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門票收藏分類雜談

  • 發佈時間:2015-01-28 09:48:32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門票

門票

  門票,又稱門券,亦稱入場券,觀光券、參觀券、香花券、紀念券等,是一種入門的資費憑證。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史料性、導遊和實用性。  門票最早始於何時,卻無從查考。清·光緒三十一年我國自建的第一座博物館— 南通博物苑興建並對外開放,她曾于中國民國二年(1913年)所使用的,用白鐵皮製成的週轉參觀門券—“南通博物苑觀覽證”則被門券收藏界公認為是我國最早的較為正規的旅遊門券。

  肖鴻 牛雙躍

  新中國第一張門票誕生於1949年10月1日,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盛典紀念觀禮票”。此票為豎式,彩色印製。其正面圖案是一束稻穀上擁著齒輪和四面國旗,下端加蓋“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關防”印。正中四個大字“開國盛典”。其尺寸為8釐米X17釐米,背面無圖無字。

  門券是一個絢麗多彩、種類繁多的集藏體系。僅從材質上分,就有金屬、塑膠、陶瓷、竹片、麥桿、樹皮、木、紙、卡、皮、骨、布及貝等等。從製作方法上看,即有印刷的、壓模的、鑲嵌的、絲漏的、全息的、磁卡的、木刻手印的和信封、明信片加蓋的。近年又出現了資訊含量較大的光碟門票,其本身既是一枚入園的門票,卻又是一張介紹該景點的VCD光碟,真可謂匠心獨運,物景悠長。

  門票在形狀上除長方形、正方形之外,尚有圓形、梯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樹葉形、地圖形、各種水果形和不規則形的。從她所用的時限上分,有首日券、尾日券、月票、季票、年票、活動日和節假日時限票。從格式上説,有橫式、豎式、請柬式、書箋式、名片式等等。從發行的票(套)數上講,有單枚票、雙張票、連印票、系列票和組合票。從服務對象上分,有內賓票、外賓票。內賓票還分成人票和兒童票。從地域上分,有內地的、海外的及外國的。

  除此之外,按專題收集門票也是藏界一大特點。其中有按古建築分類的,如亭臺樓閣、宮城殿宇、橋廊塔坊、廟寺觀祠等等。也有按山川分類的,如江河湖海、丘山岩洞、泉瀑溪潭、溝寨林島等等。有按園林分類的,如公園、花園、名園、動物園、植物園、昆蟲園等等。也有按人文範疇分類的,如名人故居、帝王遺址、革命聖地、古代陵寢等等。凡此種種專題分類的方法雖簡單、系統、一目了然,但缺乏思想和感情色彩。若組集參展,卻難表達自己鮮明的個性、立場和觀點。倘若將自己的興趣、志向、知識和情感一併融入專題的券集之中,儘管難度大些,但較之傳統的分類與組合要上層次得多。如《新中國從這裡走來》、《血肉築長城》、《門券上的八十位共産黨人》、《中國名園古今談》、《門券上的書與畫》等等,都是上好的選題和專題。

  筆者兼集門票,但從不一概收之。最早只是把自己遊歷名山大川、革命聖地時的門票拼成一冊,起名為《遊歷甾蹤》並標注時間、小記。後來,朋友們知道我收集門票,就多贈票給我,自己就將這些門票分類集之,題名為《臥遊中華》。1990年前後筆者又喜愛上了門票的重要分支—鐵路站臺票,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求大、求多、求全,分類、整理、研究,最後終成大器,並於1999年編著並出版了二十世紀最全的一部鐵路站臺票收藏工具書《中國鐵路站臺票圖鑒》。由此,我們認為,中國門票成千上萬,層出不窮,任你一個人下再大的力量,耗再大的精力,也不可能集全。不如擇優而藏,量力而行,愉悅性情,有所造化。

  目前,國人皆以收集旅遊門票為主,兼集足球、鐵路、會展、影戲院等門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紅色收藏逐漸日盛,全國各地的紅色收藏展覽幾乎年年都有,紅色收藏展的門票便應運而生。由於這些門票大多采用了開國領袖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偉大形象做主圖,或以戰爭場景、或以歷史影像、或以名人故居、或以名言警句為畫面,將漸漸遠去的歷史又盡情地展現在當今世人的面前,喚起我們對前賢的崇敬和對歷史的思考。因此這些門票格外受到世人的青睞,已經形成了門票收藏的一個重要分支。

  決定門票價格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五種:1歷史較長,遺存較少:如民國時期及建國前後的門票。2時代性強,特色濃重。3地域偏遠,不易到達:如偏冷景點門票,西藏門票。4時限較短,影響較大:如集會、典禮門票。5幅面精美,製作精湛:如系列套票,特殊材質的門票。另外,異形門票雖然價格不菲,但可遇不可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