。
晉代大畫家顧愷之《神情詩》説,“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寒松”。這是四季中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色。作者生活在南方,南方春季多雨,所以“春水滿四澤”。夏季中因熱對流強,天空中常常出現大山般的積雲,所以“夏雲多奇峰”。秋季中高空有高氣壓控制,“玉宇澄清萬里埃”,特別是中秋賞月乃是古人生活中一大樂事。到了冬季,霜打萬木枯,只有寒松長青。畫家寫詩,詩中有畫;化靜為動,以形寫神;所以才起名《神情詩》。不過,即使同樣是山,春夏秋冬也有不同美景:“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粧,冬山慘澹而如睡”(宋郭熙《山川訓》)。
唐代韓愈曾寫了一篇《送孟東野序》,文中他提出了中國四季中最有代表性的自然界的四種聲音,即“以鳥鳴春,以雷鳴夏,以蟲鳴秋,以風鳴冬”。據記載,古代有個無門和尚,他的禪偈中總結了一年四季中他認為最美好的事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風冬有雪。若無閒事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但是,話也要説回來,冬冷夏熱總會令人感到不舒服,夏烈日、冬寒風中勞作更令人生畏。
例如明代唐寅總結了兩首《歌》。《一年歌》歌詞是,“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冷夏熱最難當,寒則如刀熱如炙。春三(月)秋九(月)號溫和,天氣溫和風雨多。一年細算良辰少,況又難逢美景何……”。《一世歌》開頭是,“人生七十古來少,前除幼年後除老。中間光陰不多時,又有炎痛與煩惱。”這種心境大概與“江南第一風流才子”被冤枉捲入“科場舞弊案”之後重新思考人生道路,決意“人生貴適志”,活出自我有關。其後唐伯虎書“閒來寫(畫)就青山賣”,他的畫“四方索之”,甚至“買者盈門”。因此,他決非《四季不宜歌》中,“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多蚊蟲冬又冷,一心收拾到明年。”的那種人。
有趣的是,還有人用四季形容人的四种老境:“眼睛朦朧如春,耳有蟬鳴似夏,牙齒脫落象秋,頭戴白霜為冬”。即白內障使老人春眼朦朧;耳鳴有如盛夏蟬叫;牙掉起來象秋風掃落葉一般;滿頭銀發猶如頭戴白帽。
用四季形容廣大農民苦難的古詩文就更多了。西漢晁錯給漢文帝關於“三農問題”的奏疏《論貴粟疏》,就説出了農民一年四季中的許多疾苦:“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無)日休息”。疏中“伐薪樵”就是砍柴養家,“治官府”就是免費修理官府房屋,“給徭役”就是無償為官府出公差勞動。
我國四季嬗變既速,因此常常用來形容時光流逝,光陰似箭。例如唐代《雜曲致辭·袚禊曲 》中就有,“昨見春草綠,哪知秋葉黃。蟬聲猶未斷,寒雁已成行”。
詩仙李白對時光荏苒、季節轉變之速還有更為誇張的描寫。例如在《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中前四句就是,“白露見日滅,紅顏隨霜凋。別君若俯仰,春芳辭秋條”。後兩句是説,竇公衡離開李白已半年,但李白看來似乎只是身體一俯一仰的功夫,似錦春花就變成了秋葉飄落了。他的《獨不見》中,“春蕙忽秋草,莎雞鳴曲池”,其中的“忽”也是“一瞬間”的意思。蕙類似蘭花,春天開放,莎雞即紡織娘,秋季鳴叫。
在這類咏時、嘆時的詩詞中,可能知道宋代朱熹《偶成》的人最多,“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主要由於前兩句對青少年的特別警示作用。其實漢代佚名的《金縷衣》也是一首著名的惜時詩,只不過後兩句常易被人誤解罷了:“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我理解“折花”乃指“折桂”(古代“進士及第”),“空折枝”就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不過,正如宋人楊萬里在《苦寒》中説,“畏暑常思雪繞身,苦寒卻願柳回春”。暑熱、苦寒實在難熬,能不能不要寒暑,只過春秋?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有過一首《夏日》:“高堂美人不禁暑,冰簟湘簾夢秋雨。豈知寒燠運天功,為我黎民實禾黍”。古代富貴人家千金們最怕暑熱,床上鋪著竹篾涼蓆,門上挂著透風湘簾,這還不夠,還要做夢讓秋雨送涼。其實她們哪知道,正是因為有夏熱,才使禾黍結實,否則哪有她們的錦衣玉食。農諺不是説,“不冷不熱,五穀不結”麼!
那麼,這一切“冬去春來、秋終冬始”,如此偉業究竟是由誰來安排的呢?其實,既非“造物主”,也不是“運天功”。李白作了很科學的回答:“草不謝榮于東風,木不怨落于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四季變化)?萬物興歇皆自然”(《日出入行》)。大約1500年前的古人,能有這樣深刻的認識,李白不僅是“詩仙”,還是唯物主義的哲學家呢!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